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经史典籍是什么意思(经史的释义)

导语:「引经据典」经史的相关知识二

经史(jīnɡ shǐ),泛指古代典籍。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诗:“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稽疑

稽疑建择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其兆为水 ,曰霁其兆为火 ,曰 蒙其兆为木 ,曰驿其兆为金 ,曰克其兆为土 ,曰贞内卦为贞 ,曰悔外卦为悔 。

意思是用卜筮决疑;泛指考察疑事。

庶征

曰雨、曰旸、曰燠、曰寒、曰风、曰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叙,庶事蕃芜。一、极备凶,一、极无凶。曰休征,曰肃,时雨 若;曰乂,时旸若;曰哲,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曰咎征,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旸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风若。

意思为各种征候。

五福

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五福代表五个吉祥的祝福:寿比南山、恭喜发财、健康安宁、品德高尚、善始善终。

六极

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

指六种劳伤虚损的病证。“血极”则发堕善忘;“筋极”则拘挛转筋;“肉极”则肌削萎黄;“气极”则短气喘急;“骨极“则齿浮足痿;“精极”则目暗耳聋。

三坟五典

三皇之书曰《三坟》,五帝之书曰《五典》。《抱朴子》 云:《五典》为笙簧,《三坟》为金玉。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坟,大也。三坟者,山坟、气坟、形坟也。 山坟,言君臣、民物、阴阳、兵象。气坟,言归藏、发动、长育、 生杀。形坟,言天地,日月、山川、云气,即伏羲、神农、黄帝之书。

九丘八索

九州之志曰《九丘》,八卦之说曰《八索》。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皆是中国先秦时期典籍。其成书具体年代已不可考,相传作于三皇五帝时期。晚至春秋战国时期,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出现在典籍记载之中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一句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十二年》,楚灵王称赞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四部典籍皆已散佚

金简玉字

大禹登宛委山,发石匮,得金简玉字之书,言治水之要, 周行天下。伯益记之为《山海经》。

金质的简册。常指道教仙简或帝王诏书。

六义

《诗经》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 雅,六曰颂。

诗经学名词。语出《诗·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诗经传

卜商始序《诗》。辕固作传为齐诗。申公作训诂为鲁诗,浮 丘伯授。毛苌作古训,为毛诗,毛亨授。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五始

《春秋》义有五始,元者气之始,春者时之始,王者受命之 始,正月者政教之始,公即位者有国之始。

五始,意思为《春秋》纪事,始以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等五事,谓之“五始”;指物质构成的五种变化过程。

三传

《左传》艳而富,其失也诬。《公羊》辨而裁,其失也俗。《穀梁》清而婉,其失也短。

《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音谷梁)三本古代作品的合称。《春秋》经文言简义深,若无注释,则难以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所以自汉,学者仅仅凭借“三传”研读《春秋》。

《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孔子整理的鲁国《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梁传》、《左传》,且都是编年体史书。

二戴

汉宣帝时,东海后仓善说《礼》于曲台殿,撰《礼》一百八十 篇,曰《后氏曲台记》。后仓传于梁国。戴德及德从子圣,乃删后 氏记为八十五篇,名《大戴礼》;圣又删《大戴礼》为四十六篇, 为《小戴礼》。其后诸儒又加月令、明堂位、乐记三篇,为四十九篇,则今之《礼记》也。

二戴是西汉时期著名经学家戴德和戴圣叔侄俩人。

戴德生卒年不详。字延君。西汉时梁人,又据《成安县志》为魏郡斥丘(今河北邯郸成安东南)人。汉代礼学家,今文礼学“大戴学 ”的开创者。任信都王(刘嚣)太傅。宣帝时立为博士,称“大戴”,也叫“太傅《礼》”。曾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等的论述编成《大戴礼记》八十五篇,今残。

戴德和《小戴礼记》的编纂者戴圣(戴德之侄)都是西汉经学家后苍的弟子。

毛诗

荀卿授汉人鲁国毛亨作训诂传以授赵国毛苌。时人以亨为大毛 公,苌为小毛公,以二公所传,故名《毛诗》。

毛诗,指战国末年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和注的古文《诗》,也就是流行于世的《诗经》。

《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毛诗每一篇下都有小序,以介绍本篇内容、意旨等。而全书第一篇《关雎》下,除有小序外,另有一篇总序,称为《诗大序》,是古代中国诗论的第一篇专著。

东汉经学家郑玄曾为《毛传》作“笺”,至唐代孔颖达作《毛诗正义》。

汲冢周书

《束皙传》:晋太康二年,汲县人盗发安釐王冢,得竹书 数十车,蝌蚪文字杂写经书。皙为著作,随宜分析,皆有考证,曰 《汲冢周书》。

《逸周书》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汇编,又名《周书》,隋唐以后亦称为《汲冢周书》。作品中内容主要记载从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成王,康王,穆王,厉王到景王年间的时事。旧说《逸周书》是孔子删定《尚书》后所剩,是为“周书”的逸篇,故得名。今人多以为此书主要篇章出自战国人之手,可能还经汉代人改易或增附。

乐记

汉文帝始得窦公所献周公大司乐章,河间献王与毛生采作《乐记》。

《乐记》最早的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它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创作于西汉,作者刘德及门人,是西汉成帝时戴圣所辑《礼记》第十九篇的篇名,其丰富的美学思想,对两千多年来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并在世界音乐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经史知识选自《夜航船》文学部,

共四篇此第二篇,后经史篇更加精彩。

知识过于枯燥、文章过于冗长,

如果您耐着性子看到结尾了,

请您 长按点赞 给你我一个鼓励。

希望有文化、有品位的您能 关注我,

让我们共同学习、传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東知之,致力于传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努力成为有内容、有营养、有态度的文化自媒体。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森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