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为什么明朝末年不发展水军?

问:为什么明朝末年不发展水军?

不得不说明朝初期,中国的造船技术还是很厉害的,像陈友谅的水军,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盖盖的。

但是明初有海禁令:“片板不得下海”就是明朝海禁令的主要内容。

由于中国古代自古都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模式,因此对于大海的需求并不是太大,中央朝廷对于出海只有两个方面,一是朝贡贸易模式,即周边小国承认我的中央王朝地位,出于怀柔荒远、薄来厚往,可以互派使者;二是私人海外贸易,由于中央王朝的抑商国策,因此对于海外贸易是阻碍和控制的,因此民间只能私下进行贸易。

总的来,在元朝之前海上贸易对于中央王朝来说是可有可无,但是到了元朝往后了,民间走私发展迅猛,海盗武装及其猖獗,中央王朝需要还非大量的人力财力来保护海疆,因此对于海上贸易可有可无的王朝来说,海禁是最为快捷,最为有效的方式。

因此,在朱元璋建明后的,1370年下诏罢太仓黄渡市舶司 。1374年下诏撤销历朝历代专门负责海外贸易的舶司机构,1381年,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下诏断绝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交流。1394年,彻底取缔海外贸易,禁止中国人下海通商。

可以看出,朱元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沿海的稳定,巩固自己的统治,因此才下了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禁令,一片木板都不允许下海,还发展海军?

这个政策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这方面有人说朱元璋是误我华夏第一人,朱元璋的功绩不可否认,他是历史上最厉害的皇帝,没有之一,但这个政策确实对后世有了深远的影响!中华百年的屈辱史和这个政策不是没关系。

到了明朝末年,朝廷北边要应付努尔哈赤的后金,南边应付农民起义,仅仅是农民起义,按下个葫芦上来个瓢,农民军却是是越打越多,再加上在北边长城沿线还得和后金捉迷藏,从山海关到山西的长城一线,后金想打哪就打哪,自顾不暇,发展水军?两个字——没空!

我在看北方地图的时候发现山海关就在海边,沈阳离海也不算远,渤海的形状海深对于古代的水军都没有太大的困难。明朝末年的时候欧洲大名鼎鼎的无敌舰队都已经出现了,东方大陆却还似乎完全不知道海军这个概念。 后金崛起之后,北方的安全形势对明朝有巨大的战略意义,光靠陆上的燕山山脉不太够。如果渤海湾有一只舰队,可以对山海关形成双重的保护,还可以轻易骚扰女真人的后方,女真本就人少,这种骚扰是很致命的。还可以有效联合附庸国,对于战斗力的增加多一点算一点。 就算明朝末年的造船大炮技术不如欧洲,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还可以请传教士帮忙。可为什么一直到鸦片战争之前中国都没想过要在渤海上有一只海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