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房产

京郊大南峪,如何成为乾隆曾孙奕绘之园寝所在地?

导语:京郊大南峪,如何成为乾隆曾孙奕绘之园寝所在地?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杨亦武

北京房山区青龙湖镇的上万村,有个叫大南峪的山坳,这里是大安山东南余脉之沟谷,背西向东,四面环山,东南一罅为出峪之口,峪谷东端接近峪口处,北岭顿开,一峪北延,这是大南峪的北峪。大南峪地处幽僻,颇具林泉之胜,峪中林木茂密,荫翳蔽日。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这是一处清雅绝尘之地:“春则野花吐秀,满谷幽香。夏则流水潺潺,垂竿可钓。秋则半山红叶,艳似春花。冬则积雪苍松,林挺琼树。”

如此一块宝地,竟被明代僧人宝珠禅师看中,先是结庵而居,后又创建佛寺,塑奉万佛。著名画家、散文家徐渭为他撰写寺碑。宝珠前往京城做了慈寿寺住持,后来归山,大南峪的佛寺改名天台寺。就这样,大南峪成为天台寺的庙产。

到了清代,这块宝地被乾隆帝的曾孙看中了,这个人叫奕绘,他的祖父是乾隆帝的五皇子永琪,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将五阿哥永琪写得风流绝代,原本在大清历史上不甚闻名的他,却在后世家喻户晓。永琪的第五子叫绵亿,降袭郡王,谥号荣恪。这位荣恪郡王娶了福晋王佳。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王佳在太平湖府邸生下奕绘。因为是皇家血脉,奕绘出生的第二年就被嘉庆帝赏二品顶戴,从此一路加官晋爵,受封贝勒,先后任管理正红旗觉罗学事务、授散序大臣、管理两翼宗学世务、镶红旗总族长、东陵守护大使、管理御书处及武英殿修书处领秘书监、正白旗汉军都统等职。

京郊大南峪,如何成为乾隆曾孙奕绘之园寝所在地?

奕绘

乾隆的这位曾孙更多地继承了曾祖父的血统,十二能诗,笃好风雅,博览群籍,诗词文章,闻名于世。他著有诗集《妙莲集》、词集《写春精舍词》、诗词合集《明善堂文集》。

他的两个夫人也擅长诗词。大夫人贺舍里妙华著有诗集《妙华集》,二夫人顾太清则是清代著名女文人,有《天游阁集》行于世。

京郊大南峪,如何成为乾隆曾孙奕绘之园寝所在地?

顾太清

道光十年(1830年)秋,奕绘正值壮年,大夫人贺舍里妙华不幸离世,仓促之间,奕绘只好把她的灵柩临时安置在樱桃园。这里是奕绘的父亲荣恪郡王绵亿的墓园,绵亿去世后葬在此处,地点就在今丰台区大灰厂村。

停灵樱桃园不是长久之计,需要尽快为贺舍里妙华选个墓地。四年后的二月二十二日,奕绘在樱桃园祭过亡父,一路南下,来到丘陵起伏的青龙湖地界,他一眼看种了清幽静雅的大南峪。奕绘做过东陵的守护大臣,对于风水颇为精通。在他的眼中,大南峪是一个风水宝地,奕绘走进大南峪与寺僧见面,在台寺中一宿而返。

九天后,奕绘再次来到大南峪,这次他带来两个人,一个是他的二夫人顾太清,另一个是他和太清的幼子载钊。他此行是为了争求顾太清的意见,顾太清果然非常满意。

促使奕绘如愿以偿的,则是天台寺的一段尘缘。天台寺所在的大南峪,不仅是一处风景极佳之地,而且环山多膏腴之壤,山麓亦多山柿板栗,所以天台寺僧向称“素丰”。入清以后,天台寺势衰,寺僧苦于地方豪强侵夺地界,不得已把该寺献给北京法源寺,作为法源寺下院,企图借法源寺的势力与豪强抗争,但是天台寺并未因此而改变横遭侵夺的厄运,万般无奈之下,寺僧另做打算,正要找块别处的土地和大南峪对换,以离开这块是非之地。奕绘爱大南峪山奇谷幽,与寺僧一拍即合,谈成了这笔交易。

奕绘在大兴采育有两千亩良田,这块地的面积相当于大南峪的三倍有余,用这块地换大南峪,寺僧当然愿意。奕绘与寺僧谈妥,便叫府中护卫阿禅泰办理交接手续。奕绘喜诗,这位浪漫王孙连地契也写成诗。五月初一,他把换地诗券交给法源寺存档,算是换地的契约凭证。

大南峪易主,奕绘叫阿禅泰、鄂克陀在大南峪东头的影壁山建了一座碑亭,把自己起草的诗稿刻成石碑,提名《买山缘起碑》,立在建好的碑亭中。

大南峪易地成交后,奕绘奏请道光帝,要求预支官俸营建陵园。道光帝预支他十年俸银二万七千两,要他二十年内扣还户部。

诸事如愿,奕绘向道光帝请假,率府中护卫阿禅泰、鄂克陀亲临大南峪勘察地势,做营建陵园的准备。当年七月,大南峪陵园的营建工程启动,大南峪尽头地势颇高,原有佛塔一座,佛塔前为天台寺的大悲阁,奕绘命工匠把大悲阁拆除,首先在殿基上营建墓地,将大夫人贺舍里妙华安葬,这也是他日后的葬所。

京郊大南峪,如何成为乾隆曾孙奕绘之园寝所在地?

奕绘园寝门户——杨树关

道光十五年(1835年)春,奕绘开始大规模的园寝建设,全部工程由李祥包营,护卫阿禅泰、鄂克陀督工。同年五月,清风阁落成。道光十七年(1837年),杨树关、大槐宫、平安精舍、霏云馆等建筑依次落成。奕绘以诗人的浪漫,题大南峪十景。这十景分别是:杨树关、第一桥、霏云馆、清风阁、菜圃、牛羊砦、红叶庵、大槐宫、东坡小石城等。大南峪工程前后历时五年,共建大小房间六十四间,直到奕绘去世,工程仍未完全竣工。

京郊大南峪,如何成为乾隆曾孙奕绘之园寝所在地?

清风阁

奕绘经营大南峪的目的之一,乃是“欲消闲岁月于泉石林木之间”。大南峪虽是一处园寝建筑,却是以别墅风格建造的,从清风阁、霏云馆、红叶庵、大槐宫等宫室名称,不难看出大南峪建筑浓郁的古典别墅色彩。奕绘生前确以大南峪为别墅,他从开始经营大南峪,到去世后葬在此地,其间的四年,他每年都数次到大南峪休闲,少则数日,多则月余。

道光十五年五月二十五日,奕绘首临大南峪,宿清风阁,翌日晨登大南峪后山。此后他频住大南峪,与顾太清夫唱妇随,快意于清风阁、霏云馆之间,或静享田园之乐,或寄情于山水之间。房山的慈溪、孔水、大庆寺栗园旧址、背阴洞、孔水洞、王仙洞、玉室洞天、潜真洞,奕绘均曾与顾太清一游或数游。

京郊大南峪,如何成为乾隆曾孙奕绘之园寝所在地?

清风阁后的殿台

道光十七年清明,奕绘带着顾太清第五次来到大南峪,在霏云馆一住就是一个多月。这是他在大南峪逗留最长的一次。同年五月,大南峪杏儿成熟,奕绘来到大南峪采摘。他兴致勃勃地赶着两头毛驴驮着采下的杏儿回到北京,分别赠给各方亲友享用。

奕绘每临大南峪,必赋诗章,或记峪中生活情趣,或述其在房山的游览经历,他把这些诗作结集为《南谷樵唱》,诗人自注解释南谷:“谷即峪也。”自道光十五年五月第一次到大南峪小住,共留下诗歌三十七首,这些诗作真实地再现了奕绘在大南峪的寓居生活。

大南峪有山场田园六百余亩,山麓多果树,环山多沃壤,是奕绘生前着意经营的一处郊外庄园。奕绘命人在大南峪栽花植树,辟圃养畜,还让鄂克陀携家来此居住并管理山田事务。筑马厩、牛宫、井亭、瓜庐,又筑“东坡小石城”以防山洪毁田。

奕绘常用诗歌讲述田园之乐,如《南园杂咏十四截句》云:“古柏长松三百株,胡桃银杏收有余。山粮杏柿梨栗枣,牧政牛羊鸡犬猪。南圃晚晴蝴蝶飞,豇豆黄瓜雨后肥。”《杏秋》诗曰:“南山富花木,果熟各有时,夏至一阴生,杏秋即在兹。新麦正登场,瓜豆方缘篱,园丁服蓑笠,晴宜雨亦宜。”

奕绘将大南峪列为十景,其中“牛羊砦”、“菜圃”、“东坡小石城”都是田园景致。他写有《菜圃》:“逾坡南而东,榆棘藩小圃。露降晚菘肥,青虫飞不去。”

在融融的田园风情中,奕绘或流连山水,或吟咏作赋,度过了余生。奕绘最后一次居大南峪,是在其逝世前两个月的道光十八年(1838年)五月,这次他在大南峪居住了十多天。两个月后的七月初七,奕绘病死在北京太平湖府中,如愿葬在他所钟爱的大南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