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1939年,美国人镜头下的勉县武侯墓

导语:

定军山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这里曾是三国古战场,这里还是诸葛亮的归葬之地。定军山下的武侯墓是汉中地区最著名的古迹,历来到汉中游览者,一般都会去定军山下瞻仰武侯遗风。这些珍贵老照片都由德慕克拍摄,拍摄时间为1939年初,原片收藏于美国卡尔顿学院。

1939年,美国人镜头下的勉县武侯墓

1939年,沔县定军山,德慕克拍摄

远处便是大名鼎鼎的定军山,武侯墓就在定军山下,这是在去往武侯墓的路上。可能是阳春三月,天气转暖,前面推自行车的洋人已经尝试穿短袖了。

1939年,美国人镜头下的勉县武侯墓

1939年,沔县武侯墓,德慕克拍摄

“山无樵采,十里定军草木香”,田垄尽头,郁郁葱葱的柏林下面就是武侯墓。

1939年,美国人镜头下的勉县武侯墓

1939年,沔县武侯墓祠山门,德慕克拍摄

1939年的武侯墓祠山门、字库及照壁,与今天基本没有差别。山门外的侧柏要三人才能合抱,树龄已逾1700岁。老照片中武侯墓祠山门外,三三两两的人群里,有着军服者,也许就是当时入驻东道院的国民党八十三军伤残医院的军人。

1939年,美国人镜头下的勉县武侯墓

1939年,沔县武侯墓护墓双桂,德慕克拍摄

武侯墓冢后的“护墓双桂”,相传是蜀汉姜维建庙时所植,已经静静地守护在武侯墓旁1700余年。这是现在国内最长寿的桂花树。老照片中,可以看到武侯墓的前坟亭和大殿的屋顶。前坟亭中还悬挂着一块光绪十七年秋天,沔县知县徐兆兰题写的“双桂留芬”匾额。

1939年,美国人镜头下的勉县武侯墓

1939年,沔县武侯墓,德慕克拍摄

武侯墓冢旁边,几个人正在烧火做饭。人群中,一名背着手,戴礼帽、着长布衫的人格外引人注意。

1939年,美国人镜头下的勉县武侯墓

1939年,沔县武侯墓,德慕克拍摄

武侯墓冢旁的野炊?还是祭祀后的饮福享胙?每年清明时节的武侯墓庙会,万人空巷,热闹非凡,现在一直是汉中地区最大的庙会活动。

1939年,美国人镜头下的勉县武侯墓

1939年,沔县武侯墓,德慕克拍摄

勉县武侯墓内的柏树,原有54株,象征诸葛亮享年54岁,可惜在各种天灾人祸后,现在只余下22株。抗战初期,国立西北农学院(原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沔县农林实验所就设在勉县武侯墓内。

1939年,美国人镜头下的勉县武侯墓

1939年,沔县武侯墓,德慕克拍摄

远处武侯墓冢后的寝殿,也称崇圣祠。崇圣祠内供奉着历代帝王追封诸葛亮的牌位。

1939年,美国人镜头下的勉县武侯墓

1939年,沔县武侯墓,德慕克拍摄

武侯墓冢后面,正在围灶而食的铭贤学校师生。炊烟袅袅中,武侯墓的后坟亭隐约可见。阳光穿过薄雾,从亭后的山岗洒下来,看来大家吃的是午饭。

1939年,美国人镜头下的勉县武侯墓

1939年,沔县武侯墓,德慕克拍摄

站在武侯墓后坟亭台阶上看正在聚餐的人群,远处“护墓双桂”的树荫几乎将整个墓冢护住。后坟亭又称献亭,民国六年(1917)修建。这里曾被堪舆家认为是诸葛亮真墓所在处,曾引起一段“公案”,争论多年。老照片中的后坟亭与墓冢间已经被游览者踩出一条小径。

1939年,美国人镜头下的勉县武侯墓

1939年,沔县武侯墓,德慕克拍摄

从武侯墓后坟亭门洞内看墓冢旁聚餐的人群。这些席地而坐,围成一圈一圈的,都是因抗战内迁陕西勉县的铭贤学校师生。还有好几个学生在回头看着德慕克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