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留侯论》苏轼(苏轼的留侯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导语:透过《留侯论》卷起千堆雪的笔锋,看苏东坡的绝世风采

文 | 牛儿快跑

《留侯论》是苏轼在宋仁宗当殿问策时所作的二十五篇《进论》之一,此文论者极大,充分的体现了苏轼“以文载道”的特点。

此文是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

杨慎曾评价苏轼的《留侯论》为:东坡文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至其浑浩流转,曲折变化之妙,则无复可以名状,而尤长于陈述叙事。留侯一论,其立论超卓如此。

今天我将从《留侯论》那反复变化如神龙秋涛的笔锋,来剖析一下苏轼的绝世风采。

一、以正反为引,劈空立论

在《留侯论》的开篇,苏轼直接劈空立论,引出了自己的观点,没有丝毫的矫情和含蓄。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面对仁宗皇帝以及朝堂的大臣们,他直接指出古之豪杰的过人之处便是“忍”,在抛出论点之后又一反一正,引出文章议论的核心。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从常人的角度切入,用常人轻易生气和勇者的处事不惊,不随便发怒形成一个对比。

最后点明真正的豪杰胸中有远大的志向,不仅强化了开篇的论点,也拉开了他议论的正文。

二、引龙出海的神来之笔

苏轼在引出文章观点之后,在接下来的部分才开始讲述留侯张良,他先是浅谈张良相遇圯上老人这件怪事,而后利用“一断”“一证”“一驳”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①一断

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此为一断,断定此事不足为奇,给出自己的看法。

②一证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

此为一证,证明上述一断的看法,强化观点。

③一驳

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此为一驳,强化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再来驳世俗之论,反驳世人以为圯上老人为虚构的看法。

经过一断一证一驳之后,忽而苏轼笔锋一转抛出神来之笔,开始深入阐述。

且其意不在书。

看似很突兀的一句话,却体现出苏轼“卷起千堆雪”的笔锋,开始别笔深论让文章变得激昂。

三、三起三落道明圯上之意

苏轼在笔锋急转之下,又以上三重、下三重的手法阐明圯上老人选中张良的原因,其论述凌厉而不失舒缓,进中有退,充分体现了其文章的森严架构。

联想当时仁宗问策,这样的情况下苏轼还能不慌不忙的论述,实属不易。

①三道劲笔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获施。

韩国灭亡时秦国的强大,即便是孟贲、夏育这般勇士也回天乏术,此为第一道劲笔。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秦国的强大,气势如同迎面飓风,不可强行抵抗,此为第二道劲笔。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张良无法克制胸中愤怒,以求一时狙击快意,险些丧命,此为第三道劲笔。

此三道劲笔,笔势凌厉,在论述中一口断定,果决而不拖泥带水。

②三道舒缓之笔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苏轼从《范蠡列传》引用一句,表明张良不能死于小事,而后发问将笔势变得舒缓,在凌厉之处不忘舒缓,妙哉!此为第一道舒缓。

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在讲完张良之才后,苏轼又道出圯上老人考验张良的真正原因,让笔势又一次舒缓,此为第二道舒缓之笔。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此处苏轼将前人之事变为自己之言,用一番妙论完成了第三次笔势的回落。

至此,苏轼笔锋的三起三落道明了圯上老人赠书的用意,峰回路转的气势是对他“卷起千堆雪”笔锋的完美诠释。

四、峰回路转之下的顺势而为

苏轼在完成一轮气势的高涨和回落之后,又展开了一次文章的转折求证。在这里他使用两证、一断、一转的笔势,顺势得出要论述的结果,并为下文留下悬念。

①两证的笔锋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

列举楚庄王伐郑的典故,告诉世人要懂得忍耐,此为第一证。

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列举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时,不惜将西施献给吴王,以此来强化论述,要人忍常人所不能,此为第二证。

苏轼两则例子看似毫无联系,实则体现了他弹指间调用天下书的博学。

②一断论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在两则例子之后给出断论,不能忍便是匹夫之刚,此为一断。

③一转的手法

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在断论之后,苏轼顺势将笔锋又转到张良身上,道明圯上老人的目的便是让张良学会忍耐,此为一转。

本句给人一种无中生有之感,如同走在闹市眼前突然出现一座山峰,便是顺着断论的气势急转,《留侯论》到了此处有种黄河九曲十八弯的感觉,来回蜿蜒流转,正是苏轼“卷起千堆雪”笔锋的体现。

在顺势转折之后,苏轼似乎有些不尽其意,随即发问:何则?

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紧接着他又解释发问,用张良与始皇帝、项羽二人比较,并为下文埋下了伏笔,让人产生一探究竟的想法,这又是一个“卷起千堆雪”的笔锋,用结论让读者产生遐想。

五、扑朔迷离的笔势回归

苏轼在提到始皇帝和项羽后,紧接着又直接推到汉高祖刘邦和项羽 ,可谓气势如虹,一往无前。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苏轼用刘邦和项羽做了比较,说刘邦能胜过项羽便是可以忍耐。

刘邦在召见郦食其时,开腿而坐让两名女子为其洗脚,当时郦食其说:你见长者不应如此无礼。

于是刘邦便停止洗脚,穿戴整齐将郦食其奉为上宾。

这是一个关于刘邦能忍的典故,而后苏轼又把笔锋从刘邦和项羽转到了张良身上,说高祖能忍项籍所不能是张良教他的,并顺势引出一例。

高祖忍之前,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他用韩信封王之事一说再说,笔锋一转再转最后回归张良,苏轼的文笔可谓无所不能,对张良进行了无死角的论述。

在文章结尾处,苏轼还不忘再次强化观点。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结尾时的笔之于波,一反驳,一证明。反驳了司马迁说张良女子气的看法,直言柔软是张良可以忍耐的特点,此处可见苏轼的风采和紧密的架构。

总结

《留侯论》从开篇的劈空立论,到浅浅的引入正文后一个神来之笔,开启了本文“卷起千堆雪”的多个起起落落,峰回路转。多处看似与张良无关,却能在苏轼笔下回归张良,可见苏轼那无所不能的文笔。

读了《留侯论》我才明白,苏轼并非只是一句诗中的“卷起千堆雪”,而他的文章更是将其意融入,形成了一种“卷起千堆雪”的笔锋,也让我亲眼目睹了苏轼在文坛的绝世风采。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媛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