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如何看待高阳公主和辩机这一段禅门公案?

问:如何看待高阳公主和辩机这一段禅门公案?

贞观二十三年,一名小偷惊动了整个长安城,也因此曝光了皇家公主的一段风月丑闻。

如何看待高阳公主和辩机这一段禅门公案?

事件的起因,是一名小偷被捕。在他获得的赃物中,官员搜出来一件特殊的东西。

这个物件说来也平常,它是个枕头,家家户户都有。

但小偷手里的这个枕头可不一般,它是皇家专供的“金宝神枕”。

皇家的物品被盗,这就不是普通的盗窃案了。经层层上报,皇家派出官员亲自审查。

经过一番严查审问,小偷道出实情:这个枕头是从高僧辨机和尚那里偷来的。

辨机私藏皇家宝枕?审查的官员差点惊掉了下巴。

要知道,辨机是皇宫的老熟人,他还是唐僧玄奘的高徒。

如何看待高阳公主和辩机这一段禅门公案?

贞观十九年,玄奘法师回国在长安弘福寺首开译场之时,26岁的辨机被选入玄奘译场,成为九名缀文大德之一,《大唐西域记》就是辨机的代表作。

很快,辨机和尚就被带进宫中审问。

人证物证俱在,辨机白净的脸霎时通红,他如实交代:枕头是高阳公主送给他的私情物证。

这可谓一记猛料:皇帝的女儿与和尚私通,而且这位高阳公主早已嫁作人妇。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七个女儿,她的生母地位不高。但李世民是出了名的好父亲,不论儿女是庶出还是嫡出,他都给予呵护宠爱。

高阳公主不似其他公主的端庄温婉,她性格泼辣直率,李世民觉得父女脾气相投,对她甚是宠爱包容。

如何看待高阳公主和辩机这一段禅门公案?

也正是出于李世民的宠爱,长大后的高阳公主不仅骄纵任性,还十分跋扈。只要谁惹她不高兴,她都跑去找父皇诉苦告状。

贞观十五年,李世民将高阳公主许配给了名臣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

房玄龄与杜如晦堪称是唐太宗的左膀右臂,号称房谋杜断。李世民为高阳公主选择房玄龄的儿子做丈夫,可见他对高阳公主的宠爱。

不但如此,高阳公主大婚的时候,唐太宗还下令,以超过其他公主驸马的高规格为高阳公主举办婚礼。

初,主有宠于太宗,故遗爱特承恩遇,与诸主婿礼秩绝异。——《旧唐书 列传第十六》

然而,高阳公主不安分的性格,也注定了她的父亲李世民乃至弟弟李治将来都为她操碎了心。

而这段风月宝枕案,不过是高阳公主婚后的一个小小的插曲。

如何看待高阳公主和辩机这一段禅门公案?

现在说回宝枕案。这个案件并不复杂,案件人物水落石出后,李世民大发脾气,他依照大唐律例,将辩机和尚处以腰斩,将辩机杀死。

那些跟随高阳公主的奴婢们,有十几个,也全部被处死。

这件皇家丑闻,让李世民对这位放肆的女儿彻底失去了耐心。

早在高阳公主下嫁到房家的时候,他就经常被高阳公主的公婆家事搅地心神不宁。

高阳公主在夫家傲慢跋扈、无尊长不说,动不动就对公婆二老发脾气,对老公房遗爱更是颐指气使,没有一点贤妻的样子。

房家大哥房遗直看着弟妹如此嚣张狂妄,也是敢怒不敢言,毕竟,人家是唐太宗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呢。

如何看待高阳公主和辩机这一段禅门公案?

所以,无论房家老少有多看不惯这位公主,也不能给她脸色,更不敢能出言想怼。

房玄龄死后,他的大儿子房遗直继承了房玄龄的梁国公爵位。

爵位没落到自家丈夫头上,高阳公主心中十分不爽。于是她就撺掇丈夫房遗爱,提出要分家的要求。

这回,继承了爵位的房遗直终于硬气了一回,他不仅没有答应,还指桑骂槐地把弟弟房遗爱一顿痛骂。

高阳公主不傻,她听出来大哥这是明里暗里地骂自己,于是她直接跑进皇宫找父亲李世民告状。

李世民虽然宠爱女儿,但对待事情还是讲究公平公正的原则。经查,李世民发现高阳公主是诬告,就把高阳公主训斥了一顿。

如何看待高阳公主和辩机这一段禅门公案?

高阳公主本想借父亲的手打压房遗直,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两头受挫,她就只得在心里记上一笔。

此后,高阳公主视大哥房遗直为眼中钉,只要一有机会,她就跑到父亲跟前去给房遗直泼脏水。

时间一久,房遗直也就受不了了。

虽说李世民是个贤明的君主,并没有相信公主的一面之词。但高阳公主如此契而不舍的诬告,房遗直担心会被有心之人钻了空子,将来蒙受不白之冤。

思来想去,房遗直决定“弃车保帅”。他主动向李世民申请,把爵位让给弟弟房遗爱,以保自己周全。

李世民心里跟明镜似的,他并没有同意房遗直的主动“牺牲”。一直到李治登基,房遗直依然稳坐着梁国公的位置。

如何看待高阳公主和辩机这一段禅门公案?

从这时候起,高阳公主也看清了,争爵位这事儿再也没有转圜的余地了。她多次的无理取闹,也让李世民对她的态度不如从前。

争夺家产不成,又失了宠,高阳公主愤愤不平,她一边责怪丈夫房遗爱不中用,另一边整天怏怏不乐。

为了缓解心中的烦闷,高阳公主决定出门散散心,她便和丈夫一起,带着侍从去自己的封地狩猎。

途中,高阳公主看到了一个造型不凡的庙宇,出于好奇,她便抬脚进入庙内。

如何看待高阳公主和辩机这一段禅门公案?

刚踏进门,高阳公主就呆住了。

庙宇大堂内,迎面走来了一位风雅俊秀、器宇不凡的和尚,他正是高僧辩机。

一番交谈之下,辩机的谈吐更是深得公主之心。

如何看待高阳公主和辩机这一段禅门公案?

在没认识辩机之前,高阳公主就已经对自己的这段婚姻十分失望。

她的丈夫房遗爱虽然是房玄龄的儿子,却没有遗传到父亲的“善诗能文,博览经史”,反而是个“诞率无学,颇有武力”的人。

用现在的话说,房遗爱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有情趣的男子。

而高阳公主作为皇室之女,喜欢的是善诗能文、风流倜傥之人。

直白说来就是,房遗爱不是高阳公主的“菜”。

但是辩机不一样,辩机是佛门高僧,话音如清风拂柳,出口成章,尽显内涵。再加上他容颜俊秀,是难得多见的美男子。高阳公主心中的爱情火苗腾腾直蹿。

如何看待高阳公主和辩机这一段禅门公案?

为了点燃辩机心中的小火苗,高阳公主便毫不客气地让把自己的床帐设在辩机的房中。

热情的公主很快就帮辩机打开了新世界,二人的床笫之欢也是水到渠成。

高阳公主跟辩机和尚你侬我侬,也没有忘记一同出行的丈夫。

为了“弥补”丈夫,也为了堵住丈夫的嘴,高阳公主送给房遗爱两个美女,和无数的金银财宝。

初,浮屠庐主之封地,会主与遗爱猎,见而悦之,具帐其庐,与之乱,更以二女子从遗爱,私饷亿计。——《新唐书 列传第八》

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情到深处,两人分别时,她将自己使用的皇家“金宝神枕”送给了辩机和尚。

如何看待高阳公主和辩机这一段禅门公案?

一直到两人的私情曝光,李世民怒斩辩机,高阳公主也依旧不知收敛,她还对父亲充满了怨念。

后来唐太宗驾崩,高阳公主的脸上没有一点悲伤,也没有流一滴眼泪。

情人辩机和尚的死,也让高阳公主做事更加的荒唐、疯狂、肆无忌惮。

李世民去世后,高阳公主又开始“作妖”,不断地给唐高宗李治添麻烦。

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高阳公主又是一副梨花带雨,委屈万分的样子,进宫面见皇帝弟弟李治。

如何看待高阳公主和辩机这一段禅门公案?

她声泪俱下地向李治控诉:夫家大哥房遗直非礼她。

李治听得心烦意乱,这事要管吧,又明知是无稽之谈。若是不管呢,公主那张嘴传出去也不好听。

无奈之下,李治只好下令,让舅父长孙无忌负责,对这件“非礼公主案”展开调查。

本来呢,李治让自己的舅父亲自去查案,是想着防止家丑外传,同时也能堵住高阳公主的嘴。可没想到的是,李治随口说的查一查,在长孙无忌那里变成了彻查。

结果这一查,又是拔出萝卜带出泥,查出了“房遗爱谋反”的惊天大案。

而揭发这起案件的,正是“被告”房遗直。

如何看待高阳公主和辩机这一段禅门公案?

面对高阳公主的多番诬告,房遗直终于不再隐忍,他将高阳公主在夫家这几年的所作所为全部交代给了长孙无忌。

除了告知高阳公主争爵位和闹着分家的陈年旧事之外,房遗直还详细叙述了“房遗爱谋反案”。

原来,自高阳公主的情人辩机被杀后,她又找了几个和尚道士当情人,不过这些和尚都是些歪门邪道的人物。其中和尚智勖自称能占卜祸福,和尚惠弘自称能看见鬼神,道士李晃自称精通医术。

这些人围绕在高阳公主,整天助长高阳公主的怨恨,增长高阳公主的野心,甚至唆使高阳公主结交了掖廷令陈玄运,偷偷画下了唐朝皇宫的地图,为谋反做准备。

如何看待高阳公主和辩机这一段禅门公案?

就在李治新帝登基的第二年,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因犯错被降职为宁州刺史,回京领罪并面见李治后,薛万彻又去见了房遗爱。

原来,房遗爱与薛万彻是至交好友,老友相见,三杯热酒下肚,薛万彻就开始推心置腹了。

薛万彻说:“今虽病足,坐置京师,鼠辈犹不敢动。”

房遗爱回道:“若国家有变,当奉司徒荆王元景为主。”

薛万彻的意思是表达了他对朝廷的不满,而房遗爱的意思更直接,就是说假如要有所行动,那么就去推举荆王李元景。

李元景是谁?房遗爱为何会想在“国家有变”之际推举他呢?

这个李元景,是李世民同父异母的弟弟。

听上去,李元景跟房遗爱像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但实际上,房遗爱的三弟娶了李元景的女儿,也就是说,房家与李元景是亲家的关系。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房遗直也知道弟弟房遗爱心中打的算盘,为了家族利益,他是断然不会把这些话供出来的。

如今高阳公主一再诬告,彻底激怒了房遗直。再加上长孙无忌的刻意“引导”,房遗直悲愤交加,这才将实情交代给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听后精神振奋,他开始在心里筹备着一张大网,决定借着这个“公主非礼案”,给自己扫清障碍。

随着长孙无忌的操作发酵,这件原本是高阳公主诬告房遗直“非礼”的小案子,变成了唐朝开国以来,波及面最大、涉及人数最多的一次案件,史称“房遗爱谋反案”。

案件的审理结果,自然是房遗爱、高阳公主、李元景以及薛万彻等人都榜上有名。

李治看着一大串罪人名单,他开始头晕目眩。他甚至还请示长孙无忌放掉自己的亲人。

如何看待高阳公主和辩机这一段禅门公案?

长孙无忌毫无反应,朝堂的大臣也不敢发言。最终房遗爱、薛万彻被斩首,李元景、李恪以及李治的姐姐高阳公主,被赐自尽,另有数十余人,因涉及此案,或被处死,或被流放。

高阳公主用亲身实践证明:人不作不死。她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三番四次地闹幺蛾子,在夫家争嗣,找和尚谈情说爱,甚至还惦记上了皇位,如此作妖,李治也不得不除了。

至于她和辩机的这段禅门公案,不过是她香艳人生里的一段风流韵事,在开放包容的大唐,谈不上惊世骇俗,顶多算个“锦上添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