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不露声色 辅政北周

杨忠与独孤信从西魏到北周都一直是战场上患难生死的兄弟,两人的交情好到恨不得把自己最好的子女跟对方子女成亲。从这个意义上说,杨坚娶独孤伽罗为妻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实际上他们更是两情相悦的。杨坚与独孤伽罗首次见面就互相一见钟情。独孤伽罗肢体窈窕、美若天仙,杨坚仪表轩昂、玉树临风,两人互相喜欢。因此他们联姻虽有父亲包办的成分,但还是两厢情愿的。

不露声色 辅政北周

独孤伽罗和杨坚

北周武帝天和三年(568年),杨忠去世,杨坚袭爵成为隋国公。杨忠去世前,北周的大权实际掌握在权臣宇文护的手中,这个宇文护是开国皇帝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泰去世时太子年幼,于是遗命让宇文护辅佐少主,没想到宇文护却把少主干掉,另立傀儡,自己独揽大权。当时的皇帝周武帝虽然是宇文护扶植的,却不甘于傀儡地位,不断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夺回权力,两派之间暗潮汹涌。宇文护看中杨坚的才能,便向他示好,想要拉拢他。这时,宇文护的势力占绝对优势,如果换个缺乏政治远见的人,一定会兴高采烈地投入宇文护的怀抱,但杨忠、杨坚父子并非常人,杨忠遗言告诫杨坚说“两姑之间难为妇”,杨坚因此在皇帝与权臣间严守中立。杨坚严拒了宇文护的拉拢,引起宇文护的极端仇视,多次想暗杀杨坚,幸亏大将侯伏、侯万寿兄弟替他说情,才免于一死。

不露声色 辅政北周

杨忠和独孤信

事实证明了杨氏父子的政治嗅觉是多么敏锐。杨忠去世后第四年,周武帝发动宫廷政变,暗杀了宇文护,将其党羽一网打尽,幸亏当初杨坚没受宇文护的拉拢,不然定没命了。这场政变实际上是很冒险的,当时周武帝的势力并不强,只是实在受不了压迫才铤而走险,不料竟成功了。 这也是由于宇文护不得人心,他在世时还能压住场面,他刚被暗杀,那些中立派就全跑到皇帝那里去了。皇帝派实力暴涨,宇文护的党羽群龙无首,自然无法回天。

皇帝虽然夺回了政权,但由于其本身的心腹并不多,故而不得不大力拉拢那些原来的中立派,这就给了杨坚很好的发展机会。政变后的第二年,周武帝为自己的太子娶了杨坚的大女儿杨丽华当太子妃。太子是未来的皇帝,杨坚成了未来的国丈,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杨坚虽然深得武帝宇文邕器重,但他根本瞧不起宇文邕,不把武帝放在眼里。不过,他羽翼未丰,不敢有所表示,只是心中暗暗地盘算,偷偷地培植自己的势力。

不露声色 辅政北周

杨坚

一些精明的大臣觉察出杨坚图谋不轨。齐王宇文宪奏告武帝:“普六茹坚相貌非同寻常,臣每次见到他,总感到浑身不自在。此人恐不是久居人下者,请尽早把他除掉!”武帝大怒,道:“必天命有在,将若之何!”内史王轨也奏言杨坚有歹相,但也没有引起武帝的重视。杨坚听说宇文宪、王轨等奏劾他图谋不轨,并没有胆怯,只是更加隐秘地做夺权的准备。

周武帝虽非庸才,但杨坚却棋高一筹,因此周武帝被杨坚的假象所迷惑,加上武帝此时的精力都用在攻伐北齐上,对杨坚也无暇留心考察。

建德四年(575年),杨坚34岁,武帝下诏伐齐。北周出动水步18万大军,武帝亲率六万士卒直趋河阴(今河南孟津),杨坚奉命率领水军三万,顺黄河东下。起初,进军较为顺利,攻取了一些州县。但在攻打淖城(今河南孟津)时受阻,围攻了二十多天也没攻克。武帝心急如焚,病倒了,大军不得不西撤。第二年十月,武帝再次御驾亲征,14万多兵马分为左三军、右三军和前军,杨坚统领右三军中的一军。这次出兵,大获全胜,灭亡北齐,统一了北部中国。

不露声色 辅政北周

独孤信和杨忠

杨坚以功进位柱国,出任定州总管,随即转为亳州总管。不久,武帝驾崩,皇太子宇文赟即位,也就是宣帝。宣帝立杨坚的女儿杨丽华为皇后,父以女贵,杨坚被拜为上柱国、大司马。第二年,转为大后丞、右司武。遇到宣帝外出的时候,便由杨坚处理日常政务。

年轻的宣帝是个昏君,荒淫无道。武帝尸骨未寒,他便把父皇的宫人全部接收过来,供他发泄兽欲。忠直的大臣诛杀,奸佞小人却受到重用。他做皇帝的第二年,禅位于七岁的皇太子宇文阐,也就是静帝,自己称“天元皇帝”,做太上皇去了。不过,宣帝并没有放弃权力。北周王朝在他的统治下迅速走向黑暗。

正觊觎着皇位的杨坚心中暗喜,他抓住时机,积极准备取代周室的工作。

不露声色 辅政北周

独孤伽罗和杨坚

一次,杨坚与好友宇文庆谈论时局,杨坚道:“天元皇帝没什么德政,看相貌也不会长寿。加上法令繁多而严苛,整天沉湎于声色中,我看皇上的统治维持不了多久。宇文宗室诸王各就封国,既不能有效地控制地方,朝廷内也失去亲信。像这种局面,一旦天下有事,局势将不可收拾。”接着,他又对掌握实权的地方势力做了分析:“安阳太守尉迟迥是皇亲国戚,声望素著,若天下有变,他必首先起来作乱,但此人才智平庸,子弟也多轻浮,且贪财好利,对部下不事拉拢,肯定成不了大事。驻守郧州的司马消难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若有机会,肯定会发难,不过此人轻薄,缺少智谋,也不足为虑,至多失败后投奔江南。益州易守难攻,总管王谦却是个蠢材,没有什么心计,即使受人唆使而作乱,也成不了气候。”

杨坚料定北周的统治即将结束,对他取代周后如何应付可能出现的动乱局面有了充分的准备。

周宣帝虽然是个昏君,但对杨坚图谋不轨也略有觉察。他有四个宠妃,并立为皇后。四个皇后争宠,互相诋毁。宣帝对杨丽华皇后最为不满,动辄骂道:“朕要诛灭你家族!”有一次,他宣召杨坚进宫,吩咐身边的卫士:“若他表情有异,就立即把他杀掉!”杨坚入宫,神情自若,于是宣帝又怀疑起自己的判断力来了:是不是自己搞错了,杨坚果真有二心吗?他拿不定主意,便放过了杨坚。

不露声色 辅政北周

周宣帝

尽管杨坚表面上不露声色,但心中对宣帝的猜忌甚感不安,他权衡再三,决定暂时离开朝廷,到地方上避避风头。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同窗好友郑译。郑译是个见风使舵的无耻小人,善于阿谀奉承,深得宣帝欢心。但他明白,北周气数已尽,杨坚迟早是要夺权的,遂表面上信誓旦旦地效忠宣帝,背地里却投靠了杨坚。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宣帝心血来潮,要南征,郑译乘机推荐杨坚为扬州总管。

大军未发,宣帝就病倒了,宣召大臣刘昉、颜之仪进宫,欲托以后事。两人到时,宣帝已不能说话。静帝宇文阐年方八岁,乳臭未干。刘昉是个很识时务的人,他知道宣帝一死,宇文阐是无法控制杨坚的。为了自己的前程,刘昉下定决心投靠杨坚。他找来郑译,两人一同草拟了一个假诏,声称宣帝遗嘱杨坚辅政。然后,刘昉去找杨坚,杨坚还有顾虑,刘昉道:“你要愿意就赶快答应。若不愿意,那我就自己去做。”杨坚遂答应下来。

不露声色 辅政北周

刘昉

但是,当刘昉拿着假诏要颜之仪签字时,颜之仪却断然拒绝,说诏书有诈。于是,刘昉便强行替他签了字。不久,宣帝驾崩,刘昉、郑译秘不发丧,把假诏颁发,任命杨坚都督中外诸军事,总理朝政。杨坚接管了权力后,他们才公布了宣帝的死讯。此时,宣帝已经死去三天了。刘昉、郑译把杨坚扶上辅政大臣的地位后,建议杨坚任大冢宰,郑译做大司马,刘昉为小冢宰,三人共掌朝政。杨坚不愿让他们分割自己的权力,在亲信李德林等人的支持下,拒绝了他们的建议。经过周密策划,杨坚出任左大丞相,任命郑译为相府长史,刘昉为相府司马,把他们二人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至此杨坚已基本上控制了朝政。然而,杨坚虽然成为北周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但要代周自立,还需花一番工夫。

首先是培植自己的心腹党羽。郑译、刘昉仅会阿谀奉承,没什么才干,一心牟取私利,不肯死心塌地地为杨坚效力。他们在要求做大司马、小冢宰的愿望被拒绝后,心中颇为不满。靠他们这号人是不行的,必须另外物色人选。

不露声色 辅政北周

郑译

杨坚费尽心机,网罗得力干将。高颎便是其中的一个。高颎,又名敏,字玄昭,自称系渤海蓓县(今河北景县)人,聪明机智,才华出众。杨坚看中了他,派人与他面谈,他欣然应允,愿举家以事杨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杨坚大喜,委任他为相府司隶,颇为倚重。

经过一番努力,杨坚网罗了一批有真才实学且死心塌地愿为其效力的心腹。有了一批党羽后,杨坚便开始行动了。

当朝天子静帝的叔父宇文赞官居上柱国、右大丞相,与杨坚平起平坐。杨坚让刘昉去劝他回家,不要过问朝政,骗他说以后让他做皇帝。宇文赞是个不满20岁的年轻人,刘昉天花乱坠的一番话,竟把他说动了,高高兴兴地回家等着做皇帝去了。

不露声色 辅政北周

元胄

但是,在对付几个藩王上,杨坚却颇费周折。

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迪,都是宇文泰的儿子,身居王位,握有重兵。杨坚知道,他们是不会坐视自己代周而立的。还在宣帝死讯未公布时,杨坚便假借千金公主出嫁突厥的名义,召他们入京。一个月后,五王到了长安,被收缴了兵符。这时,五王才知道中计了。

诚如杨坚从前分析的那样,尉迟迥在相州(今河南安阳)起兵,传檄天下,讨伐杨坚。王谦、司马消难等纷纷响应。杨坚命大将韦孝宽出击尉迟迥,梁睿出击王谦,王谊出击司马消难。京师长安城中,五王也蠢蠢欲动。杨坚陷于危险的境地。

不露声色 辅政北周

尉迟迥

派去出击尉迟迥的韦孝宽,率军进至河阳(今河南孟县)便停了下来,没人敢再前进一步。传言梁士彦、宇文忻、崔宏度等将校收受了尉迟迥的贿赂。形势危急,需派一名既忠心耿耿又有魄力的人去做监军。杨坚挑选了大臣崔仲方,崔仲方以老父在尉迟迥的占领地为由拒绝。杨坚又想到了郑译、刘昉,但郑译说他有老母在堂,刘昉说他没有带过兵。杨坚犯难了。这时,高颎自告奋勇,甘负重任。杨坚欣然同意。高颎到达前线后,调整战术,督军进攻,大败尉迟迥。王谦、司马消难也被梁睿、王谊击败。消息传到长安,杨坚大为亢奋。

五王听说尉迟迥等兵败,大惊,为了宇文氏的江山,他们决定铤而走险,刺杀杨坚。经过一番密谋,一个刺杀计划敲定了:由赵王宇文招出面,宴请杨坚,周围埋伏刀斧手:把杨坚的随从挡在门外,只让他一人入内;席间,字文招的儿子送瓜上来,拿刀切瓜时刺杀杨坚。一切准备就绪,宇文招开始行动。

杨坚对于五王的警惕不足,觉得已经收缴了他们的兵符,解除了他们的兵权,量他们也没什么作为了,见宇文招有请,遂带着杨弘、元胄等几个随员前往。到了赵王府邸,随从都被挡在门外,杨弘和元胄硬闯了进去。元胄进去一看就知道苗头不对,便对杨坚道:“相府有事,丞相不宜久留!”“我与丞相说话,你插什么言!”宇文招斥责元胄,喝令他退下。

不露声色 辅政北周

高颎

元胄两眼圆睁,不但不退,反而提刀上前保护杨坚。宇文招不敢动强,问过元胄姓名,道:“你过去不是在齐王手下做事吗?真是一个壮士!”赐给元胄一杯酒,说:“我哪有什么恶意,你何必如此紧张?”说完,装作呕吐,欲离开座位,被元胄强行扶回座位上。宇文招几次想离开,都被元胄“劝”止。宇文招又说口渴,元胄便让人送来水让他在座位上喝。宇文招被置于元胄的威胁下,他手下的人也不敢轻举妄动。这时,滕王宇文迪来到,乘杨坚出门迎接,元胄在他耳边说:“苗头不对,赶快离开这里!”

杨坚估计风险不大,便说道:“他没有兵马,能干什么?”

“兵马本来就是他们的,只要他们先下手干掉丞相,一切就都完了。”元胄道,“不是我怕死,因为我死了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然而杨坚不但没有走,并且镇静地回到席上坐下。

元胄听到后堂有披挂盔甲的声音,急了,上前对杨坚说:“相府的事那么多,丞相怎么这样,老坐着不走?”说完,拉着杨坚就走。宇文招快步追出来,元胄堵在门口,等杨坚出了府邸大门,他才紧走几步赶上。

杨坚回到了相府,以谋反的罪名杀了宇文招。就这样,杨坚彻底击败了反对派。

不露声色 辅政北周

杨坚

不久,杨坚以静帝的名义下诏,任命自己为大丞相,废除左、右大丞相,免得有人利用二相并立的条件与自己分庭抗礼。两个月后,静帝颁诏,盛赞杨坚功德,进位相国,以20郡之地封杨坚为随王,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位在诸侯王之上。杨坚假意谦让了一番,最后,除了减去十郡封地外,其他全部接受了。

为了削弱宇文氏的影响,杨坚下令废除所有对汉人的赐姓,令各复本姓。这一命令得到了汉人的普遍拥护。不久,在杨坚的授意下,静帝又颁诏:杨坚的王冕为十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坐金银车,驾六马,享用八佾乐舞。杨坚假意辞让,前后三次,才无可奈何般地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