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房产

谦虚总能打败骄傲的句子(谦虚总能打败骄傲的成语)

导语:谦虚总能打败骄傲

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不管人们把你们评价得多么高,但你们永远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

——巴甫洛夫

现代人越来越习惯看不起别人,习惯标榜自己,习惯邀功,谦虚和忍让的美德逐渐被遗忘乃至抛弃。

只有谦虚的人才能保持进取的精神,因为永不自满,所以才能增长才干和知识。

谦虚是成功人士必备的品格,也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谦虚的人,在待人接物的时候才尊重他人、平易近人,只有谦虚的人才善于听取和采纳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谦虚的人有自知之明,在成绩面前不居功自傲。

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就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虽然他文采出众,位居高官,但他平时总是虚心向别人求教,他的那篇被人广为传诵的《醉翁亭记》,在写作的时候就得益于一位砍柴老头的指教。当时的欧阳修任滁州太守,好友智仙和尚在琅玡山上为其建造了一座亭子,欧阳修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一文,文章写好后,欧阳修又抄写了很多份,命人贴到外面,希望行人帮助他修改和提意见。

看到文章的人都纷纷赞赏欧阳修的文采。这时,有一个砍柴的老樵夫经过这里,欧阳修就为老人诵读此文,虚心请老人指教不当之处。刚开始读:“滁州四面皆山也,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峰,林壑优美……”老樵夫认为这句话很啰嗦,就说道:“我砍柴时站在南天门,大丰山、乌龙山、白米山还有花山,一转身就全都能看到,四周都是山!”

欧阳修听后忙说:“言之有理。”随即把原文修改为:“环滁皆山也”五个字。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醉翁亭记》言简意赅的开头。

古人如此,即使现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也不例外。

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以及他在物理学界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财富。然而,就是像他这样,他还是在有生之年中不断地学习、研究,真可谓是活到老,学到老。

有一个年轻人问爱因斯坦,说:“您老在物理学界已经是空前绝后了,何必还要那么努力的学习呢?为什么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然后对那位年轻人说:“在目前情况下,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小,他感受到自己的未知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这一周长大,所以更感到自己的未知东西多,就会更加努力去探索。”谦虚的品格让一个人在荣誉面前不骄傲,那些在世界上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都具有谦虚的美德。

事实上也是如此,没有一个人能够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全了。“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而趾高气扬。如果是那样的话,则必将很快被同行赶上、很快被后人超过。

自满与知足从字面上看来,仿佛都是对自身情况感到满意的反应,事实上内心的出发点和由外的表现给人的感受,却是大大的不同,其间境界的高低更是差之千里。而从根本上说,知足也罢,自满也罢,与外在客观条件并不一定有相互的关联,一个人自觉得生活到这个程度,于愿已足,并不代表他的生活真的一定就无懈可击,样样可打满分,主要是他能衡量自身的能力,正视客观的条件,不妄想不贪求,也不去与他人比高下,能够以宽容坦荡的心去对待生活,使自己的人生不受外界的影响和干扰,顺命随缘地和平渡过。

那些态度骄横言词夸张的人,真的都是那么自信、骄傲,对自身的一切都心满意足,自认高人一等吗?如果你肯仔细分析,也许会惊奇地发现,事情恰恰相反。

依心理学上的说法,那种处处要表现自己的不凡,就怕谁人不知他的出类拔萃和光荣历史,无法克制地要以骄傲的面孔示人的人,常常是心理上欠缺安全感、满足感或自怜狂在作祟的人。因为缺少安全感、满足感,便相对地失去了自信,因此便急于要在别人的赞美或惊叹声中找回信心,证明确实如自己所希望和所幻想的那样不同凡响。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是由于反常心理在后面推动,不但予人极坏的印象,也是一种十分可悲的病态。

人生一共短短的几十年,重要的不是你曾博得多少掌声和艳羡的目光,而是你得到了几许心安和做人的乐趣。自满自大的人不一定快乐,自得其乐的人才会快乐。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面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