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央媒观豫丨瞧!卖大蒜之变——时隔23年,焦裕禄之子二次进京推销大蒜

“我又来北京推销咱河南杞县的大蒜。”4月26日,时隔23年,焦裕禄之子焦跃进第二次进京推介杞县大蒜。这次推介,一下子完成了三项签约。

央媒观豫丨瞧!卖大蒜之变——时隔23年,焦裕禄之子二次进京推销大蒜

面对着直播镜头侃侃而谈,回想起2000年,焦跃进直言自己是不得已进京推销。彼时,杞县大蒜“增产却不增销”“优质没有优价”,仓库里大蒜堆积如山,让他一度发愁。

这,可怎么办?作为原杞县县长的焦跃进,听说北京在办农产品展销会,他二话没说,拉着几包大蒜样品,就往北京奔。展销会上,他把大蒜摆放进了王府井的柜台里。担心现场没有人气,他一手抓着一把大蒜,主动叫卖开来。

一个“县长”,又是焦裕禄的后人,进京吆喝卖蒜。很快,媒体争相采访,京城掀起了一股“杞县大蒜热”。“我没有任何策划,当时就想着把咱杞县大蒜的牌子打出去,没想到,一下子被100多家媒体报道了。”他回到县里没多久,库存的大蒜竟一售而空。

“现在,一颗颗大蒜变成群众的‘金蒜头’!”当地早就与大蒜“烂市”的行情告别,现在大蒜产业成了农民增收、富民强县的大产业,他打开话匣,“杞县有300余个大蒜生产专业村,蒜农每亩地年收入超5000元,每个蒜季每名务工人员可收入上万元。”

23年来,杞县大蒜种植面积由40万亩扩大到70万亩,年产量已达90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县域第一位,大蒜产业总产值达242亿元。“规模做大了,面对市场波动,我们也不怕了!为啥?我们有大型现代冷库集群,年贮藏能力超100万吨,啥时候行情好啥时候卖,收入也稳得很。”

“现在我们的大蒜从‘论吨称’到‘论克卖’!”他介绍,大蒜被制成蒜片、蒜粉、蒜泥、蒜粒、腊八蒜、糖醋蒜、黑蒜……当地还请专家帮忙,研发了大蒜精油、黑蒜酒等,“全县的深加工能力超过40万吨,接近所有产量的一半了!前些年卖一柜大蒜利润2000元左右,深加工后利润可达到两万元,直接翻十倍!”

“这些年,我们掌握了大蒜‘话语权’,不仅产大蒜,还卖起全国的大蒜!”他如数家珍,杞县大蒜拥有近30个交易市场,年均交易量达200多万吨,占全国主产区交易量的1/3。大蒜还“闯”到了国外,出口量达50万吨,被端上了中东、欧盟、东南亚、南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餐桌。

央媒观豫丨瞧!卖大蒜之变——时隔23年,焦裕禄之子二次进京推销大蒜

“瞧!大蒜的吆喝方式也变了,我们再也不用背着大蒜线下吆喝了。”他拿出手机,给记者展示电商销售、直播带货的图片,仅去年网络卖大蒜销量就达14.5万吨,交易额超9亿元,“现在赶上互联网快车道,昔日‘愁卖’的大蒜成了香饽饽,如今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又被评为全国地理标志产品。”

“我父亲带着兰考的群众征服了自然灾害,解决了温饱问题,得到了人民很高的评价。他当年是‘治穷’,我的任务是给咱农民‘致富’!”已经退休的焦跃进谈及自己的目标——这一回,带着大蒜二次进京吆喝,想让杞县大蒜“响当当”,让蒜农腰包“满当当”。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章正 王胜昔 通讯员 邓白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