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三体黑暗森林是什么(三体黑暗森林是啥)

导语:三体·黑暗森林,从褐蚁到春节两千响,那早已暗示的结局

《黑暗森林》序章的开篇,大刘是以一只褐蚁的视角写起的。在主角罗辑刚刚出场的时候,这只褐蚁正在沿着杨冬墓碑上刻着的出生年份“1979”四个数字的凹槽爬行。当褐蚁在沿着数字“7”的凹槽中爬行时,大刘是这么写的:褐蚁继续沿着与地面平行的方向爬,进入了第三道沟槽,它是一个近似于直角的转弯,是这样的:“7”。它不喜欢这形状,平时,这种不平滑的、突然的转向,往往意味着危险和战斗。

各位看到这里,想起了什么没有?

“这种不平滑的、突然的转向,往往意味着危险和战斗”,这不就是在预示《黑暗森林》后半段的——“春节两千响”,即人类恒星级战舰被三体探测器水滴以高速锐角转向的路线撞击而团灭的名场面吗?

碎片(即水滴)没有从那里掠过阵列,而是拐了一个三十度的锐角,速度丝毫未减,直冲“无限边疆”号而来。在它用两秒钟左右的时间飞过这段距离时,计算机居然把对碎片的二级警报又降到了三级,按照它的推理,这块碎片不是一个有质量的实体,因为它完成了一次从宇航动力学上看根本不可能的运动:在两倍于第三宇宙速度的情况下进行这样一个不减速的锐角转向,几乎相当于以同样的速度撞上一堵铁墙……

而我们都知道,水滴正是以这样的速度和路线来摧毁人类太阳系舰队的。而最能够彰显水滴的威力和危险,以及三体人与地球人巨大的科技差距的,就是水滴在两倍于第三宇宙速度的高速下还能进行锐角转向,也就是褐蚁认为“往往意味着危险和战斗”的“不平滑的、突然的转向”。(“7”的拐角虽然近似于直角,但其实还是锐角。)而从人类舰队覆灭的结果来看,褐蚁的这种类似于生物直觉的看法,恰恰还是很有道理的。

大刘在《黑暗森林》刚刚开头和接近结尾的部分,先后安排了褐蚁的路线与水滴的路线之间的呼应,我觉得应该并非无意而为之。从这个前后呼应的安排中,我个人解读出两点,抛砖引玉一下。

第一,褐蚁是地球上所谓“低级”文明的代表(蚂蚁也是有社会组织的,可以看作是很初等的文明,大刘写这只褐蚁时还提到它想起了蚁后的卵,从结果上更凸显出了这一物种的社会性),三体人在这一情节中则是宇宙中所谓“高级”文明的代表。而这两个星球不同,文明层次更是大相径庭的文明,在关于战斗和危险的认识方面,居然有着如此耐人寻味的共识。由此看来,宇宙间的文明能够在以“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和“隐藏自己,做好清理”为代表的“黑暗森林法则”上达成无言的默契,并不是一件特别难以理解的事情。

第二,在写到水滴摧毁人类舰队的时候,大刘写到了一个很值得玩味的细节:因为水滴以超乎人类宇航动力学理解的速度,急剧地进行锐角转向,人类的计算机在监测到水滴这个“不平滑的,突然的转向”后,反而下调了对水滴危险性的评级。讽刺的是,就连只长着个数有限的神经元的褐蚁,都能凭经验和感觉,判断出“不平滑的,突然的转向”意味着危险。然而人类在拥有了科学体系之后,反而被自己科学体系中尚不完善之处限制,在一些关键的情况下,过分依赖实际上有局限的科学知识而作出的判断,还不及渺小的褐蚁凭借经验和直觉得出的判断来得明智。这是不是也算《黑暗森林》中对“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的一个隐藏注解呢?

不过,不管上面两个对《黑暗森林》中褐蚁和水滴的呼应的解读是否正确,都得称赞一句大刘“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欣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