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试用期被辞退了怎么办(试用期被辞退要赔钱吗)

如果单位在试用期没有原因就解除劳动合同(辞退员工),是违反了我国法律规定的(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应当承担相应责任,甚至需要支付经济赔偿金。

第一,如果确定用人单位确无法定理由就与试用期劳动者解除合同,应当承担责任。

(一)无故辞退员工的行为应被责令改正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如果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劳动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

(三)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赔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规定支付赔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依照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第四十七条)的2倍支付赔偿金。

经济补偿如何计算(赔偿金等于以下补偿标准的两倍):

工作年限每满1年按1个月工资的标准计算;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按半个月工资标准支付。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此处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二,试用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明确规定。

(一)劳动者存在过失性辞退的情形(6种之一)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这需要用人单位提供证据予以证明,关于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这条,对于试用期的规定也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期限,如果试用期的规定超出了法定期限,超过部分也是无效的。

也就是说法律规定只有1个月试用期,单位规定了2个月,超出的1个月是无效的,应以法定的最长试用期1个月为准。试用期满后仍未办理劳动者转正手续,则不能认为还处在试用期间,用人单位不能以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二)劳动者无过失性辞退情形(2种情形之一)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用人单位以前述两种情形解除合同的,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

除了以上8种规定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此外,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第三,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相互磨合的阶段,双方均有权利义务。

(一)符合法定情形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正如前文所述)

(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三)为了避免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对于试用期限,有明确规定。

1、不得约定试用期的情形

非全日制用工;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

2、对试用期期限的规定

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3、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4、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试用期是双方互相选择的过程,为了避免纠纷,建议劳动者学会留取证据,确因单位无故解除合同,应当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优秀作者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欣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