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毛主席临终前接见叶剑英,在其手背点了几下,留下了无声的遗嘱

1976年对于我国来说,是最特殊也是最悲痛的一年,这一年的年初,敬爱的周总理永远地离我们而去,此后不到半年的时间,朱总司令也因病逝世,甚至于伟大领袖毛主席,其身体也饱受风霜,经常罹患各种病症。

毛主席临终前接见叶剑英,在其手背点了几下,留下了无声的遗嘱

实际上,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毛主席的身体就一直不是很好,当时毛主席还常跟秘书谈起“73、84,阎王不请自己去”的民谚,75岁的时候,毛主席患了一次重感冒,头痛咳嗽,为此,毛主席还慢慢戒掉了抽烟的习惯。

而到了1975年11月以后,毛主席的病情又变得更加严重,且开始出现反复的症状,由于不断的咳嗽,毛主席甚至不能在床上平卧而眠,只能倚坐在卧室的沙发上睡觉。

毛主席临终前接见叶剑英,在其手背点了几下,留下了无声的遗嘱

1976年7月6日,毛主席的病情开始急剧加重,在生命弥留之际,叶剑英等政治局的委员们排着队来到毛主席的病榻前,同毛主席做最后的诀别,就在这个时候,毛主席忽然双目微睁,用手指在叶剑英的手背上轻轻动了几下,留下了一份“无声的遗嘱”。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要在叶剑英元帅的手背上抖动手指?毛主席究竟想要交代什么?叶帅又是否领会了毛主席是什么意思了呢?

毛主席临终前接见叶剑英,在其手背点了几下,留下了无声的遗嘱

晚年的毛主席,身体状况其实一直不算太好,由于常年抽烟,再加上工作强度过大,毛主席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毛主席平生并无太多特殊嗜好,唯有抽烟成瘾,不管做什么事,毛主席总喜欢在手里夹支烟,尤其是看文件、写书的时候,毛主席往往一抽就是二三支,手里的香烟不间断的燃烧。

由于跟香烟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毛主席还练出了一些独有的抽烟技巧,除了抽烟和看书以外,毛主席还非常喜欢游泳,在游泳的时候,毛主席还能做到一边神态自若地用脚踩水,一边含着烟卷,甚至可以仰卧在水面上,直到把烟抽完。

毛主席临终前接见叶剑英,在其手背点了几下,留下了无声的遗嘱

只不过随着毛主席的年龄渐大,香烟对毛主席身体的伤害也越来越明显,为了减轻烟卷对毛主席身体的伤害,当时李先念还从四川什邡卷烟厂购置了一批特制雪茄烟,这种雪茄可以解烟瘾,又不会咳嗽,毛主席试过感觉不错,此后就一直抽这种雪茄。

但是,香烟毕竟有害身体健康,即使技术人员用尽一切办法将有害物质降到最低,可还是无法完全阻止其对人体的侵蚀,到1974年以后,毛主席终于下定决定戒掉抽烟的习惯,实在想抽时,毛主席就拿出一支烟在鼻子前闻一闻,但坚决不会再抽。

毛主席临终前接见叶剑英,在其手背点了几下,留下了无声的遗嘱

而到了1976年以后,毛主席的病情又进一步加剧,由于胃口变差,食量减少,导致抵抗力不断下滑,当时毛主席甚至出现了心肌梗塞的现象,偶尔还会有昏迷的现象,医护人员不敢疏忽,开始日夜为毛主席检查和诊治。

在这段时间,政治局的委员们纷纷赶来探望毛主席,这其中还包括了毛主席曾经的亲密战友叶剑英元帅。

毛主席临终前接见叶剑英,在其手背点了几下,留下了无声的遗嘱

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建国以后,毛主席始终将叶帅视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毛主席曾评价叶帅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并对其在长征期间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其“救了党,救了红军,救了我们这些人”。

而叶帅实际行动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1922年陈炯明叛变,叶帅第一时间保住了孙中山先生,为革命留下了希望的火种。

1927年4月,蒋介石发起政变,叶帅冒着生命危险通电反蒋,随后又在外部环境极为艰难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加入我党,正式踏足真正救国救民的革命征途,是什么力量推动着叶帅几十年如一日地为祖国、为人民竭忠尽智?或许就像他的诗中所说:“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毛主席临终前接见叶剑英,在其手背点了几下,留下了无声的遗嘱

而在加入我党后,叶帅贡献更多,南昌起义时,叶帅对起义的各项事宜做了全面且系统的盘查,保证了起义的顺利进行。

长征开始后,叶帅又在第一时间发现了张国焘的阴谋,并冒险将消息报告给了毛主席,这才使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得以脱离险境,正是因为这些卓越的功绩,毛主席后来才会不吝称赞叶帅说:

叶剑英同志在关键的时候是立了大功的。如果没有他,就没有这个了。他救了党,救了红军,救了我们这些人。

毛主席临终前接见叶剑英,在其手背点了几下,留下了无声的遗嘱

而更让毛主席满意的是,叶帅是当时军中罕见的知识分子,叶帅上过中学,也在云南讲武堂学习过,因此,毛主席在开会时引用的很多古今名言,叶帅立刻就能明白,能文能武,这也让叶帅成了毛主席心中当之无愧的“帅才”。

毛主席临终前接见叶剑英,在其手背点了几下,留下了无声的遗嘱

建国后,毛主席又将叶帅分配到至关重要的位置上,让其主持军委的日常工作,由于成绩突出,不久之后叶帅又当选了副主席,后来邓公从江西返回北京,重新主持工作,叶帅又多次协助邓公的日常工作,正因如此,邓公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上手各项工作。

对于叶帅而言,毛主席不仅仅只是自己革命道路上的引路人,更是自己的“伯乐”,毛主席的识人之明以及对叶帅的充分信任,让叶帅得以将自己真正的价值完全发挥出来,也正因如此,得知毛主席病重后,叶帅立刻赶来探望。

毛主席临终前接见叶剑英,在其手背点了几下,留下了无声的遗嘱

1976年7月6日,叶剑英元帅与其他政治局委员们一起来到毛主席的病榻前探望,当时毛主席双目紧闭,平静地躺在床上,但当叶帅走过来时,毛主席突然双目微睁,然后用轻轻地挥动手臂,似乎是想让叶帅靠近一点。

但当时叶帅正处于极度悲伤的状态,并未注意到毛主席的这一微弱的举动,好在当时毛主席身边的一位医护人员发现了毛主席的动作,并及时的告知了叶帅,叶帅这才急匆匆赶回毛主席的病榻前。

毛主席临终前接见叶剑英,在其手背点了几下,留下了无声的遗嘱

来到毛主席身边后,叶帅立刻弯下腰,侧耳聆听毛主席的嘱咐,但当时毛主席已经虚弱到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其嘴唇微微动了几下,但始终没有吐出一个字来,最后毛主席只好在叶剑英的手背上轻轻动了几下,留下了一份“无声的遗嘱”。

对于毛主席的这份嘱托,叶剑英元帅一时陷入了沉思,从离开病房的那一刻开始,叶帅就开始思索毛主席究竟是何意,虽然毛主席的真实用意目前已无从考证,但叶帅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还是从中窥探到了一二。

毛主席临终前接见叶剑英,在其手背点了几下,留下了无声的遗嘱

1976年的时候,叶帅正任职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多大事都需要叶帅亲自审批,考虑到这一层,叶帅顿时心里有了眉目,对于毛主席而言,心里最放不下的莫过于祖国,在生命弥留之际,毛主席或许是想叮嘱叶帅,以后大事只能由他来做决定了,切不可在大事上犯糊涂,要对得起国家和人民。

毛主席临终前接见叶剑英,在其手背点了几下,留下了无声的遗嘱

领悟到这一层意思后,叶帅开始更加谨慎认真的对待工作,积极配合邓公开展各项工作,因为只有这样,叶帅才觉得对得起毛主席的信任与栽培,而最终叶帅也没有让党和国家失望,在他的带领下,我国不仅迈入了发展正轨,还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为我国日后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