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年羹尧不是满族,怎么他的妹妹能嫁给雍正?

问:年羹尧不是满族,怎么他的妹妹能嫁给雍正?

年羹尧不是满族,怎么他的妹妹能嫁给雍正?

雍正帝娶了年羹尧的妹妹,按雍正的说法,是“皇考嘉其端庄贵重,特封为亲王侧妃”,可见,年氏成为雍亲王侧妃是康熙亲自指婚的,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恐怕还是要打个问号?

年氏入府的确获得了较高的地位,排序仅次于雍亲王嫡妃。而另一位侧妃李氏,虽此时已为雍亲王生育了多位子女,但地位却不比年氏。即使雍正帝即位后,年氏封为贵妃,而李氏仍旧比她低一等,仅封为妃。

那么年氏作为汉家女子,她是如何进入皇室眼中的呢?又为何深得雍正的宠爱?这其中有无政治利益上的牵绊?我们先从年氏的家族说起。

年羹尧不是满族,怎么他的妹妹能嫁给雍正?

年氏家族不一般的历史

年家的族姓原本姓严,祖籍是安徽怀远,后因“严”被讹化成“年”,遂以年为姓。明朝成化年间的户部尚书年富,就是其家族中人。

明朝后期,年氏家族迁居辽东广宁。到明清之际,年羹尧的曾祖年有升一家被清军裹挟入旗,归至汉军镶白旗下。顺治十二年(1655年),年羹尧的祖父的年仲隆考中了进士,历官知州,年氏家族开启了上升之路。

至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年遐龄已官至工部左侍郎、湖广巡抚,康熙四十年(1701年)署理湖广总督,成为清王朝的高级官员。所以说,到了年羹尧父亲年遐龄这一代,年氏家族的政治地位已然很高了。

年遐龄子女较多,比较出名的有长子年希尧、次子年羹尧以及幼女--雍正皇帝的敦肃皇贵妃年氏。

年羹尧不是满族,怎么他的妹妹能嫁给雍正?

长子年希尧比年羹尧大八岁,他借着父亲、弟弟、妹妹和妹夫的光,官至左都御史。不过他这个人有点怪,官虽大,但对做官的兴趣却不浓厚。

他的志趣全在学术、艺术方面,在几何学、透视学上颇有造诣,还著有《视学》、《测算刀圭》等著作;精于绘画,工山水、花卉;还爱音乐,是广陵琴派的传人之一;还涉猎了医学方面,著有《集验良方》。

此外,他在陶瓷烧造方面也卓有成效,曾担任过景德镇御窑厂的监督,研制出了十几种颜色的珐琅彩颜料。风靡于世的雍正瓷,很多都是由他主持烧制的,世称“年窑”。

再说年羹尧,我们就更熟悉了,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年羹尧有着出色的表现,但影视剧中对他的刻画还是太片面了。实际上,年羹尧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全才。

年羹尧不是满族,怎么他的妹妹能嫁给雍正?

年羹尧出生在“康乾盛世”的起步阶段,虽然是庶出,但身份一点没有影响到他的前程。首先,他是一位学霸型的人才,21岁中进士,入翰林院学习。24岁通过散馆考试成功留馆,任职翰林院,官从七品。27岁左右担任四川乡试主考官,之后一路升迁,正六品的侍读、从四品的侍讲学士、正三品的内阁学士,并加礼部侍郎衔。他还曾出访过朝鲜,担任过四川巡抚。也就是在担任四川巡抚的时候,他得到了文转武的机会,锻炼出了一身军事才华。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年羹尧是幸运的。他这匹千里马不仅早早得到康熙的赏识,而且也引起了大学士明珠的注意。明珠将自己的孙女许配给了年羹尧,而且在孙女不幸离世后,又继续从他的权利集团中找了一位宗室格格,介绍给年羹尧做了继妻。

年羹尧不是满族,怎么他的妹妹能嫁给雍正?

虽然我们总想把生活与工作分得清楚些,但在现实中,生活与工作常常是搅和在一起的。年羹尧的两次婚姻,为他带来了丰富的政治资源,同时也背上了沉重的政治包袱,为他日后的政治选择埋下了隐患,这是后话。

我们再来看看年遐龄的老来女--敦肃皇贵妃年氏。雍正帝的后妃不多,皇后、皇贵妃、妃一共才七位,其他的不超过二十位。有人说,与女人相比,雍正帝更喜欢权力。

雍正帝是有名的工作狂,此言不假,他不巡幸,不狩猎,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中度过。有人统计,雍正朝现存的汉文奏折和满文奏折有四万多件,留下的批语多达一千多万字,怪不得一天的睡眠时间不足四个小时。这是在他当了皇帝之后的事情,在他没当皇帝的时候,他还没这么拼命。

年羹尧不是满族,怎么他的妹妹能嫁给雍正?

他也是个男人,也有七情六欲,也难逃”食色性也“的轮回。从康熙五十四年到雍正元年,九年时间里,有一个女人为他生育了三子一女,而其他妃嫔均无所出,这个女人就是《甄嬛传》里华妃的原型年贵妃,就是年羹尧的妹妹年氏了。

年贵妃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前后嫁给了雍亲王胤禛为侧妃,她与雍正在年龄上相差较大,类似于大叔恋的那种,但婚后她与雍正的感情倒是十分和谐,在地位上也备受重视。

我们汉族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而满蒙等民族实行的是多妻制,因此,侧妻也算是妻,其地位比正妻略低,但又远高于小妾。在《清会典》中记载,亲王侧妃冠顶饰东珠九颗,比亲王嫡妃仅少一颗,比郡王级的嫡妃还多了一颗。可见,侧妻的地位在康熙朝时还是很高的。

年羹尧不是满族,怎么他的妹妹能嫁给雍正?

皇子、亲王的侧妃主要有两个来源:其一是从已生育子女的小妾当中提拔出一位;其二,就是由皇帝直接从八旗秀女中选出,指婚给皇子、亲王。不同的方式也就决定了不同的地位,后者方式选出的侧妃远高于前者,因为参选秀女的女子多半出自官宦世家。

因此,雍正说年氏是经康熙亲自指婚给他的,这个说法也没有问题,同时也证明,年妃的身份地位和相貌都是很出众的。

康熙五十年,也正是九子夺嫡争斗比较激烈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的年羹尧在干嘛呢?

年羹尧不是满族,怎么他的妹妹能嫁给雍正?

雍正帝为何要娶年羹尧的妹妹?

康熙四十八年,这一年是年羹尧事业的爆发期,升侍郎、出使朝鲜、外任封疆,也就在这一年,他的命运与雍亲王扯上了关系。

也在这一年,四阿哥胤禛晋封为雍亲王,爵位提高,也就意味着配置也要提升。按照当时的制度,皇子一旦封有爵位,离开皇宫独立居住,那么他本人的户籍就要被编入下五旗中的一旗,称为“皇子分府”。

分府后的皇子,根据各自所封爵位的高低,在本旗内就要占领一定数量的佐领,那么佐领内的人口,也就自然划拨到了皇子管辖。那么问题来了,皇子分府后所占据的佐领从哪里来呢?

年羹尧不是满族,怎么他的妹妹能嫁给雍正?

主要来源就是通过从原有王公的佐领中做切割,这也是清初统治者为加强皇权、削弱“铁帽子王”实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康熙四十八年,年羹尧所属的佐领就被划拨到了新晋封的雍亲王名下,从此,雍正与年羹尧也就形成了主属关系,但此时两人并不熟。年羹尧一直在外任,中间仅有一次回京述职。

按照清朝惯例,宗室王公纳娶侧室,其选择范围一般限于自己所管佐领之内。康熙之所以把年羹尧的小妹指婚给雍亲王,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胤禛爵位提升后的佐领换拔,并无明显证据指明雍正娶年羹尧的妹妹是一桩政治婚姻,但是,也不能纯粹的将政治利益排除在外。

年羹尧不是满族,怎么他的妹妹能嫁给雍正?

如果说娶年家小妹纯属偶然,那么在娶了年家小妹之后,雍正与年羹尧的关系就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了。他们之间,除了是主属关系,又多了一层郎舅关系。这种多重关系,最终在他们之间引发了化学反应。

年羹尧自身的婚姻关系,决定了他自然是倾向于明珠一系的权贵们,明珠家子孙众多,联姻对象相当广泛,多是高门大户,涉及的重要宗室就有英亲王、康亲王、肃亲王,还有八爷党的胤禟。

年羹尧作为明珠家的孙女婿,早早就被缠绕进权力中心,特别是他与皇九子胤禟之间的联系,为年羹尧日后带来了很大麻烦。

年羹尧不是满族,怎么他的妹妹能嫁给雍正?

自打雍正有了夺嫡之心,自然也就暗中组织起了自己的人马。即使不能为我所用,也绝不能倒向对手,此时的年羹尧就必须要做出选择了。

最终,雍正将其降服于手下,主属关系、郎舅关系,还有他自己的才华,三者在其中都起了作用,年羹尧也凭借雍正的爱戴,一步步登上了自己的人生高峰。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不能排除这是一桩政治婚姻,但雍正对年贵妃却是至臻至爱的。

年羹尧不是满族,怎么他的妹妹能嫁给雍正?

在地愿为连理枝

在不少影视剧中,都为年贵妃起了名,如年世兰、年秋月等,实际上关于她的名字在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一般称之为年氏。

年氏身体羸弱,与雍正十年间虽孕育了四个孩子,但没有一个孩子活到成年,这种状况是否与母亲身体素病有关,我们不得而知。

雍正即位后,立马就封她为贵妃,名号仅次于皇后。她虽深得雍正宠爱,但从不侍宠而娇,做事也相当有分寸。比如,她回家省亲后,回宫后也会把所见所言主动向雍正汇报。凡是家里送来的信件,她也是先送给雍正阅看,然后才自己看。

年羹尧不是满族,怎么他的妹妹能嫁给雍正?

可见,她对雍正相当了解,雍正的怀疑精神是很强的,年氏的所做所为完全消除了雍正的任何猜忌,也从客观上反应了年家的情况。大概这也是雍正钟爱她的原因之一。

随着雍正与年羹尧关系的恶化,年贵妃的身体也越来越差。雍正三年(1725年),年贵妃重病卧床,雍正为了为她冲喜,特将年贵妃的位号提升了一个档次,升为皇贵妃。

按清宫规制,皇贵妃是皇后的继任者,皇后在世,一般不立皇贵妃,以免给皇后压力。但最终年贵妃还是去了,雍正三年(1725年)十一月二十二,年贵妃在圆明园病逝,雍正痛苦万分,他自责地说“凡方药之事,悉付医家,以致耽延日久”。

年羹尧不是满族,怎么他的妹妹能嫁给雍正?

年妃死后,雍正帝休朝五天,诏令亲王以下、宗室以上五日不跳神,不还愿,均为年妃穿戴孝服,在京四品以上官员及有封爵者一律到圆明园安奉年妃,还决定死后与年贵妃合葬在一起。

有人说,年妃受宠纯属由于年羹尧的关系,没错,雍正是需要年羹尧这样的人才。但如果客观的评价,但凡一个男人,在他的心中总会住进一个他钟爱的女人。不论雍正有多么“唯利是图”,在他的心中也是一样的。

或许正是因为爱,在年贵妃活着的时候,他始终没有处死年羹尧。年妃过世仅一月,年羹尧就被处理了。而对于年氏家族的其他人,雍正并未波及太多,这难道不是因为爱吗?

优秀作者:fp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