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红山文化女神庙在哪里发现的(红山女神像是几级文物)

导语:慕容看世界|红山文化女神庙中的红山女神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

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

师曰:青山绿水。

曰:见后如何?

师曰:绿水青山。

“青山绿水”释义:泛称美好山河,细指山水的颜色。

而我想说的是,颛顼后裔即“红山先民”,早在几千年前就已明确何为“绿水”。

1984年10月,在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现女神庙,庙的主室中有一具保存完好的泥塑女神头像,头像高22.5厘米,大小与真人同;最为特别的是,女神的眼珠是用晶莹碧绿的圆玉片镶嵌而成(如下图)。

前文已释“红山古人”是颛顼帝的“北发”后裔,那么问题来了,“红山女神”究竟是谁呢?

答:她是颛顼帝的母亲——“昌仆”。

这样判定的依据是什么?

依据一:

《大戴礼帝系》、《帝王世纪》、《山海经》记载:昌意(/韩流)娶浊山氏子昌仆为妻,感“瑶光之星、贯月如虹”生颛顼。

(备注:对非帝王身份的人,古籍的记载并没有统一标准,有时可能被省略,有时可能会跳跃,例如有的记载为“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而有的则载成“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等,即传载古代人物关系时,并不一定是“算无遗漏”的每一代都记录在册,故有时所谓的“父子”关系也许实际上是“祖孙”关系)。

颛顼居“玄宫”,即北方之宫,北方色黑,五行属水。古人说,其以水德为帝,故又称“玄帝”。玄,指不白不黑,如同水色,即后人所形容的“绿水”。

依据二:

“红山女神”的眼睛用晶莹碧绿的圆玉片镶嵌而成,玉片之色即为“玄色”。颛顼后人特意将“女神像”的眼部特征,塑造成“绿水”的效果,是为了表达这样一种思想——子(颛顼)为“水”帝,则母为“水”母。如此凸现主题,又相互呼应,应是颛顼后人的精心安排。

依据三:

前文已释,红山古人是由南方迁移而来,那么颛顼母一定是南方之人,而出土的“红山女神”也符合南方人的特点。

南方,阳气之所积,暑湿居之,其人——修形兑上,大口决眦,窍通于耳,血脉属焉,赤色主心,早壮商夭。

“女神像”颛顼母·昌仆,具南方人之征貌,虽然出土的只有头部特征,但也足以表明其南方妇人之貌:

本文内容由小娴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