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义和团起源于山东冠县哪里(痛失山东教案义和团)

“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这句台词出自电影《我的1919》,是由陈道明饰演的中国外交官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当着各国代表说出的。

义和团起源于山东冠县哪里(痛失山东教案义和团)(1)

事实上,这句台词并非电影首创,巴黎和会之后,“耶路撒冷之寓”就开始在各界流传,只是这句话到底是直接出在顾维钧之口,还是当时记者受到顾维钧“圣地”一词的启发而创作了这句话尚存在争议,但无论如何,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向各国代表表达山东之于中国的重要意义却是确定无疑的。

顾维钧曾说:

山东省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对中国人而言,这是一块圣地。全中国人的目光都聚焦于山东省,该省在中国的发展中总是起着重要的作用。

顾维钧之所以说出这段话,是因为此时日本已经开始强占山东,并且准备把这种野蛮的占领在巴黎和会上合法化。

日本之前,德国将山东化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历史教科书上近代史部分关于山东的话题主要有以下三个:义和团;北洋政府欲将德国在山东的利益出卖给日本人,直接引发五四运动;以及抗战时,韩复榘丢下济南逃跑最后被枪毙。

历史教科书上不连贯的介绍让我们能够获得以下信息:北洋政府期间,日本欲获得山东的控制权,日本之前,控制山东的是德国;抗日战争前,山东在中国人手中。

但是对于山东如何落入德国手中?日本人又如何赶走德国人并企图独霸山东?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后,中国人又是如何收回山东的?这些问题,历史课本上没有写明,今天就让我们补充上这一段的知识空白。

欧洲大陆上的新列强

1815年兵败滑铁卢的拿破仑被流放至圣赫勒拿岛,法国成为欧洲大陆上的单一强权的尝试失败了。

义和团起源于山东冠县哪里(痛失山东教案义和团)(2)

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孤悬海外的英国凭借其强大的海军和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成为了世界霸主。

英国始终奉行着一种外交理念:均势外交。作为一个岛国,英国始终要避免一件事的发生:欧洲大陆崛起一个单一的强权。

英国人的大陆均衡战略一度非常成功,但欧洲大陆上却仍旧有一股统一的力量一直在涌动,这股力量来自那个有些讽刺的神圣罗马帝国。

拿破仑就曾经讽刺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

德意志统一战争前,神圣罗马帝国确实是这样一种松散的邦国组成,彼此之间互不从属,各自为政,本来,奥地利一直是诸多邦中最强的一个,后来普鲁士崛起,而后,奥地利与普鲁士均表现出了统一各邦的欲望。

最终通过三次德意志统一战争,普鲁士的“小德意志主义”战胜了奥地利的“大德意志主义”,1871年,由普鲁士发起的德意志统一运动基本完成,德意志帝国建立。

德意志帝国的统一离不开一位重要人物:铁血宰相俾斯麦。

俾斯麦的这个绰号会对一些人造成一定果断认知偏差,认为俾斯麦唯一的特点就是强势,但事实并非如此,俾斯麦在外交问题上善于纵横捭阖,并非一味强势,俾斯麦任宰相时,刚刚完成统一的德意志帝国蓬勃发展,国力蒸蒸日上。

义和团起源于山东冠县哪里(痛失山东教案义和团)(3)

铁血宰相俾斯麦

但是,统一带来的发展潜力释放完之后,德意志帝国面临着发展停滞的问题,而恰在此时,德皇腓特烈三世逝世,年仅29岁的威廉二世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

威廉二世野心勃勃,不甘心受制于俾斯麦,在经历了一系列政治斗争之后,俾斯麦心灰意冷,于1890年向威廉二世请辞,结束了自己27年的宰相生涯,从此,德意志帝国进入威廉二世时代。

威廉二世很有野心,但却缺乏俾斯麦的政治手腕,他并不掩饰自己对海外殖民地的觊觎,但当时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大英帝国拥有“皇冠上的明珠”:印度,广大的非洲地区也被大部被英法瓜分,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快速发展,大有将美洲纳入其势力范围的意思。

似乎已经没有合适的地方等待着德意志帝国去殖民,当然,除了一个地方,遥远东方的大清帝国。

巨野教案

1840年,英国人以大炮炸开中国的国门后,中国与西方在多个领域出现碰撞,这其中当然包括文化领域。

中国的大门被西方打开后,涌入中国的不止有西方的商品,还有西方传教士,于是,中国的儒家文化与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在中国大地上激烈碰撞。

西方基督教文化是一个外来物种,进入中国后,它也达到了一种外来物种入侵的效果。

很多因为种种原因被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所排斥的边缘人开始积极拥抱基督教这个新物种,但这些人哪里分得清耶和华、耶稣和玛利亚,也根本不愿意去弄清楚东正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之间的区别,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是因为在之前的组织中混得不好,于是要加入一个新的组织。

这些积极拥抱基督教文化的边缘人中的一部分开始拉大旗作虎皮,借着教会的名义作威作福,由于当时的清廷软弱,涉外事务都处理的相当谨慎,故而这些之前的社会边缘人,竟摇身一变,成为了谁也管不了的bug般的存在。

这些突然冒出来的bug让当时的很多普通中国人十分不适应,再加上一些传教士打着传教的名义干着各种见不得人的勾当,这让当时的很多中国人对于基督教会异常憎恨,中国民间因此出现了专门针对西方传教士的武装组织。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就是发生在广西的西林教案,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被调离两江总督之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去处理天津教案。

两种文化的冲突导致这样的涉及宗教的暴力冲突时有发生,而列强们很快发现了这些教案的另一个用处:用作发动战争的借口。

1895年的甲午战争让大清帝国强大的外表下的虚弱暴露无遗,野心勃勃的列强们磨刀霍霍。这其中当然包括威廉二世和他的德意志帝国。

1896年,德意志帝国曾向中国索要港口,被清政府婉言拒绝,德皇威廉二世为此大为恼火。

1897年,山东巨野县磨盘张家庄教堂德国天主教神父薛田资在当地发展教会势力,其教会人员时常借传教士特权欺压当地百姓,引起公愤,巨野县因此出现以武装对抗德国教会的民间组织:大刀会。

11月1日晚,巨野县大刀会成员趁着夜色,杀死了传教士方济和韩·理加略。

这件事传到德国后,德皇威廉二世欣喜若狂,他表示:中国人终于给了我们一共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12天后,德国军舰出现在胶东半岛。

义和团起源于山东冠县哪里(痛失山东教案义和团)(4)

胶州湾的悲歌

13日下午,德国军舰抵达胶州湾,清军守将章高元发现后,派人前去探询。德国舰队司令谎称“来此游历”。章高元信以为真,当晚清守军未做丝毫戒备。

第二日一早,德国乘小船上岸,快速占领了清军炮台、火药库,清军全无防备,德军进展异常顺利,同时德军军舰控制胶州港口。

拿下了所有重要据点的德国给清军下了最后通牒,命令清军必须在当日下午3点前全部撤出,此时,清军虽人数占优,但是武器库已经落入德军手中,清军统帅章高元只得前往交涉,德军统帅棣利斯不予理睬,章高元立刻请示上级,但得到的回复是:“万无开仗之理”,于是,当日下午,当地清军全部撤至四方村,炮台、营房、仓库全部交给了德军。

德军统帅棣利斯宣布胶州湾及其附近一切海岛皆被德国占领。

德军很快组织了第二舰队,清廷反复电令章高元:不可开仗。于是德军步步紧逼,清军一次次退让,19日,德军与推至沧口的章高元谈判,借口章高元没有满足其要求,遂将其扣押,德军随后再次对清军发起进攻,清军在清廷不抵抗的命令下,一退再退,半月后,德军释放章高元,回到军营后,章高元接到清廷的命令仍旧是:“拔营后沿途如遇德人,须约法三章,彼此礼让,不准妄动”。

约法三章,彼此礼让,这两句话实在讽刺,给人的感觉根本就不像是一个打了败仗,丢了国土的朝廷说的话,如果不知前因后果,甚至会给人一种清军占领了德国领土的错觉。

但事实不会因为谁说了什么样的话就发生改变,清军的不抵抗让德军几乎兵不血刃的占领了青岛。

完成对青岛的占领后,中德两国在北京进行谈判,德国提出了罢免山东巡抚、赔偿被毁教堂、抚恤被害传教士、中德合资筑路开矿、赔偿兵费、保障教堂以后平安等六项要求。

当德国的第二舰队抵达时,德国人觉得这六项要求还不够过瘾,干脆提出租借胶州湾为军港、租期99年的要求。

这样的条件,清政府竟一一应允,德国人得偿所愿,在胶东半岛得到了一个位置绝佳的军港,德国人进一步提出,要在山东境内修两条铁路,清廷也答应下来,这样一来,德国在获得在山东的军事存在后,又控制了山东的经济命脉,德国彻底在山东站稳了脚跟。山东逐渐沦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义和团,民间的力量

德国侵略山东的借口是巨野教案,巨野教案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不受控制的西方传教士和教众与普通山东百姓之间的矛盾。

德国出兵占领胶州湾之后,这个矛盾不但没有被解决,反而被放大了,有了军队撑腰,传教士更加不受控制。

这种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原本山东百姓尚可寄希望于清政府,但清政府的一味委屈退让,几乎堵死了山东人从清政府处获得对抗西方教会势力的可能性。于是,百姓自发组成民团,上文中提到的制造巨野教案的大刀会就是这样的组织之一。

这样的组织逐渐集中,最终形成了所谓的义和拳。义和拳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而山东当地的官员认为义和拳这支力量可以被利用,于是建议满清朝廷:义和拳是民团的一种,不如改称义和团,义和团由此出现。

义和团起源于山东冠县哪里(痛失山东教案义和团)(5)

义和拳的出现本身就是清帝国已经走到亡国边缘的明证,民间出现义和团这类的准军事组织,而中央政府只能听之任之,中央的社会组织能力严重下降,只能依靠地方自治来代偿。

由于义和团的口号是扶清灭洋,这立刻让精明的清廷统治者认识到:民粹可用也。

于是,清廷统治者引义和团入北京,而在慈禧太后因宫廷政治斗争与西方列强闹得不可开交时,也自然而然地将义和团拉出去当炮灰。

而在不得不向外国人纳投名状的时候,又毫不犹豫地将屠刀伸向义和团。

组成义和团的大多是山东直隶地区最穷苦的农民,他们既没有知识也没有资源,只有最朴素的爱国热情,他们将这种热情以一种最暴烈的方式展现出来,但是,他们缺乏组织性,没有明确的行动纲领,他们注定失败。

义和团试图以“刀枪不入”等方式战胜西方现代化军队的做法确实显得十分愚昧,这让很多人将义和团运动说成一出闹剧,这种说法倒也不能说绝对错误,但是,我们至少应该记住义和团,一群没有多少文化,却靠最朴素的爱国热情集结起来的人,一群以拳头对抗枪炮的人。

我们同时应该记住的是,什么造成了义和团的出现?

让义和团出现在齐鲁大地上的是越发凶残列强与愈发软弱的清政府。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让列强更加肆无忌惮,山东人民不得不承受更加严重的剥削,但是列强之间也有分歧。

海国日本,想成为大英帝国,还差一个印度

当美国的舰队打开日本的大门,日本不得不睁眼看世界时,日本惊讶的发现了一个问题:自己与当时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竟然有不小的相似性。

日本与英国都是与亚欧大陆隔海相望的岛国,英吉利海峡对面是欧洲大陆,而对马海峡对面是东亚大陆。

明白这一点后,日本立即开始效仿英国玩起了“大陆均衡”战略,但是日本面临的局面与英国不同,英国面前的欧洲大陆上,虽有多个强国,但这些强国都与英国体量相当,且并未形成单一强权,而日本面前只有两个大国:中国和俄国。且二者的体量都明显大于日本。

理论上讲,日本也可以玩大陆均衡,途径就是不断挑唆中俄两国对抗,但是体量上的差距造成中俄两国有一国崛起,日本的大陆均衡战略就玩不下去,更可怕的是,如果中俄两国都崛起,日本……

这种先天条件上的差距让日本很难真正成为亚洲的英国,但是日本并不这样认为,日本人认为,日本之所以不能向英国一样强大,根本原因在于:英国有印度,日本没有。

于是,日本要去寻找自己的印度了,谁会被其选中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日本也也没闲着,其利用自己与中国距离近的优势以商人为先导积极向山东渗透,至一战前,山东的日本商船数已经多于德国。

1902年,日本与英国结成英日同盟,这让日本在很多时候显得有恃无恐。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在欧洲与英法打得不可开交,无暇顾及亚洲,日本人梦寐以求的机会终于来了。

日本以英日同盟为由,向德国宣战,1914年8月15日,日本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命令德国德军解除武装,并将在中国的一切特利益交付给日本。

德国并未理睬日本所谓最后通牒,而这次机会日本等了多年,岂会因为德国不理睬就轻易放弃,日本迅速调集2万军队,在龙口上岸,横截莱州半岛为交战区域。

袁世凯领导的北洋政府认为无力战胜日本,于是下令,潍县车站以东为日德交战区域,以西为中立地。

但当时的日军岂会管这些事,日军迅速占领山东的铁路、矿山、并几次向山东增兵,并直接占领青岛,袁世凯照会日本公使以表示抗议,没想到日本人不但不听反而要求袁世凯签署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

“二十一条”规定,中国应该允许日本大量在中国开矿,修铁路,日本商人享有优先权,中国政府必须聘请日本人做顾问,中国军队必须向采购军械等。

面对咄咄逼人的日本人,袁世凯不敢硬碰硬,只能想办法拖延,最后在日本撤回了中国政府必须顾日本顾问的要求后,双方签订了《民约四条》。

义和团起源于山东冠县哪里(痛失山东教案义和团)(6)

虽然比原本的“二十一条”有所简化,但是日本仍然凭借《民约四条》堂而皇之的在山东扩张其势力。

一战后,中日两国都是战胜国,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此时,美国实力已经超过英国,正欲寻求一个机会在国际上获得更多话语权的机会,于是,威尔逊在巴黎和会前发表了其“公理战胜强权”的演说。

威尔逊的演说让中国人备受鼓舞,中国人坚信世界已经变了,公理真的战胜强权了。

但现实是残酷的,美国总统威尔逊为了维护美国的利益最终放弃维护中国利益,以中日双方事先签署条约为由,将德国在山东的利益让渡给了日本人。

中国外交家顾维钧等据理力争,但仍难以摆脱“弱国无外交”的困局,山东落入日本人之手。

但尽管如此,中国外交官们仍不放弃,他们先是拒绝在决议上签字,而后又在之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确定了山东的主权在中国,且山东执行门户开放政策,让列强之间相互制衡,这对于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人来说,已经是比较好的一种结果了。山东磕磕绊绊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抗日战争爆发后,虽然韩复榘丢下济南逃跑,但是整个抗战期间,山东遍地游击队,让日本侵略者寝食难安。

新中国成立后,山东作为人口大省,文化大省,经济大省,在中国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9年,中国第一艘自主研发的航母交付海军,命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

1919到2019,百年前中国外交官们孤独地向各国代表呐喊:中国不能失去山东,百年后的今天,山东舰巡游四海,保卫祖国海疆。

东海之滨,潮起潮落依旧,只是换了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