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地理

16岁的少年崇祯,如何用3个月就弄死了魏忠贤?

问:16岁的少年崇祯,如何用3个月就弄死了魏忠贤?

公元1627年,崇祯即皇帝位,年仅十七岁,随后崇祯着手除掉阉党,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内,魏忠贤被逼自杀,阉党终于倒台。

天启年间,魏忠贤在朝廷作威作福,甚至满朝文武只知道九千岁魏公公,而不知有熹宗皇帝。打击异己、诬陷官员、以权谋私自不必说,魏忠贤还私掌兵权,训练了万余人的武装,权倾朝野无人敢惹。为何在短时间内,崇祯就能轻松除掉魏忠贤,铲除国家一大毒瘤?

16岁的少年崇祯,如何用3个月就弄死了魏忠贤?

祖制约束、皇权控制,魏忠贤无法真正做到大权独揽

明代从朱元璋开始已经制定了严格的宦官禁令,从法律层面禁止宦官读书认字,禁止宦官统兵,朱元璋还制作了一张铁牌,上写: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朱元璋虽然定好了规矩,但他的子孙并没有按照规矩来,正统年间的宦官王振还把铁牌给砸了,这无疑打脸朱元璋。朱棣重新开始了锦衣卫,并设立的东厂,令宦官作为其长官,提升了宦官的地位。宣宗朱瞻基还开设内书房,专门教宦官读书,增加了宦官的学识。

于是乎一批批的牛宦官登场,比如王振、刘瑾、冯保、魏忠贤等人,毫无例外的是这些宦官看似光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结果则都是被皇帝分分钟消灭,没有什么拖泥带水之感。

祖制也就是初代皇帝设置的规定,对子孙的约束力很强,朱元璋设立这些制度的初衷,也是为子孙后代的安稳,就算是朱棣也能理解和支持。

朱元璋废掉了丞相,却又生出个内阁大学士,这让后辈君主们操碎了心,既不能对不起祖宗,还得掌握好权力,那就只能使用宦官了,因为文官的势力越来越大,如果不加以控制,那才是真的灾难。

于是乎在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从皇帝身边的奴仆,到掌管锦衣卫,掌管东厂,再到掌管批红权,甚至掌握少部分军队。但在一定程度上,明代的皇帝对宦官要求都十分严厉。

16岁的少年崇祯,如何用3个月就弄死了魏忠贤?

史料记载:

“初,太祖禁中官预政。自永乐后,渐加委寄,然犯法辄置极典。宣宗时,袁琦令阮巨队等出外采办。事觉,琦磔死,巨队等皆斩。又裴可烈等不法,立诛之。诸中官以是不敢肆。”

成祖在位的时候,宦官权力上升,但依旧对极其严格,一旦触动律法,会施以极刑。宣宗时期,宦官袁琦令阮巨队出宫采买,被发现后袁琦被五马分尸,阮巨队被斩杀,宦官中一旦有不法之徒,立刻处死,这也是宦官不敢放肆的原因之一。

宦官无儿无女,一般年少时净身入宫,身边没有任何依靠,唯一依靠的只有皇帝,这也是宦官设立的初衷,只有这样宦官才能忠心不二。宦官的活动范围也有限,一般禁止出宫,除非少数特例,比如王振、魏忠贤。

另外,宦官的很多权力来自皇帝的默许,也就是皇帝点头,就可以做,皇帝摇头就不允许做。这个条件是很模糊的,根本没有所谓的制度体现,也没有任何书面文件,对外这些权力是不会被承认的。只要皇帝一声令下,再牛的宦官也会一无所有。

看似魏忠贤胡作非为,打击政敌,做了无数恶事,实际上这些都看在熹宗眼里,一定程度上是皇帝默许魏忠贤这么做的,就是为了制衡文官的权力,保证皇权权威性。要想做到大权独揽,必须有军、政、财一起抓住,这才能跟皇帝分庭抗礼,明显魏忠贤一样都站不住脚。

16岁的少年崇祯,如何用3个月就弄死了魏忠贤?

崇祯有魄力有胆量

不可否认,崇祯的确多疑且权力欲望极重,这也是造成明亡的原因之一,而在崇祯刚即位之初,崇祯还是很积极很勤政的。崇祯想要改变帝国的状态,让大明能走的更远,在这一目标实现之前,挡在眼前最麻烦的就是阉党。

经过在天启朝的发酵,魏忠贤的阉党势力早已尾大不掉。在内宫,魏忠贤有三十余名亲信,宫外文臣有崔呈秀、田吉、吴淳夫等人,为“五虎”。宫外打手有田尔耕、臭名昭著的许显纯等人,号称“五彪”,另外还“十狗”等人。

朝廷内外都是魏忠贤的人,各个部门要害单位都安插有魏忠贤的亲信,所以就崇祯在宫内吃饭喝水都得谨慎万倍,生怕有人毒害自己。事实上,魏忠贤的确有些不良企图,但要说他想造反,就太夸张了。

魏忠贤只不过想继续在皇帝手下做事,继续保证他的权力和地位,他曾想再次让崇祯陷入享乐的安乐窝中,他便可以继续当他的九千岁。崇祯不是天启,也没有什么爱好的手艺,崇祯只想废掉阉党这颗碍脚石,重振国家。

为了干掉魏忠贤崇祯也费了不少脑筋,他首先授意几位官员弹劾魏忠贤,之后隐忍不发,令魏忠贤摸不清头脑,麻痹阉党的神经。接着令人弹劾魏忠贤十条大罪,蔑视皇后,搬弄兵权,目无皇权,掩盖边功等等,不论哪一条都是死罪。并且让内侍诵读,威吓魏忠贤。

16岁的少年崇祯,如何用3个月就弄死了魏忠贤?

史料记载:

“于是嘉兴贡生钱嘉徵劾忠贤十大罪: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籓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功,九朘民,十通关节。疏上,帝召忠贤,使内侍读之。忠贤大惧”。

魏忠贤害怕了,其阉党势力也开始松动,不论内臣还是文官,其看中并不是魏忠贤本人,而是其权力链条,哪边有利就站哪边。崇祯一心想杀魏忠贤,在条件允许后,立马下令让魏忠贤去凤阳养老,之后再派锦衣卫中途拦截,逼得魏忠贤自杀身亡。

一方面皇权仍是最高权力,宦官跟本无法动摇,另一方面可以从此看出崇祯的胆量和魄力,哪怕魏忠贤势力再大,也可直接亮出刀剑,致对方于死地。

同时崇祯帝也是一个相当有心计的皇帝,在天启帝尚未驾崩之前,他就已经进宫。暗中观察情况,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甚至不喝宫里的水,不吃宫里的饭,都是自带伙食。甚至继位之前每天晚上都不睡觉,就坐在椅子上静待天明,有这么一心想大权独握的主,魏忠贤想分权,门都没有。

16岁的少年崇祯,如何用3个月就弄死了魏忠贤?

制约魏忠贤,有朝廷大臣的帮助

明朝的文官不论哪个皇帝当政,都是一个个硬骨头,只要你做得不对,不利于国家,言官会不畏生死地往上冲,哪怕同归于尽也在所不惜。

魏忠贤把持朝政这么多年,杀了无数正直的官员,如此恶行得罪的人也不在少数,更有大量官员想法设法阻挠魏忠贤的权力和野心。

天启三年,魏忠贤想推荐自己的亲信魏广微进入内阁,命令御史郭巩攻击邹元标、杨涟、周朝瑞等人,马上遭到御史方大任、周宗建等人的反击,虽然没有成功,却仍令魏忠贤极其不痛快。

随后魏忠贤想让客氏的儿子侯兴国,在锦衣卫准许世袭,兵部尚书董汉儒、给事中程注等纷纷上疏,最后是皇帝默许了魏忠贤行为才算告终。

魏忠贤每次肆意妄为,都伴随着文官的强烈抵抗,哪怕不是对手也义无反顾,杨涟、左光斗等人就是死在魏忠贤的屠刀之下,致死都没有屈服。

魏忠贤能得势,主要在于天启帝的支持,所以文官的一系列反制行动才无功而返。等到崇祯帝上位,势必要铲除阉党,于是乎一大批官员站了出来,成了崇祯的队友,并告诉皇帝,你并不孤单,铲除阉党人人有责。

另外还有大批墙头草,魏忠贤受宠时跟随着魏公公,魏公公倒台则树倒猢狲散,继续跟着大老板崇祯做事,绝对不做亏本生意。听说魏公公要完,大多数人都跑了,在魏忠贤临死前只有亲信李朝钦一人陪同,可见同富贵容易,共甘苦很难。

16岁的少年崇祯,如何用3个月就弄死了魏忠贤?

魏忠贤坏事做绝,罪有应得,哪怕崇祯没杀他,他早晚也会被文官折腾死,更可况已经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崇祯除掉魏忠贤,也可以说是顺应天道。

皇权至上,一个太监再怎么牛,也干不过皇上的!只不过,除掉了魏忠贤,朝堂势力失衡,再也没有力量制衡东林党人,不知道崇祯帝吊死在歪脖子树上时,那句“众臣误朕”是不是有所怀念魏忠贤呢?

那么,崇祯帝为什么一定要干掉魏忠贤呢,如果不干掉他,大明朝会那么快被推翻吗?

16岁的少年崇祯,如何用3个月就弄死了魏忠贤?

荼毒后宫

在明代,想要在实现自身价值,或者说实现抱负,当官是最好的选择。只要考试成绩好,考中个进士,成为庶吉士,那么前途就会无限光明,封侯拜相也指日可待。但像魏忠贤这种街头混混,大字不识一箩筐,他没有这个能力参加科考,所以魏忠贤一狠心,一蹬腿,去了根,去做了宦官。

官宦不用考试,而且混得好也能位极人臣。魏忠贤经介绍侥幸入宫,之后结识了魏朝、王安等人,一众宦官对魏忠贤也不错。但魏忠贤知恩不报,反而驱逐了魏朝、坑死了王安,和客氏联合之后,魏忠贤的权势一发不可收拾。

客氏原本是朱由校乳母,由于年幼的照顾,朱由校对客氏极为信任。等朱由校长大成人,双方关系暧昧,仗着朱由校的宠信,客氏在后宫可谓独霸天下,和魏忠贤联合起来胡作非为。

史料记载:

“裕妃张氏有娠,客氏谮杀之。又革成妃李氏封。皇后张氏娠,客氏以计堕其胎,帝由此乏嗣。”

一般来讲,后宫的斗争都是十分血腥、暴虐,很多时候,这些女人斗起来比男人狠毒万分,但荼毒妃嫔子嗣的还相对少见。客氏为了防止皇帝的妃嫔怀孕,运用各种手段残害对方,比如暗杀,比如堕胎、投毒。

裕妃张氏就被客氏暗杀,张皇后有了身孕,客氏就安排人故意令其堕胎,于是不管朱由校如何努力,他就是没有儿子。这些都是魏忠贤、客氏一起图谋操作的,可谓是令人发指。皇帝的儿子就是国本,就是下一任皇帝,魏忠贤、客氏就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残杀无辜,如果朱由校没有选好继承人,那么天下大乱或在旦夕之间。

16岁的少年崇祯,如何用3个月就弄死了魏忠贤?

欺扰百姓

很多人说魏忠贤虐杀的人只是官员,为了铲除异己,他的确杀了很多官员,但魏忠贤同样冤杀了很多百姓。换言之,只要对魏公公有意见,或者说了魏公公几句坏话,被东厂得知,那么八成难逃一死。

史料记载:

“民间偶语,或触忠贤,辄被擒僇,甚至剥皮、刲舌,所杀不可胜数,道路以目。”

朝廷斗争再激烈,跟老百姓没有太大关系,魏忠贤虐待百姓,这就上升到了全民公敌的水准。所以对于大明王朝,对于皇帝,对于大明百姓,魏忠贤就是那个致人死地的癌细胞,几乎没有丝毫可圈可点之处。

16岁的少年崇祯,如何用3个月就弄死了魏忠贤?

威胁皇帝

在明熹宗朱由校去世前后,魏忠贤还和客氏干了一件更为出格的事。作为权倾朝野的顶级宦官,魏忠贤当然希望他的权势能永远延续下去,魏忠贤本人当然无法做皇帝,这一点他应该很清楚,所以他想偷梁换柱,搞出一个不知明的婴儿,并充当朱由校的儿子。

不知道客氏在哪里找了个孕妇,就安排入宫,并威胁张皇后,要求立这个孕妇肚里的孩子为皇帝。魏忠贤如此胡来,他置大明宗庙社稷于何地?难道魏忠贤真正考虑过大明的将来吗?

在最危急的时刻,张皇后站了出来,这位魏忠贤在后宫唯一畏惧的女人,及时劝阻了熹宗皇帝,才顺利传位给朱由检。如果让魏忠贤得逞,搞了个不知名的婴儿做皇帝,他来掌控天下,那么明王朝或许要早亡十七年。

16岁的少年崇祯,如何用3个月就弄死了魏忠贤?

史料记载:

“忠贤自出请王入,王危甚,袖食物以入,不敢食大官庖也。”

崇祯即位前夕,面对强大的阉党,他也是惶惶不可终日,因为他的身边没有什么亲信,就连喝水、吃饭,他都要自己携带,生怕魏忠贤在其饭食中下毒。这并是不危言耸听,以魏忠贤的阴毒性格,如果被逼得无路可退,真的可能狗急跳墙。

假如崇祯是个不太谨慎的人,还不听魏忠贤的安排,那么很有可能魏忠贤会害死崇祯。魏忠贤并非忠于大明、忠于君主,而只是忠于他的权势。迫害皇帝子嗣,威胁皇帝、皇后,如果崇祯让其继续下去,估计朱元璋都会从棺材里爬出来,跳脚骂娘。

16岁的少年崇祯,如何用3个月就弄死了魏忠贤?

制衡党争

假如魏忠贤能继续在崇祯朝参政,或许能起到一些制衡党争的作用。崇祯一朝的党争十分严重,大家总是在朝堂争来争去,大多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反而总是在掣肘崇祯的各种判断。

崇祯原本是想和后金议和的,少数大臣已经谋划了很久,但就是由于这帮东林党,一概坚持抗战,让明军和后金死磕到底,就是不同意议和。既然无法议和,那么崇祯只能走向了死胡同,直到最后的末日。

在李自成攻陷京城前夕,崇祯也定好了南迁的方案,同样这帮大臣还是不同意,崇祯只能委曲求全。如果崇祯能后金议和,那就可以腾出手来对付李自成、张献忠,那么明王朝还有一线生机。

如果崇祯能南迁至南京,那么南明也不会群龙无首,甚至收复中原都计日可期。反而到了最后,崇祯殉国而亡,而那些公卿大臣即刻投降了李自成,只是李自成也看不惯这帮高官,几乎杀了个精光。

魏公公或许是这帮东林党的克星,但假如这帮人畏惧魏公公,或者全部归顺了魏忠贤,那么阉党将会成为另一个东林党。而在魏忠贤看来,他不会想到什么权力制衡,他只会为了他的权势不择手段,如果阉党继续存在,那么很可能崇祯朝的朝廷会更加混乱不堪。

16岁的少年崇祯,如何用3个月就弄死了魏忠贤?

魏公公不是那个大明的救星,他只是个坏得掉渣的宦官。能挽救大明的只有那些忠臣和宿将,当然,命数这个东西谁也无力改变,政权同人类寿命一样,没有什么永恒和不朽,盛极而衰、物极必反是无法改变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