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电器

秦宁公叫什么(秦宁之结局)

导语:秦宁公还是个孩子,他背后是否也有个吕不韦?|史记秦次元011

前面我们说了,在秦文公死后,因为太子早死,就把位子传给了他的孙子秦宁公。

“竫公之长子为太子,是文公孙也。五十年,文公卒,葬西山。竫公子立,是为宁公。”

夹在父亲和儿子之间,尽管秦竫公早死,他还是意外地拥有了国君的身份。这似乎给了他儿子亲宁公继位的正当性。但事情好像也很蹊跷。

而秦宁公继位的时候,仅仅只有十岁。要知道,秦始皇继位的时候,不过十三岁,二十二岁才亲政。秦宁公这个十岁的孩子做了什么呢?他的一生是不是有点蹊跷呢?

011

从《史记》次元里看,秦宁公继位很像是天经地义的,秦国君主的位置本来属于他父亲,既然他父亲死了,就应该属于他。但我们其实都知道,这样的隔代的承继关系,在历史中并不多见,如果他父亲死了,应该在他的叔伯中选一个新的继承人才对。在这件事上,秦国的做法应该很反常。

另外一个反常是,秦文公的这个孙子继位的时候,不过才十岁。

难道秦国真的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吗?秦文公执政五十年,作为秦国的第二代国君,还算是明智有作为的。他应该知道做国君这件事有多艰难,他真的那么放心把秦国交给一个孩子吗?

或者,这真的意味着,秦文公别无选择,甚至立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做太子,也并非他的主意。秦宁公就这样,做了秦国的君主。

如果单纯地从《秦本纪》的字面意思上看,我们甚至可以把秦宁公看成是一个不世出的神童。只可惜英年早逝了。

当这个十岁的孩子继位之后,他干了什么呢?

“宁公二年,公徙居平阳。遣兵伐荡社。三年,与亳战,亳王奔戎,遂灭荡社……十二年,伐荡氏,取之。宁公生十岁立,立十二年卒,葬西山。”

这就是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具体说起来,有这几件事:

第一,在他十一岁的时候,秦国再次迁都,到了平阳。这意味着什么呢?好像迁都对他而言,像孩子过家家一样容易。

秦国进一步向东部渗透了。同时我们还可以回顾一下,当初周平王东迁,把岐山以西的土地封给了秦襄公。这是一张空头支票,因为这块土地根本就不在周平王手上,而是被西戎占着。秦国要真想要,只能自己去抢。

秦文公的时候,收复这片名义上封给秦国的土地,他做了不少的努力。经过多年努力,秦文公终于战胜了西戎,收复了当年周王朝丢掉的土地。当时收复的土地还包括岐山以东。秦文公还算会做事,他把岐山以东献给了周王朝。因为从当初周平王分封来说,这块土地真不应该属于他们。

周王朝有能力接收岐山以东吗?好像也并没有。到了秦宁公这个熊孩子,他居然迁都到了平阳。这意味着秦国的势力越过了岐山。这很可能是在说,秦文公当初把岐山以东献给周王,也是说说而已。秦国流血流汗从野蛮人手中抢回的土地,怎么会那么轻易让给别人呢?

迁都平阳,意味着秦国势力对东方的延伸,也意味着秦国对岐山以东范围的渗透和控制。

第二,按照《史记》次元的这段记录,秦宁公这个熊孩子算是一个典型的好战分子。迁完都就开展,“遣兵伐荡社”,第二年,又出兵“与亳战”,灭了荡社。到他死的那一年,还发动了对荡氏的战争,灭掉了它。

《秦本纪》的记录就这些,其他的历史文本中还记录了这段时间秦国其他的战事。可以说,秦宁公这个孩子一直都在打仗。他稳定了西方,并且通过战争抢了不少土地,扩大了秦国的势力范围。在当时,一动手就灭国,这种事情似乎不太合规矩。但这也像是秦国人干的事。

总之,就在秦宁公在位的那十二年,秦国的势力变得更稳固了。这可以算是秦宁公的功劳,似乎也没什么可争议的。好战,似乎也是秦国进一步发展必须的。

但是,我们真的会天真地相信,这些都是出自十岁继位的秦宁公的决定,并且一路在他主导下完成的吗?

也许我们应该重新回到秦宁公继位这件事上,把这作为一个起点,看看秦宁公的继位和他在位的十二年,对秦国内部来说意味着什么。

秦宁公是从他爷爷秦文公那里得到秦国君主的位子的。秦文公在位五十年,去世的时候已经很老了。

这么说起来,秦国在那段时间,内部其实是这样一个境况:执政的秦文公已经老迈不堪,应该没有了当年的威风。而即将接替他位置的,是一个十岁的孩子。

这是否意味着,在当时的秦国,有那么一支势力左右着老迈的君主,并且在力推一个孩子上位,进而实际把控秦国呢?

从《秦本纪》对秦宁公十二年在位的经历来看,我们似乎看不出存在这样一支势力。如果我们这样猜测呢?在秦文公晚年的时候,他已经做不了主了。从他到秦宁公,不过是老人傀儡到孩子傀儡的一个过渡。在他们背后,很可能存在一个很有能力和魄力的人,替这个十岁的孩子做了决定,操办着一切。就像秦始皇继位之初的吕不韦。或者是一个利益团体。

我们来近而猜测一下,他们可能是谁呢?如果继续看下去,我们也许会发现一些端倪。

秦宁公二十二岁就死了。如果在位十二年的那些事全是他主导的,他简直不要太天才了。二十二岁那年,这个神奇的君主英年早逝了。

他至少有三个儿子。

“(秦宁公)生子三人,长男武公为太子。武公弟德公,同母鲁姬子。生出子。”

按照长幼的次序来排,长男立为太子,也是正常的。这是秦宁公自己的主意吗?从后面发生的事情看,对这个安排,有人是有意见的。

“宁公卒,大庶长弗忌、威垒、三父废太子而立出子为君。”

这是不是说,秦宁公立的太子,根本就没人当回事呢?这意味着,在秦宁公在位的那十二年期间,大庶长弗忌、威垒、三父三个人不断发展,有能力操纵君主的废立。而这十二年的征伐,不过是在秦宁公的名义下,由他们主导完成的。

接下来,秦国国君的位子依然在孩子之间兜兜转转。我们也许不用高估那些孩子的能力。秦宁公是一个孩子,接下来,他的三个儿子也将卷入君主之位漩涡。

他们就更小了。

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