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为什么的文化电影明明很精彩,票房却很惨淡?

问:为什么中国的文化电影明明很精彩,票房却很惨淡?

说起文化电影,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冯小刚导演的《芳华》。

这部电影刚上映就受到了极大地关注。

但可惜的是,并没有取得预期中的票房成绩,仅仅上映8天,票房只有0.2亿元。

有人说“冯小刚还是差了点火候”。其实并不然。文化电影有很多种类型,除了冯小刚导演的《芳华》以外,还有《小城之春》《桃姐》《花样年华》《归来》等等都是文化电影。

但从整体来看,文化电影虽然备受关注,但却并不那么受人欢迎。

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呢?是什么原因导致文化电影不受欢迎呢?

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为什么中国的文化电影明明很精彩,票房却很惨淡?

一、 市场容量不足

很多人把文化电影简单地理解为文艺电影,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在我看来,文艺电影和商业电影之间是有明显区别的。就好比你去听一场音乐会,音乐本身并不会让人产生多大的兴趣。

而文艺电影则不同,在观看影片之前,会让你感觉到很舒适,会让你感觉这是一场愉悦的体验。

就好比一个人去看歌剧和去看话剧一样。同样一首歌剧作品和一部话剧作品,对于观众来说就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这种区别会让很多人产生这样一个心理:去听歌剧可能只会觉得很热闹,但去看话剧就可能有更多思考和回味的空间。

所以说真正意义上的文艺电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来进行创作和制作的,只有这样才能将市场容量最大化地利用起来。

为什么中国的文化电影明明很精彩,票房却很惨淡?

二、 宣传不到位

为什么说宣传不到位呢?就像冯小刚导演的《芳华》一样,票房失利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现在的电影,几乎都在宣传,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只要一上映就会去各大影院投放广告。这样的方式宣传的确很到位,但是这只是一个方面而已。

除了前面说到的电影院方面外。还有就是宣传渠道和途径不够。

比如我们国家的电影主要集中在央视电影频道和各大卫视上。再有就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手机看电影了,但又不喜欢用手机在电影院里看电影,那么大家还是更倾向于选择在网上看视频。而目前我们国家网络平台上只有少数网站才能看到这些电影。这也造成了一部分人对文化电影没有兴趣,而去选择其他影片观看。

三、 题材单一

有一部分观众说:“《芳华》虽然是部不错的电影,但距离自己心目中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看得不过瘾。”其实,《芳华》就是一部可以让人反复观看的电影,无论是在小细节上还是在整体的剧情上。

例如,《芳华》中有一段对何小萍童年经历的描写,看完让人感觉到真实,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曾经的童年。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电影即使是拍得再好,很多人还是会觉得不过瘾。

再比如:《归来》中“活着”三个字看似简单,但又包含了多少辛酸和无奈。很多人看完电影后都会觉得心有戚戚焉,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观众看完电影后都会感到难过的原因。

当然,还有许多电影题材比较单一,比如《小时代》就是一部以青春为主题的校园故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则以友情为主……所以为什么大家感觉题材单一呢?这也是造成文化电影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中国的文化电影明明很精彩,票房却很惨淡?

四、 “老套”题材,缺乏新意

中国电影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样,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题材“老套”,创新不够,这些都是导致票房低迷的原因之一。

对于文化电影来说,题材是否“老套”成为人们看不上电影的原因之一。大家可能看到过这样一个现象:一些经典的电影往往只有一个题材——“英雄”和“美女”,这样一部电影可能就会在国内上映(票房好)甚至是全球范围内都有不错的口碑。如果是一部悬疑片或喜剧片就会显得平淡无奇,很难受到人们欢迎。

但是这种现象在当下的中国是不存在的。因为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把自己关在一个狭小且闭塞的空间里了,他们更希望看到丰富多彩且新鲜的事物。文化电影恰恰能满足这种需求。如果《小城之春》《花样年华》《桃姐》这些题材不新颖不刺激,那么自然就难以受到人们欢迎了。

为什么中国的文化电影明明很精彩,票房却很惨淡?

五、 小众导致大众不了解

我们在看电影时,往往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影片的剧情上。而忽视了电影的其他元素,如导演、演员、摄影等等。

一般观众会对自己熟悉或者了解的导演的作品更加偏爱。

比如很多观众都说《芳华》里把一些台词设计成“小尼姑”,很有趣,不太能看懂,甚至还引发了不少网络热议。

比如《桃姐》在剧组中有很多表演人员,但很多人都是被“颜值吸引”来演这个角色的。

还有《归来》中巩俐扮演的“陆焉识”角色在大家看来就非常适合,但却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她是谁?是怎么一回事?这也是一个原因。

再比如《无极》这部电影虽然也有一些“CG技术”在里面,但更多人还是对其不太熟悉。因为看过了许多这样“CG特效”类电影,所以就很难再接受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电影”了。

再比如《归来》中有大量的留白,给人的想象空间很大。这也是一种手法,给人以思考空间。还有就是《芳华》中有大量的长镜头,更是让人感觉不太真实。这些都会给人造成一种“假”的感觉,所以大众对其缺乏了解,也就不愿意去了解。

总之,文化电影之所以不受欢迎,可能是因为我们对于其认知程度还不够,或缺少对这类电影的关注。还有就是文化电影所具有的特点所致。

但对于喜欢这种类型电影的观众来说,也许这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看到的文化电影吧!如果一部文化电影能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些方面的话,那么这部影片在很多人心中就已经不一样了吧!

为什么中国的文化电影明明很精彩,票房却很惨淡?

六、 演员演技太差,没有足够的感染力

演技也是导致文化电影票房惨淡的一个重要原因。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文化电影其实是很难演的。

像《归来》,虽然是张艺谋的作品,但并没有找当时最火的演员。

而且上映后口碑也不是很好。

当观众看到那样一个老态龙钟、生活拮据、记忆衰退的老人,却还要看着一个白发苍苍、有些老年痴呆但是仍然优雅精致的老太太和他相拥而眠,还时不时地偷亲他一下的时候;

观众自然会觉得突兀和不适。

而且那些配角也演得太过真实和自然。

但因为演员都有比较深厚的表演功底,所以也不会让人觉得浮夸或违和。

不过总的来说,如果是一个年轻演员来演这样一个老态龙钟、记忆衰退但依然优雅精致的老太太倒是很合适。

为什么中国的文化电影明明很精彩,票房却很惨淡?

七、 观众观影习惯问题

文化电影与普通商业电影不同的一点就在于,很多观众都是带着特定的目的去观看的。而观看电影本身就是一种放松身心,愉悦心情的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人就会带着自己特定的目的去看电影。比如我自己,我就带着打发时间,放松心情之类的目的。所以如果观众带着一定目的去观看某一部电影的话,那么这种情况下一般会选择去电影院观影,而不是在家里看电视。因为在家里看电视会很舒服自在一些。

但如果是看文化电影的话,那就大不一样了。因为很多观众看了一部电影之后,只会想去了解这部电影背后所代表的文化背景及意义。他们只会想去看看能不能学到什么知识或是有什么启发之类的。

此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对于文化电影的接受能力问题。说到这一点,我觉得很能解释很多人为什么不愿意去看文化电影了。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对于一些东西可能没有太大的兴趣,除非是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才会去看,否则的话,如果大家对这些东西都不感兴趣的话,那去看这类东西就不会有太大的兴趣了。

很多人都觉得,文化电影不过是用一些很通俗易懂的话语去表达一个抽象的故事。比如《桃姐》和《归来》就是这样。但是如果大家都没有那么深厚的文化背景知识的话,那么我认为这两部电影肯定不会有高票房了。

最近的《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讲述的是国球翻身的故事,是一部地道的励志电影,看了让人振奋人心,可票房才7500万,这确实让人心寒。 如果在春节上映,会不会不是这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