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知识

香菇煮两分钟(香菇煮着吃的功效)

导语:香菇烹煮时能香飘百步之外,百菌莫及,堪称菇菌之王!

香菇是我国传统的著名食有菌,在世界上最早人工驯化栽培。

宋淳祐年间,仙居人陈仁玉写出了世界第一部食用菌专著《菌谱》。里面开篇就谈一种叫“合蕈”的菇菌,说其“菌质外褐色,肌理玉洁,芳香韵味发釜鬲,闻百步外。盖菌多种,例柔美,皆无香,独合蕈香与味称,虽灵芝、天花无是也。……宜特尊之,以冠诸菌。”意思是说,这种叫合蕈的菇菌,烹煮时能香飘百步之外,其他菌虽然大多鲜美却没有香气,即使是灵芝、天花这样珍贵的菌类也比不上它,所以应该称其为菇菌之王!

烹制香菇,一定要用冷水或温水让其自然发制,其特别的香气和滋味才能激发出来。

素菜荤做芥菜煲,是潮菜名肴。

一、香菇的前世今生

香菇学名 Lentinus edodes (Berk.)sing,中文名香菇,别名花蕈、香信、椎茸、冬菰、厚菇、花菇等,为伞菌目,光茸菌科,香菇属的食用菌。香菇栽培始源于中国,至今已有800年以上的历史。最早于宋朝浙江庆元县龙岩村的农民吴三公发明了砍花栽培法,后扩散到全国,并经僧人传入日本。香菇的砍花栽培源于中国,现行的段木纯菌丝接种栽培则源于日本。

香菇跟鱿鱼一样属于“鲜不及脯”,要晒干后重新发制才好吃。

花姑为冬天出产的香菇,表面冷缩开裂,晒干后像一朵花样,所以叫花菇。

对于菇菌类而言,“物以稀为贵”这句话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上文提到的天花,又叫“天花覃”。唐代韦巨源做“烧尾食”进献皇帝,食单中就有“天花毕罗”,即用天花蕈为馅料做成面点;明代《广菌谱》记载说:“天花覃出五台山,形如松花而大于斗,香气如蕈,白色,食之甚美。”清代康熙巡幸五台山时,曾命驿骑将天花蕈驰送北京,奉献给他的祖母孝庄皇太后。这样一种原本极其名贵、动辄成为皇家专享的“山珍”,到上世纪初实现人工栽培之后,身价大降,逐渐变成一种大众化的菌类蔬菜,这就是在菜市场上很常见很平价的平菇,另有侧耳、蚝菇等俗名,又有凤尾菇、秀珍菇等近种。

古代很著名的天花菌又叫“天花覃”,其实就是很常见很平价的平菇。

同样的情形还发生在灵芝、猴头菌、草菇等菌类的身上。所以我们谈菇菌,是不能以价格高低论贵贱的。现今贵若黄金的冬虫夏草,药效可能跟人工培育的虫草花大同小异。我算得上是一个爱菌之人,各种各样的菇菌吃过不少,昂贵的如被西方人认为是奢侈食品的黑白松露,云南最负盛名的松茸和鸡枞菌,罕见的如产于东北密林的榛菇和雪域高原的白金子菌等,凡是没有吃过的都会想方设法弄来一试滋味。我还经常自己动手烧制各种菌馔,比如夏令的荔枝菌和鸡枞菌,用过清蒸、鸡油煎、鸡丝炒、鸡汤煮等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烹饪比较。还专门做过黑松露宴,尝试黑松露各种不同的中式做法。

即使珍贵如灵芝,人工栽培后也只能做成盆景。

被陈仁玉尊为菇菌之王的合蕈,其实就是后世所称的香菇。香菇虽然位列众菇之上,但因为从宋代开始就实现人工培殖,因而价廉而物美,成为广泛食用的菌类。即使是潮州这种不太出产香菇的地方,乾隆《潮州府志》也有如下记载:“伐香木置深山中,用茅草蒙蔽,不令见日,三年后生蕈,冬采者佳。考香蕈各邑俱产之也,随采随生。”说明香菇的栽培在清代已是一种很普及的产业。

香菇好吃的方法无他,第一招是冼净后泡水让其慢慢发制。

第二招是用盐和鸡油、高汤使其入味。如果改用素油,则变为素菜斋菜。

二、那些让人垂涎的香菇菜肴

各大菜系中,稍微高级一点的菜肴几乎都会用到香菇。后世研究者发现,香菇除了具有浓烈的香味,还含有一种叫鸟苷酸的物质,当与俗称味精的谷氨酸钠同量出现时,鲜度为谷氨酸钠的16倍!潮州菜中有一道叫醉花菇的名肴,将发制好的花菇与上汤同蒸,加少许花椒提味,那种鲜香的滋味还真难以用文字来形容。以下照片多为潮菜研究会提供。

清醉花菇汤。在潮菜传统中,醉是介于炖和蒸之间的一种烹饪方法,做时要将花菇先发制,入味,最后才用顶汤清醉。

花胶醉菇汤是在传统潮菜清醉花菇汤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加入了水发花胶这种高级食材。花胶俗称女人的美容院,男人的加油站,其功效就不用说了。

厚菇芥菜煲,为潮菜席中珍味。

虾米焖二冬。二冬即冬菇和冬笋,这种搭配来自潮汕小吃“虾米笋粿”,极美味。

鱿脯焖肚肉或冬笋,照例要用香菇提味。

红焖猪脚。引自《林自然精细潮州菜谱》(《潮菜天下》上下册)

虽然自古有“山珍猴头”的说法,但当真正要用猴头菇做菜,还得加入香菇提味。

河豚干烳猪脚,也要加入香菇。

潮菜名肴红焖乌耳鳗,香菇一定要下。

七月半笋鸭正当季,焖煮配料必有香菇。

香菇烳笋干很好味。

最后来个厉害的:焗三头干鲍时虽不用香菇增味却可用香菇装饰。照片由潮菜研究会提供。

三、香菇栽培史上划时代的文字

公元1209年(南宋嘉定二年),何澹编《龙泉县志》有如下记载:

“香蕈,惟深山至阴处有之,其法:用干心木橄榄木、名蕈木孱,先就深山下砍倒仆地,用斧斑驳木皮上,候淹湿,经二年始间出,至第三年,蕈乃偏出。每经立春后,地气发泄,雷雨震动,则交出木上,始采取以竹篾穿挂,焙干。至秋冬之交,再用偏木敲击,其蕈间出,名曰惊蕈。惟经雨则出多,所制亦如春法,但不若春蕈之厚耳,大率厚而少者,香味具佳。又有一种适当清明向日处出小蕈,就木上自干,名曰日蕈,此蕈尤佳,但不可多得,今春蕈用日晒干,同谓之日蕈,香味亦佳。”

800年前留下的这185个字,包含了香菇栽培从择时、选树、选场、砍花、培育、收采、烘干、分级整个过程,说明当时香菇栽培技术已十分成熟,而且对后世的影响极大,从此之后,香菇在中华大地广为培植,成为庶民百姓的家常美食。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樊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