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导语:

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遣郑和下西洋,开启了郑和波澜壮阔的后半生,也开启了后人对郑和下西洋目的的长达数百年的猜测。

由于史书上并没有留下朱棣决定下西洋的目的,致使后人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众说纷纭,这些猜测一直到公元1911年,一块石碑的出土,才逐渐揭开了这段历史的真正面纱。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首启航!前路未知的生死挑战

公元1402年,明成祖朱棣登基。公元1403年,朱棣谴尹庆出使古里等国。公元1405年,再次遣郑和西下出使西洋诸国,累计7次,访问了三十余国家,走了十余万里路程,时间跨度达28年之久,这便是我们所熟知的“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是是一次规模空前的系列海上探险之旅。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公元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出海)还要早近90年,且二者规模远远无法相比(哥伦布第一次出海仅船3只,水手90人)。

由于朱元璋的励精图治,明代初期的工业、农业等各方面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而朱棣登基仅用时3年,对民生的影响也较为轻微,这给郑和下西洋打下了良好的物质与经济基础。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据史料记载,郑和于公元1405年第一次下西洋,带领士卒共两万七千余名士卒,船只共62艘,从苏州的刘家港港口出发,开始了这一次前路未知的旅程。

出使的路并不是那么顺利,途径麻喏八歇国时,郑和的船队受到战乱的波及,登岸的船队人员被西王的士兵误伤,由于西王主动派遣使者向郑和请罪,郑和并没有决定如何处置,而是带领请罪的使者一同上路,交由明成祖朱棣定夺。

而途经旧港时,郑和打算招降当地海盗首领陈祖义,结果陈祖义诈降,反而袭击了郑和船队,虽然是伏击战,但陈祖义仍然被郑和击败。史料记载郑和船队杀敌五千余人,俘获船只7艘,生擒陈祖义。

历经他国战乱、海盗诈降等事件后,郑和带领西洋诸国的使臣,终于于公元1407年10月13日还朝,历时两年余四月。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前无古人的壮举,他带着朱棣的期许、同伴的信任,踏上这一条不知未来、不论生死的前路,这是一场生死挑战,而郑和赢了,他带领船队成功归来,还带回了属于他们的“战利品”。

据史料记载,郑和第一次下西洋,便到达了印度西海岸的古里。这次不算安全的出使,让郑和有了信心,有了再度出发、去往更远的信心。

征程中!波澜壮阔的一十七年

在那个普通人一辈子不一定离开一次县的年代,郑和已经带领他的船队见识到了另一片大陆的风采,而这次,他将再度启航,再走一次“西行路”(将第一次带回的西洋使臣送归)。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当郑和带领船队回来后,他们便已经开始准备第二次远航了,这次远航比第一次规模较小,因为这次下西洋的主要目的便是送西洋诸国的使臣回国。

公元1407年,郑和率领船队出发,占城、暹罗等国,并再一次踏足印度洋,到达柯枝和古里。而后于1409年夏成功归来。

公元1409年10月,刚刚归来没多久的郑和再次领命出发,带领两万余人,船48艘,开启了第三次下西洋的旅程。

当首次访问到锡兰山国的时候,时任国王的亚烈苦奈儿想要截杀郑和船队,郑和察觉亚烈苦奈儿的不轨意图,及时率领船队离开。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再郑和率领船队返航的时候再次路过锡兰山国,亚烈苦奈儿不甘上次计划被郑和发觉,这次他用借口将郑和引到王城中,而后亲自率领五万士兵围攻了郑和海上的船队。

郑和见亚烈苦奈儿带兵倾巢出动,锡兰山国王城内兵力匮乏,决定围魏救赵,带领仅有的士兵共两千人,趁夜攻占了王城,生擒了国王亚烈苦奈儿。

公元1411年6月,郑和率船队还朝,明成祖朱棣为表大国风范,赦免了亚烈苦奈儿,但要求亚烈苦奈儿让位,锡兰山国另择一贤君上任。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公元1412年11月,郑和再次奉命率领船队出使西洋诸国,这是郑和的第四次西洋之旅,这次郑和涉足了阿拉伯海,成功到达了东非的肯尼亚,领略了另一片大陆的风光。

在此途中路过苏门答剌的时候,恰逢苏干剌刚刚弑君篡位,大明并不认可苏干剌的君王正统地位,这惹恼了苏干剌,他亲自率大军攻击郑和的船队,结果被郑和船队击败后生擒。

公元1415年,郑和率船队回国,同年11月,榜葛剌遣使来中国向朱棣进献他们发现的祥瑞“麒麟”(其实就是长颈鹿,但是明代国内没有,所以不认识)。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公元1416年12月,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这次的主要目的是将西洋诸国使臣送归。而诸国进贡如:狮子、鸵鸟、金钱豹等“珍奇”。公元1419年8月8日,郑和率船队带着西洋诸国的部分使者和各国的进贡归国。

公元1421年3月3日,郑和第六次下西洋,这次的目的依旧是送归西洋诸国使者。而这次出使也将是他在明成祖朱棣的麾下最后一次出使西洋诸国。

公元1422年9月3日,郑和率领船队成功返航,也带回了暹罗、阿丹等西洋国家使者。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自公元1405年郑和第一次被派遣下西洋至公元1422年9月3日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回归,共历时一十七年之久,郑和也已年过半百,已经有51岁,也称得上一句“老人家”了。

在这17年中,郑和的船队经历了麻喏八歇国战乱、旧港陈祖义诈降、锡兰山国诱骗围攻、苏干剌截杀等数次危险,成功带领诸多西洋诸国使臣来朝面圣,并成功送返。

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去世。同年八月,朱高炽即位。在朱高炽即位的诏书之中,朱高炽宣布停止下西洋一应事宜。

公元1425年2月,郑和被任命为南京守备,率领之前下西洋的明军负责镇守南京。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西洋之事已经告一段落,而郑和的使命好像也就此结束了。54岁的他,好像也确实无法继续出海了,但是真的结束了吗?

再出发!非洲南端的汉人汉话

虽然下西洋一事被朱高炽叫停,但郑和并没有停下他对西洋的向往与探索,他的后半生都奉献给了这一事业。《郑和航海图》,正是在郑和任南京守备这几年编撰的。

《郑和航海图》从南京起始,沿大陆的东南海岸出发,涵盖东南亚、南亚、西亚的西洋诸国,东非、红海等沿岸诸国也有记载,所收录地名共500多个,历史影响深远。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时间如流水缓缓走过,历史的车轮辗到了1430年,明宣宗朱瞻基再次启动下西洋一事,郑和又要开始他新一段征程了,此时的他已经59岁,身体已经远远年轻时那么硬朗,但他还是选择了去走这一遭。

这次航行是七下西洋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走的最远的一次。

据史料记载,这次出行:官八百六十八员、军二万六千八百二名,共计27550人。

郑和率领船队选择从龙江关(即今南京下关)出发,途径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阿拉伯海,而后到达了红海,又沿非洲东海岸一路走到非洲南端。

他们走了数万里来到这前无古人,后几百年也无来者的地方,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让世界记住了他们的故事。

这是我们现代普通人这一生可能也无法去到的地方,而一位六百年前的先辈就已经带着船队踏足征服了!正如凯撒大帝所言:我来!我见!我征服!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公元1433年郑和率船队返航,在回航途中,郑和病逝,享年62岁,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归国后,葬于南京牛首山。

结局或许有些草率,但仔细想想,或许正是因为结局的不完美而显得郑和这一段旅程更加绚烂多彩。

不论如何,郑和绚烂的一生结束在了他这最后一次旅程的结束,他辉煌的事业结束了,但他耀眼的名字,永远留在了历史中。

扬国威!六百年后的真相大白

正是由于郑和的巨大影响力,致使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被翻来覆去的研究探索,比较出名的几个观点有:寻找失踪的朱允炆、通过外贸发展经济、基于宗教目的(迎佛牙)、防范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宣扬大明国威。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时间来到五百年后,公元1911年,一块石碑在印度洋被打捞出来。

这块石碑正是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简称:郑和碑。

郑和碑全碑全高144厘米,宽77厘米,厚12厘米,碑文汉字共265字。

这块石碑除了中文之外,还刻了其他2种文字,分别是泰米尔文和波斯文,因此这块石碑又被称为“三文字碑”。

由于文字已模糊不清,1911年后的百余年间,人们始终在对碑文不断研究,直到1959年,中国学者向达教授首次释读出汉字铭文。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随着人们不断破译出上面的文字,直到21世纪,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这才缓缓浮出水面,这段历史的真正面纱也终于被揭开。

而具体的内容嘛,仅靠其名字中的“布施”两个字,就可以看出全文的大体意思了,布施碑上记载的就是郑和路过此地留下的所有“布施”。

而这也终于证实了,朱棣派遣郑和出使西洋诸国的目的正是:宣扬大明王朝国威。

正史记载中的明成祖朱棣好大喜功,以万邦来朝为荣,再加上记载中郑和给予西洋诸国的财货后,回礼多数为“珍奇”,这二者也和“郑和碑”相互印证。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如今,这块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被存放在斯里兰卡伦坡国家博物馆中保存。

看古今!郑和之名的千古流芳

郑和下西洋一事意义重大,在国内的影响也极其深远。

西沙群岛中以成祖和宣宗年后命名的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

南沙群岛中的以郑和和尹庆之名命名的郑和群礁和尹庆群礁。

1985年,中国发现4枚纪念邮票,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揭开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2005年,正式确定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日”,2005年也是郑和下西洋(起始年份公元1405年)的600周年。

郑和不仅在中国有着莫大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极具影响力的。

1998年,郑和被美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世界航海名人之一。

2000年,郑和被美国《生活周刊》列为近千年全球百位名人之一。

2001年。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让美国《时代》专派记者对此事进行了一次专访。

英国的孟席斯走遍数十个国家,通过查阅历史资料,最后得出了:郑和是第一个发现的美洲、澳洲和麦哲伦海峡的人的结论。虽然这个结论还仍未被证实,但仍可以看出郑和在全世界的影响力。

郑和之名,必将永垂不朽,千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