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房产

如何准确理解《中庸》的结构特点(如何准确理解《中庸》的结构层次)

导语:如何准确理解《中庸》的结构?

如何准确理解《中庸》的结构特点(如何准确理解《中庸》的结构层次)

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对《中庸》的赏析。众所周知,《中庸》难读,甚至可以说是儒家经典中最难读的一部经典。其难读之处首先在于其内容庞杂,使人读后不得要领,也就是说,其内在逻辑不清晰,结构难以把握;其次在于某些内容的理解有难度。对于前者,朱熹首先将其分为三十三章,然后给出的解读是:“其书始言一理(第一章),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第三十三章)。”(《中庸章句》)这“一理”是什么?中间的“万事”和“一理”有何关联?未作交代,让人迷茫。著名学者杜维明在其《中庸——论儒家的宗教性》一书中将其分为三部分:先论君子(一至十九章),中论信赖群体(二十章),末论道德形而上学(二十一章至三十三章)。这种理解和朱熹有很大差异,但仍不甚清晰,也不太容易让人认同。正因为《中庸》的内容庞杂,难以理清其中的内在逻辑,学者郭沂主张应将其分为两篇文章:第一部分以孔子语单独成章,乃《论语》逸文,第二部分为子思所作之《中庸》。并且认为其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一曰天道下贯论,二曰本性呈现论,三曰修道论,三部分中“道”一以贯之(《道的下贯、呈现与修行》)。问题是:果真应该如此吗?

我认为,《中庸》的结构可以比照《大学》而领会。朱熹将《大学》的结构分为“经”和“传”两部分:第一章为“经”,其余为“传”;“经”阐述观点,“传”对“经”中的观点进行进一步阐述。这样一来,文章的结构就一目了然了。为了避免“经”中再分“经”,只需将“经”和“传”的名称改为“纲”和“论”即可:“纲”阐述观点,“论”进一步对“纲”中的观点进行论述。按照这样的思路,第一章为“纲”,其余的部分,从第二章至第三十三章为“论”。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其中“纲”的内容是什么,还需进行仔细分析;然后,“论”的部分再需根据“纲”中的观点做进一步划分。

第一章的内容,从字面看,一般都将其看作由3节组成。第一节为开头的3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第二节为中间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显乎微,莫见乎隐,故君子慎其独也。”第三节为后面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其实,如果将后面“论”的内容联系起来看,因其只论述了两方面的内容,即“中庸”和“天道人道”,所以只应将其分为两节,即将第1和第2节合并为1节,因为这两节的内容是一致的,是共同阐述“天人合一之道”的。而下面的一节则是阐述这种“天人合一之道”的具体表现,即“中庸”的内涵和作用的。所以,可以将“纲”的内容归结为:第一节强调基于“慎独(诚)”的“天人合一之道”,第二节阐述其具体体现——“中庸”的性质、内涵和作用。也就是说,儒家的“道”就是“中庸之道”,也是“天人合一之道”。

既然“纲”中阐述的观点为两个:一是基于“慎独(诚)”的“天人合一之道”,二是“中庸”的性质、内涵和作用。所以,按照逻辑,“论”就应该围绕这两个观点进行论述。虽然从表面看,其涉及的内容很多:“散为万事”,但细心体会,却只需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第二章至第二十章,论述的是“中庸”的性质、内容和作用;第二部分从第二十一章至第三十三章,论述的是“天人合一之道”及其基点“诚”。从而可以说,《中庸》全文“一以贯之”的就是儒家的“天人合一之道”——“中庸”。

这样一来,《中庸》的结构不是就一目了然了吗?而且和《大学》一致,读起来可以相互启发,作为“姊妹篇”,不是更有趣吗?何况,《中庸》的作者子思就是《大学》的作者曾参的弟子;从而,两篇经典之间不是就应该有某种天然的共同之处吗?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舻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