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问: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1974年,西安临潼,正在挖井的杨志发一锄头刨下去,突然惊呼起来:“糟了!瓦盆爷出来了。”一个陶土人头咕噜噜滚到了他的脚下。

村里人常常会在地下挖出些陶土碎片,但是完整的陶土人头并不多见。这些从地底深处冒出来的东西常常让人觉得神秘莫测,有些害怕。

于是,杨志发不敢再挖下去,挖到一半的水井就被草草放弃了。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一、秦始皇陵陪葬兵马俑横空出世

当考古学家赵康民听闻这个信息时,敏感地意识到这些陶土碎片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什么秘密。于是,他立即前往陶土发现的地点。

井边,散落着七、八个腿部、手臂和两个头部碎片,还有一些零散的砖块。凭借多年来研究秦代文物的经验,赵康民认为这些碎片很可能是秦代雕像。于是,他将这些碎片收集起来,并想办法运回了博物馆。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几天后,奇迹出现了,赵康民竟然把这些碎片拼成了两个1.78米高的兵马俑,样貌威武,精致古朴。

赵康民陷入了沉思:应该立即将这两个兵马俑曝光给大众吗?这正是废除旧传统的时期,这些几千年前封建帝王的东西会迎来什么样的命运?何况还没有人能搞清这些兵马俑到底是怎么回事。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恰好此时,一位新华社的记者回临潼探亲。得知了此事后,采访了赵康民,并写了一篇报道发布在内部刊物上。

高层领导看到后,决定对该地点进行保护性挖掘。

挖掘地点正处于第一个挖出兵马俑的杨志发所在的西杨村的土地上。大片的土地被围了起来,无法耕种,村民们不得不将土地中的祖坟迁走。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有些目光短浅的村民将一肚子怨气发泄在杨志发身上,在闲言碎语下,杨志发被迫搬离西杨村。

随着挖掘展开,宏大的兵马俑军队露出了真容。他们被埋在一个深约5米的大坑中,坑中间筑起一条条的土隔墙。坑上面搭建着木架,铺上棚木和苇席,再用黄土覆盖起来。

兵马俑坑现已发掘出3座,呈“品”字形排列。坑内有陶俑、陶马8000多件,还有4万多件青铜兵器,分别组成了步、弩、车、骑四个兵种。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兵马俑数量庞大,但每一个面孔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两副面孔是一样的。因此甚至有人猜想兵马俑是用真人涂上材料烧制而成的。当然这不是真的,兵马俑内部是空的,并没有人体骨骼。

陶俑和陶马与真人马大小相同,一列列、一行行排列有序,千军万马的恢弘气势扑面而来。

随着兵马俑的发掘,西杨村成了旅游胜地。当地农民都靠此发了财,杨志发又被恭恭敬敬地请回了村子。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二、秦始皇陵再次成了热点

兵马俑带给人们的震撼波及中外,将全世界人们的视线吸引到骊山脚下这片神秘的土地上。

距离兵马俑坑大概1.5公里的秦始皇陵又重新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其实,它在世间已经存在了2000多年,无论人们是否关注,它一直在那里。

兵马俑的出现,让《史记》中的记载得到了证实,秦始皇应该就在这片土地之下。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史记》: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仅仅是部分陪葬坑中的兵马俑、铜车马就已经让全世界为之瞠目结舌。如果秦始皇陵整个重见天日,可想而知该是多么地震撼!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秦始皇13岁登基,刚刚登基临位,就开始着手修建陵墓。

随着他的丰功伟绩昭然于天下,陵墓越建越大。前后共用了39年时间,动用了72万人,直至他逝世还未竣工。

秦始皇死后第二年,秦始皇陵才在秦二世的主持下修建完成。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秦始皇陵修建在骊山脚下,南面背山,东西和北面形成三面环水之势。其封土堆的巨大体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从高空俯视秦始皇陵封土,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截面是正方形的锥形体,形状似倒扣于地面的斗,被称作“覆斗”。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封土是一个51米高的金字塔,底边分别为345米和350米,相当于17个足球场的面积。封土外围有两圈城墙,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相当于三个故宫的面积。

整个陵区大约是一个边长7.5公里的正方形,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秦始皇陵的规模大得不可思议,兵马俑的出现让人惊叹不已,更让人对这座世界上最大的陵墓里到底有些什么,充满了好奇。

三、秦始皇陵中的秘密和传说

尽管科学家们用了种种先进的手段对秦始皇陵进行了探测,却依然有诸多解答不了的神秘之处。

1、秦始皇的棺椁在秦始皇陵的封土之下吗?

《汉旧仪》上记载了秦始皇陵的修建过程。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到了地底。

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按照这个说法,秦始皇的地宫应该在计划的陵墓封土位置处再旁行三百丈,那么它到底在哪里?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文物专家用物探技术对秦皇陵上的封土进行了测量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封土堆下竟然有一座九层阶梯状的夯土高台建筑。最上层的表面是一个平坦的大平台。这座四方形的平台是做什么的呢?

这让人想起流传在骊山脚下的一个传说:每当阴天下雨时,一个铜棺从骊山底漂出,顺着水银河来到封土下的祭台。秦始皇的灵魂从棺中走出,登上祭台,俯视着脚下庞大的帝国。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汉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描写秦皇陵:“中层观游,上层山林”。

“上层山林”很好理解,是指在封土之上种树,使之成林。而“中层观游”是否就是指秦始皇的灵魂能够站在祭台上远眺,观赏自己的大好河山呢?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汉书》对秦皇陵的高度是这样说的:“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

当时的五十丈折合到现在是115米左右,可是陵墓封土只有51米高。有人猜测,原因是2000多年的水土流失。

可是,向后望望,那座巍巍屹立的骊山,山峦起伏。或许秦陵地宫并不在封土之下,而是在骊山地底,整个骊山会不会都是秦始皇的陵墓?骊山和秦陵封土之间真的有一条地下通道?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2、秦始皇陵中是否有大量水银?

千百年来,秦始皇陵内部到底是什么样子,引人猜想不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郦道元《水经注》记载:“秦始皇……旁行周回三十余里,上画天文星宿之象,下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按照文献的记载,地宫顶部绘画出日、月、星及银河、二十八星宿。地面则用水银营造出秦朝的疆域地貌。

那么,秦始皇使用了大量水银,仅仅是为了好看吗?当然不是。水银极易挥发,在常温下就可以形成带有剧毒的汞蒸气。不但防腐杀虫效果极佳,而且还能毒倒前来盗墓的摸金校尉们。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地质专家曾经对陵墓封土和周围的土壤进行了取样,封土中的汞(即水银)含量竟然比距离封土两公里处鱼池附近土壤中的汞含量高了几十倍。

而且封土上不同的地点,汞含量的高低有明显的变化。封土东北侧,汞含量最高,南侧汞含量次之,西北侧汞含量最低。

如果此时恰好有人打开秦朝的地图,就会惊讶地发现帝国的东北方是大海,南方有大江大河,而西北方干旱少雨。看来《史记》中所说的“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并非无据可查。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除此之外,专家们通过探测还发现,在秦始皇陵的封土下,有一个移动的金属物体,莫非这就是秦始皇的青铜棺椁?

要让一个棺椁漂浮起来,水银河至少得一米深。专家粗略估计了一下,所需水银至少得要100吨以上。这么多水银,到底从何而来?

考古学家在在陕西南部旬阳的矿山上,发现了大量的古矿洞,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汞锑矿产基地。2000多年前的秦国人,在这宽阔的汉江水面上,将大量的汞矿石运往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除了陕西旬阳县之外,水银最有可能是从当时最大的汞矿产地重庆东南地区运过来的。而当地最大的汞矿主,是一个叫清的寡妇。

《史记.货殖列传》里,是这样记载的: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

丹穴山指的就是现在重庆市酉阳县的银岭山,这里自古以来就以盛产丹砂而着名。丹砂正是提炼水银的原材料。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可是,即使有了足够的矿产,在2000多年前的秦国,最先进的提炼水银技术为抽砂炼汞技术。这种技术水银损耗大,产量极低。生产100吨水银,得花上百年的时间。

如果秦始皇陵所消耗的大量水银为真,那么这些水银到底如何炼制出来?还是个未解的谜团。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3、地宫中有长明灯吗?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地宫中,“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人鱼膏即人鱼的油脂,传说中用它的油脂作为燃料,可以久燃不灭。那么, 人鱼到底是什么鱼呢?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异物志》中这样解释:“人鱼似人形,长尺余,不堪食皮,利于鲛鱼(鲨鱼),锯材木入,项上有小穿,气从中出。秦始皇冢中以人鱼膏为烛,即此鱼也”。

按照这个描述,有学者推断出人鱼就是鲸鱼,鲸鱼油确实可以作为一种用于照明的燃料。据说一吨鲸鱼油可以燃烧14年,一头大型鲸鱼身上提炼出来的鱼油可以燃烧50年以上的时间。百头鲸鱼的鱼油就可以支撑几千年的照明。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记载过一个射杀大蛟鱼的故事。秦军从琅邪北追捕海鱼至荣成山,都没有见到大海鱼。最终在山东的芝罘山遇到一头大鱼,并射杀。这条大鱼应该是一头蓝鲸。

《史记.秦始皇本纪》:“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邪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

由此看来,以秦朝时期的财力物力,猎杀100头鲸鱼好像也并非不可能完成之事。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不过,另一个致命的难题出现了,燃烧是需要氧气的。在地宫那样封闭的环境中,很难有源源不断的氧气来支撑鲸鱼油的燃烧。

或许地宫中的人鱼灯早已熄灭。而秦始皇的另一件宝贝却可以解决地宫中的照明问题,这就是隋侯珠。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史记》记载,公元前350年左右,楚宣王得知秦派使者观看楚国的宝器,便召令尹子西问道:“秦欲观楚之宝器,吾和氏之璧、隋侯之珠,可以示诸?”

隋侯珠到了夜晚可以发光,能够将房间照耀得跟白日一样明亮。

秦始皇灭了楚国后,自然将隋侯珠收入囊中。然而,在刘邦灭秦后,隋侯珠却下落不明。

难道是隋侯珠成了陪葬品,在墓室之中散发出光芒,代替长明灯照耀着秦始皇地宫吗?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四、秦始皇陵为什么不能被发掘?

《史记》中记载: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

《水经注》中记载: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三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

《永乐大典》中记载:宋初时,秦始皇陵被盗掘,破坏严重。

按照书中的记载来看,秦始皇陵里面的珍宝似乎早已被洗劫一空。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2002年,100多位考古界和地质界的顶级专家,对秦始皇陵进行了全面的探索。他们发现地宫周围的宫墙和通往地宫的隧道都未遭到破坏。地宫中的随葬品并未有大规模破坏痕迹。

虽然秦始皇陵封土上发现了不少盗洞,但是最大的两个盗洞也只打入9米深,并未触及皇陵内部。

因此,专家断定,秦始皇陵历经几千年依然完整。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看来项羽曾经烧光的只是秦始皇陵地面上的宫殿,将地面宫殿中的财物洗劫一空。而宋初发现的盗掘秦始皇陵事件,也仅仅是盗墓贼打了盗洞而已。

对于这样一个世界上最神秘的陵寝,大家一定充满了好奇心。为什么不对秦始皇陵进行挖掘呢?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首先,现在的文物保护技术有限。墓地中是密闭环境,一旦打开后,墓地中的温度、湿度、氧气、微生物等都会发生巨大变化,很多文物将会毁于一旦。

兵马俑刚刚出土的时候是彩色的,见到空气的瞬间,色彩斑斓的外皮迅速氧化褪去。而很多古墓中的丝织品、竹简等文物,在接触到空气的一刹那,就会化为灰烬。

在没有确保文物万无一失的技术出现的情况下,轻易不会开挖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其次,花费太大。秦始皇陵实在太大了,体积大概有14.2亿立方米。粗略估计一下,仅仅挖运土方一项就得花费600亿以上,整个秦始皇陵挖掘下来,起码得投资几千亿。

再次,地宫中有大量水银。一旦挖掘开来,有毒气体释放后,会对周围的环境和居民产生巨大影响。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最后,还有一个传说是这样说的,据说秦始皇死时曾经立下诅咒,他带着十万精兵深入地下,如果有谁敢破坏他的陵墓,他将率领大秦十万阴兵从地下涌出!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不过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中国人将秦始皇视作先祖。挖掘祖先陵墓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不到万不得已,秦始皇陵是不会被挖掘的。

秦始皇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可能无法破解秦始皇陵的种种神秘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