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英格兰货币制度的形成

英格兰货币制度的形成

文|阿明

编辑|地缘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英格兰的货币制度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最早的货币是原始的物。原始的物,比如贝壳、兽皮、羽毛、牛角等。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开始用一些自然物来充当一般等价物。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货币逐渐成为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交换手段,并为后来货币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英格兰货币制度的形成

中世纪的货币没有固定面额、不能无限流通、必须以贵金属为发行本位币的国家制度。

由于英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中央政府力量薄弱,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统一,因此其货币制度长期处于混乱状态。

从15世纪初开始,英格兰先后经历了三次大变革:首先是统一了铸币权,在英格兰建立起统一的铸币制度;其次是确立金本位制度,在英格兰确立金本位制后,其他欧洲国家纷纷仿效;最后是英镑成为世界货币并为英国经济服务。

作为世界上最早使用英镑作为流通货币和货币制度的国家,英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是以英镑为本位币。

英格兰货币制度的形成

英格兰的货币制度是一个由国家权力强制实施的制度

英格兰的货币制度是国家权力强制实施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英格兰的货币制度完全是一个国家权力强制实施的结果。

首先,英格兰的货币制度是在特定时期特定背景下,由政府权力强制实施的结果,而不是自发形成的制度。

例如,中世纪时期,英格兰国王对铸币权、铸币税收益等事项进行了有效管理,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英格兰货币制度。

其次,从英格兰货币制度形成的过程看,这一过程也是由政府权力强制实施的过程。

英格兰货币制度的形成

例如,13世纪末14世纪初,英格兰国王亨利一世为确立中央银行地位,削弱地方封建主对货币铸币铸造的控制、控制铸币权等权力进行了改革。

亨利一世采用金本位制与贵金属货币并行的办法解决了金银比价不稳定的问题;亨利二世采取金、银两种本位币并存的办法解决了银行券流通困难的问题;亨利三世以国家权力为后盾,强制英格兰铸币当局提高银两铸造率与银本位币币值稳定性;亨利四世以法律形式确定了英格兰银行独立经营和自主铸币、自主发行纸币。

英格兰银行独立经营和自主发行纸币

英格兰银行的建立和运行标志着英格兰货币制度的形成,而英格兰银行的运行又与王室权力密切相关。

早在1230年,亨利一世就建立了英格兰银行。当时,由于王权衰落、王国财政困难等原因,英格兰银行没有独立经营、自主发行纸币的权力。

英格兰货币制度的形成

1227年,亨利三世在颁布《大宪章》时,要求英格兰银行必须保证国王及其王室的用款需要。但是,在亨利四世时期,英格兰银行却有了完全自主发行纸币的权力。

亨利四世颁布《大宪章》时,规定英格兰银行必须完全独立于王室和教会之外。

为此,亨利四世不仅废除了《大宪章》中限制王权和教会权力的条款,而且还建立了英格兰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制度。

1274年,亨利四世颁布《大法官令》规定:“英格兰银行的全部工作和职责必须由国王自行管理;其铸造金币和银币必须由中央造币厂(或铸币局)负责;其铸币数量和成色必须由中央造币厂(或铸币局)监督。”

英格兰货币制度的形成

1275年,亨利四世颁布《关于特许银行的法令》规定:“特许银行应当自己铸造银币。”由此可见,英格兰银行的创立和运行都是亨利四世以法律形式确定的。

在英格兰货币制度形成过程中,亨利四世所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他不仅建立了中央银行制度,而且还为英格兰货币制度奠定了基础。同时,亨利四世还以法律形式确定了英格兰国王对货币铸币铸造的绝对控制权。

英格兰国家的货币制度是由市场自发作用形成的

在英格兰国家形成的过程中,英格兰国家权力的强制实施和市场机制自发作用对英格兰国家货币制度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英格兰国家形成的过程中,英国的封建贵族是最大的受益者。

英格兰货币制度的形成

从13世纪起,随着英国封建贵族对国王的人身依附关系越来越弱,他们有机会取得越来越多的财富,从而有可能把手中的财富变成货币,再投资到英格兰国家。

在封建贵族积累了大量财富之后,他们没有必要像中世纪欧洲其他一些封建国家那样,把自己变成一个贵族庄园,而是有可能走出庄园、走出英国、走向世界。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英国就产生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资产阶级。到了15世纪末16世纪初,英格兰已经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

英格兰国家形成的过程

因此,英格兰国家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封建贵族财富积累的过程。由于货币是用来进行交换的一种工具,英格兰国家就可以通过发行货币来筹集更多的资金,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英格兰货币制度的形成

从14世纪起,随着英国封建贵族对国王人身依附关系的逐渐减弱和国家权力的日益加强,他们开始把手中掌握的大量财富用来购买土地、雇佣农民或进行投资。

但是,英国封建贵族在购买土地和雇佣农民时一般都要接受国王和教会的双重监督,因此他们都非常注意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英格兰国家权力的强制实施

英国封建贵族并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下去。从13世纪起,随着英格兰国家权力的不断加强,国王的权力也越来越大,通过国王可以征收赋税和征税,从而获取更多财富。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同时也为了实现对其他民族的统治,国王就把英格兰国家的经济权力与政治权力相结合起来。

英格兰货币制度的形成

这样,随着英国封建贵族不断地获取更多的财富,同时也促进了英格兰国家力量不断地强大起来。在这样一个历史过程中,英格兰国家货币制度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市场机制自发作用

当封建贵族积累了大量财富之后,他们就可以通过买卖土地或者是购买人口等方式获得更多的财富。

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发挥,使得英国社会出现了一个新的阶层——资产阶级,他们有机会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为英格兰国家货币制度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在英格兰国家形成之前,英国的货币制度存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英格兰国家形成之后,新的货币制度又被不断地完善,从而使得英格兰国家货币制度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英格兰货币制度的形成

市场机制自发作用发挥作用对英格兰国家货币制度形成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巨大和深远的,是英国国家货币制度成功形成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英格兰国家的货币制度

英格兰国家的货币制度虽然没有被法律规定为法定货币,但却是以国家名义发行的纸币,因而对英镑的广泛流通和世界货币地位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英镑是以英格兰国家的名义发行的,所以英镑可以不受国家法律限制,可以自由兑换成各国货币,这就为英镑在国际间广泛流通和成为世界最大流通货币奠定了基础。

到20世纪初,英国流通的纸币中有93%是英镑。而这些纸币中又有77%是以英格兰国家名义发行的。

英格兰货币制度的形成

可以说,没有英格兰国家的货币制度和英格兰国家法律对英镑成为世界最大流通货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英镑的国际化

由于英镑是以英格兰国家的名义发行的,所以英国在国际上有广泛的信誉,在国际间流通的英镑数量很大。

从18世纪70年代起,英国就经常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输出英镑。

1877年,英国用它在美国收购了100万英磅的棉花;到1881年,它又向美国出口了价值340万美元的棉花。1900年,英国输出给美国的英镑就达1400万英镑之多。

英格兰货币制度的形成

这就说明,即使在国际间也有大量英格兰国家的货币在流通。英镑是国际间广泛流通、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货币,这就为英镑成为世界上最大流通货币奠定了基础。

结语

英格兰货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既有国家权力强制实施的因素,也有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因素,在这一过程中,英国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

我们认为,英国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引导和推动作用,是英国货币制度形成与发展的推动者和引导者。而市场机制则是在政府引导下自发产生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