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呲鬼是什么意思(鬼魆魆的意思)

导语:草不黄俗话说452:“伥鬼”是个什么“鬼”

呲鬼是什么意思(鬼魆魆的意思)

佛教讲“六道轮回”(天人道﹝化生﹞、人道、畜牲道、阿修罗道﹝魔﹞、饿鬼道、地狱道﹝化生﹞),虽然有恶鬼如夜叉、罗刹之类,但佛家同情“鬼道”,所以没有吃鬼的“鬼”;汉人则不同,因为信奉的神“多元”,因而“鬼类”就很多;不仅“鬼多”,而且还出现吃鬼的“鬼”,比如“强梁”:

“有神衔蛇操蛇,其状虎首人身,四蹏长肘,名曰强良。”郝懿行笺疏:“《后汉·礼仪志》说十二神云:‘强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疑强梁即强良,古字通也。”(《山海经·大荒北经》)

吃鬼的“强梁”寂寞无闻,打鬼、捉鬼驱邪、吃鬼啖鬼的“钟馗”却成了名人。这位终南道士“文武全修,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经纶满腹,刚正不阿,不惧邪祟,待人正直、肝胆相照”。只不过,他恐怕是个虚拟人物。我很怀疑他就是“终葵”的拟人化的结果。

【终葵】“大圭长三尺。杼上~首。”郑玄注:“~,椎也。”(《周礼·考工记·玉人》)

翚~,扬关斧。(《后汉书·马融传》)

人食~,为狗所啮,疮不差,或致死。(晋张华《博物志》卷二)

“终葵”殆是“椎”的音切。不仅如此,还有“桃符”——避鬼之符的记载,很可能是“桃”之为言“逃也”,“鬼”见而“避逃”也。

一、伥鬼

“为虎作伥”是条比较常用的成语。首见于郭沫若《〈闻一多全集〉序》:

为着要得虎子而身入虎穴,决不是身入虎穴去~。

但“伥鬼”却出现得较早。

【伥】~,被虎所食之人也,为虎前呵道耳。”(《太平广记》卷四百三十)

凡死于虎,溺于水之鬼号为~,须得一人代之。(宋孙光宪《北梦琐言逸文》卷四)

《正字通》踵事增华,其《人部》云:“世传虎啮人,人死,魂不敢它适,辄隶事虎,名伥鬼。虎行求食,伥必与俱,为虎前导,遇涂有暗机伏穽,则迂道以往;呼虎曰将军。死则苦之。”从“呵道”,到“须得一人代之”,到了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就成了“诱人自代”:

闻~役于虎,必得代乃转生,是殆~诱人自代,因引人捕虎报冤也。”(《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褚羊切,平阳彻。阳部。

所以到民国就出现“为虎作伥”一词了。

二、“伥”的原义跟“鬼道”不沾边

【】《说文·人部》:“狂也。”徐锴系传:“狂妄也。”

奄人王宝孙年十三四,号为~子,最有宠,参预朝政。(《南史·茹法珍传》)

“号为~子”胡三省注:“~,狂也。”(《资治通鉴·齐纪九》)

“如瞽无相何~~”朱熹集注:“~~,狂惑之貌。”(《楚辞·成相》)

《玉篇·人部》:“~,失道皃。”

《礼记·仲尼燕居》“~~乎其何之”陆德明释文、《集韵·阳韵》:“~,无见貌。”

均与狂惑义相成。朱骏声通训定声:“俗作猖。”褚羊切,平阳彻。阳部。

也就是“伥”与“猖狂”之“猖”同用,我们在草不黄俗话说312《神说武说·端公神婆》提到过。“伥”的“仆倒”之义,我们在草不黄俗话说421《倒灶·倒台;倒霉·触霉头》提到过。可见“猖狂”“仆倒”之“伥”,跟“鬼道”之“伥”完全不搭界。

三、“伥鬼”的来历

(一)“鬼道”之“伥”

先看“聻”及其“下线”。

【聻】《五音集韵·旨韵》:“~,人死作鬼,人见惧之;鬼死作~,鬼见怕之。”

俗好于门上画虎头,书~字。谓阴刀鬼名~,可息疫疠也。(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贬误》)

如是年余,女忽病,瞀闷懊憹,恍惚如见鬼状。妻抚之曰:“此为鬼病。”生曰:“端娘已鬼,又何鬼之能病? ”妻曰:“不然。人死为鬼,鬼死为~。鬼之畏~,犹人之畏鬼也。”(聊斋志异·章阿端)

聻,《五音集韵》子役切,折合音旧读jí,今读jiàn。今读音应该是有道理的:

河东冯渐,名家子,以明经入仕,性与俗背。后弃官隐居伊水上。有道士李君以道术闻,尤善视鬼,朝士皆慕其能。李君后退归有博陵崔公者,与李君为僚,甚善。李君寓书于崔曰:“当今制鬼,无过渐耳。”是时朝士咸知渐有神术数,往往道其名。别后长安中人率以“渐”字题其门者,盖用此也。(唐张读《宣室志·冯渐制鬼》;《太平广记》卷七五)

从“渐”(慈染切,上琰从。谈部)推断,“聻”之今音渊源有自,可以跟段成式的记载互证。

【䰫cháo】《玉篇·鬼部》:“剽轻为害之鬼也。”《集韵·爻韵》:“楚俗谓鬼剽轻为害者。”《笑韵》引《淮南子》:“~,剽~,强死轻为害之鬼。”《玉篇·鬼部》:“疾也。”《玄应音义》卷十二“剿了”注引《广雅》:“捷也。”卷二十“剿疾”注:“剿,说文作~,同。”楚交切,平肴初。宵部。

【㺑】《类篇·犬部》:“山鬼。”《集韵·豪韵》引《神异经》:“西方深山有人,长尺余,袒身捕虾蟹以食,名曰山㺑。”《集韵》苏遭切,平豪心。

【(犭喿)】同“㺑”,《六书故·动物一》“山鬼也。”思邀切。

【唓】传说守庙门的鬼,东为~,西为嗻。《字汇补》音车。

【嗻】之奢切

再说“伥”之源。“伥”应该是“禓”的记音字。

【禓[shāng】《礼记·郊特牲》“乡人~”郑玄注:“~,强鬼也。谓时傩,索室驱疫逐强鬼也。~或为献,或为傩。”陆德明释文:“~,强强名也。”《玉篇·示部》:“强鬼也。”式羊切,平阳书。阳部。

【殇】《小尔雅·广名》“无主之鬼谓之~”宋翔凤训纂:“~,字当作禓。”

“右执~宫”董增龄正义:“~、禓古字通。”(《国语·楚语上》)式羊切,平阳书。阳部。

因此,“禓→聻→嗻”

(二)“伥”之“为虎前导”

从“伥”之“为虎前导”推测,“伥”可能还潜在包含“倡,导也”之义。

(三)䰫与桃

神荼郁垒,出现于东汉(汉张衡《东京赋》:“度朔作梗,守以鬱垒;神荼副焉,对操索苇。”)“桃符”出现于南朝梁的《荆楚岁时记》(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鬼”有“䰫”名,而避鬼有“桃”名,会不会是“䰫”与“桃”谐音二出现的“桃符”之说,还可以深入研究。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德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