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课堂小结的几种常用形式是什么(课堂小结的几种常用形式是)

导语:课堂小结的几种常用形式

不少教师比较注重课堂教学过程和新课导入,却忽视了课堂小结的作用。其实,课堂小结也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下面就课堂小结的几种常用形式做一下浅议:

1、知识归纳式小结

这种方式是最基本并且应用最广泛的课堂小结方式。应该说,所有的课堂小结都包含知识点归纳。它主要通过师生共同回顾本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把新学内容梳理一遍,使学生通过小结,对本课内容有一个整体、系统的认识,力求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2、前后呼应式小结

在课程引入时,有时候以一个思考型问题引发学生的反思、质疑,顺利成章的进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与学习;或者在引入时,师生共同提出一个观点、猜想,通过一堂课的活动,来验证这些观点与猜想等。在课程结束前,应该再回到引入,对问题做出正确而完整的解答,对观点、猜想做出合理而肯定的解释。如果对引入所提出的问题、观点不了了之,会使出其效用,有时甚至使学生产生错误认识,做出错误判断,甚至影响以后的学习。

3、交流及反馈小结

如果课堂小结由教师或学生进行知识点归纳、小结或进行方法概括,那么学生会觉得疲惫,并且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某些课上,在课堂小结时可以围绕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组间的交流与讨论,然后全班反馈,这样做常使学生再次闪现思维的火花。例如:可以在概念较多时,让几名学生一组设计一张表,用来概括知识点,然后全班交流每个组的成果,以加深印象,进而形成更好的记忆方式。又如:请学生或小组讨论,精心设计一个应用新知识、新方法的小问题,通过多这个问题的探索与解决,理出一堂课的主线,并在再次运用中强化理解和记忆;有时还可以通过让学生编题并解答来加深学生对新内容的认识、理解、掌握和应用。

4、自主评价性小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思考和感受,同时让学生有机会畅谈他们的体验、感受与收获。学生不仅是接受者,他们也应该对课堂教学、教师及学习同伴做出评价。在一堂课的最后,教师应把健太还给学生,给他们权力对课程学习表达出他们的疑惑或者收获的欣喜,提出建议和不同见解。在开始阶段,学生往往只会模仿老师进行简单的知识内容的整理,或者很泛泛的谈几句等。这是,教师不要气馁,在鼓励他们的同时,可以自己先提出一些小问题,请同学思考,或是谈谈自己对某个教学环节处理的“事后反思”,提出修改意见,也可以谈谈对某名同学发言或方法的欣赏…时间久了,学生自然而然由简单模仿到有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表达方式。

本文内容由小思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