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娱乐

大学生怎样完善自己的人格(大学生活中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

导语:在校大学生如何通过完善人格建立起积极的寝室人际关系?

在校大学生脱离原生家庭进行在校集体宿舍生活,外在环境主要由室友,辅导员教师们和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构成。

因此,研究将从大学生个体、辅导员和高效管理三方面提出教育对策和教学建议,以期通过完善人格,建立积极寝室人际关系,达到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目标。

大学生作为自身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应意识到寝室人际关系对自身身心健康状况的重要影响。大学生应勇敢面对和积极处理宿舍人际矛盾,高投入建立积极宿舍人际关系,寻求帮助并寻找策略,合理处理消极寝室人际冲突。通过积极寝室人际互动,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状况。

一、大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宿舍人际关系

奈勒的存在主义认为教育是纯粹的,大学生要为个体自身存在发展负责,学生是承担其心理保健以及成长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应注重自身积极情感的生成过程。大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发掘个人发展潜能,思考人生价值,培养自我责任意识与合理的情感反应,努力通过建立高投入的积极宿舍人际关系,维护自身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

通过及时察觉和主动解决宿舍人际矛盾,减少外在环境对自身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保持福乐状态。大学生在日常宿舍生活中,应树立心理保健意识,正确评价和对待自己与他人,学会表达正向情绪情感,排解负向情绪,主动适应学校社交环境与宿舍生活。通过参与校园活动,组织寝室集体活动,增进了解室友,克服对观念、经济状况、地域等偏见,减少习得性无助。

二、正念训练疏解消极情绪

大学生应主动进行正念冥想,提升注意力和抗干扰能力,维持情感平衡和内心的平静。每周1次,每次2.5小时,记录和反馈自己在情绪调节、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改善。

联结主义强调不同学科横向之间存在联系,强调实用知识对个体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学生应通过正念训练,克服狭隘信念,避免苛责强求自己与他人,建立合理的自我认知,避免由于家庭背景、刻板印象和思想差异等不合理认知,与室友间产生摩擦,产生消极情绪。大学生学会自我悦纳,反思宿舍人际关系质量,尊重内心想法与室友意愿,重视宿舍人际关系对自身的影响,以高投入的状态维护宿舍人际关系。

正视当下情感体验,接纳自己的不足和与室友间差异,调整自己的认知,悦纳进取,抓住当下幸福,提高自身疏解消极情绪能力。

三、交流沟通化解宿舍矛盾

首先,大学生应寝室内有意识地进行谈心活动。寝室内应每周举办2-3次非正式谈心话活动和一次集体活动,室友间可以通过交流沟通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想法。在宿舍环境中,通过交流沟通,与室友共情,构建完整、独立的行为处事准则和处理问题方式,从而坚定自我,保持平和稳定的心理健康状况。

第二,大学生在寝室人际互动中应有意识地通过交流沟通化解实际寝室矛盾。斯宾塞的课程观也重视对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强调训练的价值,实践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大学生应立足解决宿舍人际相处中的实践问题,意识到个人行为会影响到他人生活的公共意识,统合已有学科知识,使之与生活和实践交互迁移,打破原有思维禁锢和刻板印象,提高人际交往和心理调节能力。通过交流和沟通化解室友间冲突,疏解负向情绪,克服地域歧视,改变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偏见,消除对自己和室友的不合理认知。

第三,大学生应主动建设性回应室友的需求。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其他工具不可比拟的作用,大学生在宿舍活动和交往中,应发展自身道德,建立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发挥交流沟通的作用,使外在道德约束内化为个体心理结构,达到知情意行的协调一致,通过主动地建设性回应合理表达善意,增加助人行为,推动个体智能提升与人格完善,推动个体社会适应调适。

四、加强人文精神教育

首先,辅导员应给予大学生充足的人文关怀,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教育始终思考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的问题,教育必须注重培养人的价值观塑造和情感培养。杜威提倡学生在教育情境中自然成长。访谈中发现受访者表示导员由于公务繁忙等原因较少关心普通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状态,年级越高在宿舍人际关系方面的关心越少。

而研究表明宿舍人际关系质量呈现U型曲线,其中大二年级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保持回避、愤怒等消极态度,在各维度上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其他年级的被试者。因此,辅导员应尤其关注大二学生状况,给予他们充足的人文关怀,每周应组织一次45分钟的见面谈心活动,帮助学生们融入宿舍集体生活。

第三,辅导员应以身作则,与学生们建立积极亲密关系,主动建设性地回应学生们心理需求。学生心理不健康状态一部分是教师不当的教学行为导致的,辅导员应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念,在给予学生人文关怀的同时注重其心理卫生,鼓励学生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宿舍集体活动,涵盖学习、兼职以及娱乐等各个方面,广泛开展宿舍集体活动,增进学生角色适应和积极心理品质,构建和谐稳定,兼容并包的宿舍文化。

第四,辅导员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丰富工作形式,拉近与学生距离,增强互动性,减少学生抵抗情绪和被控制感,引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传播人文精神与心理健康知识,在坚持底线思维的基础上,辩证、弹性地进行学生管理工作,培养学生生命意义感与集体意识,提高保健意识。第斯多惠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教人发现真理是作为好教师的标准。

辅导员应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中,深化道德教育引导,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推动大学生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抓好重点群体,使其在室友间交流交往中展示文明素养。

五、激励学生积极构建宿舍文化建设

首先,辅导员应重视激励大学生高投入建立积极宿舍人际关系,鼓励室友间主动建设性地交流。

宿舍文化较强稳定性使特定文化对其成员身心发展效益保持持续性。辅导员应通过宿舍文化与活动建设,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引导他们形成科学辩证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地对待外界事物,理性、冷静、辩证地处理与自己以及他人的关系,正确地认识、理解世界和人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分析判断,避免冲动情绪、从众心理和投射等现象对处理与宿舍他人的关系方式的影响。

其次,辅导员应每月开展一次以宿舍为单位的集体趣味活动,统筹宿舍隐性课程资源,发挥宿舍美育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潜在功能。蔡元培提出美育具有超越宗教的功能与价值,辅导员应重视寝室文化,增强非正式隐性课程效果。

通过宿舍文化长廊、卫生评比、改造宿舍等宿舍文化建设,辅导员应有意识引导大学生在宿舍环境中体会宿舍生活的美好,提升认同信任、价值信念。通过发现室友闪光点,学会欣赏室友,理解美好友谊的意义,培养大学生高尚审美和品德修养,从而为建立积极宿舍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第三,严格每周一次的查寝制度,减少宿舍成员在卫生方面的扰他性状况,优化大学生宿舍的可视化环境。通过日常宿舍生活中直观、简明、鲜艳的视觉感受,美化学生心灵,消解压抑、焦虑和抑郁的外在寝室环境带给学生们消极心理体验。清新的寝室环境从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规律的作息时间、规则意识和健康的卫生习惯,减少学生在寝室过激的情绪起伏状态,推动学生建立积极心理品质。

通过积极寝室关系的互动中,不断地肯定自我与激励自我,完善自我统合的人格,保持阳光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状态。

六、丰富集体活动与个别辅导

首先,辅导员应丰富集体活动,将集体主义教育与个人教育相结合,通过集体活动影响个人,开展主题丰富的主题活动,将儒家传统文化中礼貌待人,尊重礼遇的思想向个人传递,推动大学生在叙事活动和情景演绎中顿悟文化价值,领悟为人处世之道,推动完善人格,在集体教育环境和实践中,陶冶和唤醒学生思考人际关系的价值与意义,促使大学生积累人际交往经验,提高解决问题冲突的能力,提升批判精神、自我反思以及容纳他人的能力,不断改组,改造,知行合一,达到自我和谐的状态。

第二,杜威认为要注重课程中复杂会话的作用,课程及活动,课程及经验,为儿童提供生活需要,设置四类直接经验课程,其中语言社交类包括游戏,俱乐部,表演等。在集体交流与合作中,养成辩证的认知方式和价值观,传播亲社会行为,有助于部分大学生去自我中心化,学会在集体生活中容纳他人,从而更好地被他人容纳,整合身份,促进高级思维以及心理健康素养的发展。

第三,教师应重视自身对学生的重要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互动以及维持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优秀范式,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本文内容由小梓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