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各方面都不占优势,却创造战争奇迹,淮海战役如何险中求胜?

问:各方面都不占优势,却创造战争奇迹,淮海战役如何险中求胜?

解放战争当中,三大战役波澜壮阔、震烁古今。其中逐鹿中原的淮海战役最令人津津乐道、荡气回肠、叹为观止,不仅仅是因为以少胜多、歼敌55万的辉煌战果,更因为此战彻底歼灭了校长的嫡系主力,在长江以北国军已无力反抗,只能退守江南。事实上,淮海战役决定了整个解放战争的胜局。

但这一胜利的取得是极其不易的。

在淮海战役发起时,虽然解放军的总兵力已超过国军,又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但在淮海战场上,解放军的兵力和武器装备并不占优势。国军兵力雄厚,装备精良,并出动了数百辆坦克和近两百架飞机。战场形势复杂多变,战斗异常紧张、激烈。

华东、中原解放军以气吞山河的气慨,坚韧不拔的毅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经过66个昼夜的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战役的伟大胜利,成为战略决战以少胜多的范例。正如毛主席比喻的那样,淮海战役打得好,好比一锅夹生饭,还没有完全煮熟,硬被你们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

各方面都不占优势,却创造战争奇迹,淮海战役如何险中求胜?

战役结束后,解放军乘胜南下,江淮之间广大地区迅速解放,大军锋威直逼长江北岸,国民党统治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以及长江中游中心城市武汉等地,已处在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国军在淮海战场和东北、华北等战场的惨败,加速了已四分五裂的国民党政府的崩溃。1949年1月21日,校长被迫宣告“引退”,中国最后一个专制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各方面都不占优势,却创造战争奇迹,淮海战役如何险中求胜?

解放军的这一胜利,为尔后继续向蒋管区进军,彻底摧毁国民党的统治,解放全中国,造成了极为有利的形势。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壹| 正确的战略指导方针

军委和教员适时扩大战役规模,及时确立了就地歼灭敌徐州集团的战略方针。

“执行有利的决战,避免不利的决战”,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战争前两年,由于我军兵力和装备处于先势,因此力避与敌进行战略决战,而抓住一切战机,通过战役上的胜利,分批歼敌,逐步削弱敌人,为进行战略决战创造条件。

在战略决战条件逐步形成后,军委首先在我军兵力占有较大优势的东北战场,组织了以求歼卫立煌集团为目的的辽沈战役。

在淮海战场,虽然我军兵力、装备不占优势,但是战略决战条件已经成熟。

一是辽沈战役后我军总兵力已超过敌军;

二是华野,中野主力已经靠拢,在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部队斗志昂扬,其势不可挡;

三是敌人内部上下不一致,指挥不统一,举棋失当,主力兵团避战自保,攻击精神极差,虽众而孤,利于我各个歼灭。

据此,在徐州之敌有向南撤退的征候时,教员以其非凡的胆略,决定扩大战役规模,把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重心的方针,发展为就地歼灭徐州刘峙集团的方针。战役进程表明,这是一个十分正确的方针,实现了战略决战的又一个大胜利。

贰| 高超的指挥艺术,正确的战役指导

(一)正确选择各阶段的主要作战目标和战役的主要突击方向,这是淮海战役在组织指挥上的成功所在。

军委确定战役第一阶段以黄百韬兵团为主要的作战目标,这不仅由于该兵团是刘峙集团中战力较弱的一个兵团,且态势突出,易为我分割围歼。胜利后,即可便山东、苏北解放区联成一片,有利于下一步作战。而攻占宿县,切断徐蚌路,就孤立了徐州,为分批歼敌,实现就地歼灭刘峙集团创造了条件。

各方面都不占优势,却创造战争奇迹,淮海战役如何险中求胜?

战役第二阶段,军委和总前委决定以开击黄维兵团为作战目标。

该敌战力虽较强,但有长途跋涉,孤军冒进,兵疲粮缺,地形不利等弱点,而且还考虑到歼灭该敌后,可以使徐州之敌陷于更加孤立的境地,华野主力也能获得必要的休整补充,以便养精蓄锐,准备下一步围歼徐州之敌。

当发现杜聿明集团逃跑时,军委和总前委又不失时机地将该敌包围。当对黄维兵团和杜聿明集团的攻击处于胶着状态时,又决定集中力量首歼黄维兵团,从而在战役第三阶段从容不迫地歼灭了杜聿明集团。

军委和总前委从战役特点和战役发展着眼,正确地造择各阶段的作战目标,自始至终驾驭着战役的发展,被我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其卓越的指挥能力和高超的指挥艺术,达到了得心应手的地步。

(二)贯彻“攻济打援”原则

徐州敌人是个重点集团,我军不可能一口吃掉。攻济打援的原则,即用足够的兵力围歼被围之敌的同时,华中更大的兵力于阻援,打援和钳制方向上,以达到逐次歼敌。

这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这一作战能则在新的条件下的运用。

战役开始,敌重兵猬集徐州附近,“固守一点,四面驰援”,企图使我军“吃不掉,啃不动”。我军在围歼黄百韬兵团时,以中野主力和华野一半以上的兵力,组成强大的阻击钳制集团,有效地钳制并击退了徐州和南线各路援敌。

各方面都不占优势,却创造战争奇迹,淮海战役如何险中求胜?

中野在迅速包围和歼击黄维兵团时,华野在徐州以南和蚌埠以北组成了强大阻援打援集团,保障歼灭黄维作战的胜利,并在杜聿明集团西撤时,迅速展开通猛追击,将其合围。

结果黄维兵团被歼,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受创,杜聿明集团全军被围,形成了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的态势。使我军达到逐次歼敌之目的。

(三)灵活变换战法,大规模的运动战同大规模的阵地战相结合

淮海战役的三个阶段,我军都是以大规模的运动战始,以大规模的阵地战终。对付运动中之敌,我军指导思想上以“猛”为主,以穿插、分割、迂回、包围、追击、阻击等各种战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围歼敌人,使敌无法收缩集结而被各个歼灭。

对已转入集团固守之敌,则应以“稳”为主,进行周密侦察,在开展工程浩大的艰苦的近迫作业和步炮协同等基础上,集中优势兵力、火力,逐点夺取,逐次歼敌。这就要求前线指挥员必须周密观察和分标敌情,并依据敌情的变化,适时改变作战指导思想。

利用作战间隙休整部队,有效地组织连续作战。华东、中原野战军利用作战间隙,及时组织部队就地休整,有计划地实施轮番化战。并在伤亡大的情况下,及时进行火线整编,编并战斗单位,配齐干部缺额,补充解放战士,使部队始终保持了坚强的战斗力。

(四)把握有利时机,组织敌军起义

在淮海战役中,我军组织了敌军两次较大的起义,对战役的发展起了重大影响。

一是战役开始不久,正当我军从徐州东西两侧发起攻击,造成围攻徐州态势,力争分割合围黄百韬兵团的紧要时刻,适时组织了何基沣、张克侠两将军起义。使刘峙恐慌万状,举止失措,产生了错误的判断。我军利用刘峙的错误,迅速截断陇海路,切断黄百韬兵团西撇徐州的退路,为包围黄百韬兵团赢得了时间。

各方面都不占优势,却创造战争奇迹,淮海战役如何险中求胜?

何基沣、张克侠

二是在黄维集中主力四个师为第一梯队并肩拼死突围之际,总前委及时策动敌110师师长廖运周战场起义,不仅有效地阻止了黄维兵团突围,而且起到了动摇敌军心,瓦解敌士气的作用。整个战役,争取国民党官兵起义共达28500余人。

各方面都不占优势,却创造战争奇迹,淮海战役如何险中求胜?

叁| 上下一致,密切协同,发挥了整体作战威力

淮海战役是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和广大地方武装及民兵,共同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协同作战。

军委在组织指挥这次协同作战中,善于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有关重大的决策方针都同总前委和两大野战军前委反复磋商,充分酝酿,博采众议,修正和完善已定的作战方针,原则,并充分信任下级,授以临机处置各种情况的权力,通过军事上的民主集中制形成了正确的战役指导。

而总前委本着对军委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坚决贯彻执行军委的作战方针、指示、命令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和前线指挥员的主观能动性,依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及时提出有真知灼见的建议,供军委考虑采纳。从而达到上下一致,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使两大野战军的协同作战,始终保持了战略上的高度集中统一指挥。

总前委在具体组织指挥两支大军并启作战时,坚决贯彻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关于加强组织性纪律性的指示,号召参战部队坚决服从命令,树立全局观念,加强团结协作,统一对敌作战。

参加作战的不管是建制内的还是临时配属的部队,都能遵守纪律服从指挥。

担任主攻任务或执行阻援任务的部队,都勇挑重担,为了全局忍受巨大牺牲,而毫无怨言。

各方面都不占优势,却创造战争奇迹,淮海战役如何险中求胜?

总前委还根据战局的变化,及时转变作战指导思想,重新调整作战部署,实现了两支大军密切协同。

战役发起前,中野一部在豫西方向牵制国民党华中“剿总”所属张淦兵团和黄维兵团,主力在郑州、开封方向吸引了峙集团西顾,策应华野方向战前的准备工作。

战役第一阶段,我野集中主力围歼黄百韬兵团,中野适时发起徐蚌作战,不仅有力地支援了华野全歼黄百韬兵团的作战,而且有效地分割了徐州,蚌埠、蒙城地区之敌。

战役第二阶段,中野知难犯险,勇担重任,克服部队挺进大别山后,原气未复的困难,决心以全力围歼黄维兵团,华野则以强大兵力北阻徐州南援之敌和蚌埠北援之敌。并在完成对西撤之杜聿明集团包围后,适时抽调一部分兵力参加围歼黄维兵团,直接配合中野完成全歼黄维兵团的任务。

各方面都不占优势,却创造战争奇迹,淮海战役如何险中求胜?

战役第三阶段,华野主力围歼杜聿明集团,中野主力则作为总预备队随时准备截歼逃敌和防止蚌埠之敌北援。

整个战役,两大野战军在总前委的统一指挥下,识大体,顾大局,同心协力,主动配合,互相支援,积极完成作战任务,充分发挥了整体作战威力。

肆| 强有力的政治工作

抓紧思想动员,不断鼓舞斗志。政治工作是解放军的生命线,是完成作战任务的重要保证,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为保证指战员在战斗频繁、生活艰苦、部队疲劳的情况下,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军委、总前委和两大野战军前委要求各级党委,在努力搞好参战部队物质保障的同时,抓紧思想教育这个中心环节。

各级领导都深入学习军委的作战方针和指示,提高认识,统一作战思想。在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的组织领导下,对部队普遍进行以准备打大仗,打恶仗为中心内容的形势教育,广泛宣传全国胜利形势和教员提出的再有一年左右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的论断,反复宣传淮海战役的意义和作战指导思想,极大地鼓舞了全体指战员敢于打大仗的决心和信心,提高完成作战任务的自觉性,为夺取决战的胜利奠定了牢周的思想基础。

各方面都不占优势,却创造战争奇迹,淮海战役如何险中求胜?

对作战部队还普遍进行了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团结战斗的教育。

中原军区颁发秋季作战命令,要求部队做到军政两胜,既要配合友邻,团结战斗,打好仗,又要执行好政策。

华野政治部主任唐亮强调要把“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作为战时政治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广大指战员,经过教育,增强了组织纪律性和全局观念,在同兄弟部队并肩作战中,发扬了人民解放军统一意志,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相互支援,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

我军的政治思想工作,不仅在战前广泛开展,而且针对战役持续时间长,战况激烈,作战方向多变,后勤一时无法跟上等特点,深入贯穿到战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因此尤为活跃。政工人员同指挥员一道深入到主攻、阻援部队中去,深入到阵地战壕中去,做到边打边动员。

开展了立功选模、火线庆功,战地诉苦等生动有力的宣传鼓动工作,加强群众性的思想互助活动,并以共产党员带头英勇作战的模范行动和战斗英模的光荣事迹激励斗志。参战部队经过思想发动,求战心切,士气高昂,排除一切困难,完成作战任务。追歼逃敌时,发扬不顾疲劳,不怕伤亡,忍饥耐寒,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一夜急行军百余里。阻击援放时,发扬人在阵地在的英勇气概,击退数倍于我之敌。攻击守散时,发扬前仆后继,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敢打硬仗。

各方面都不占优势,却创造战争奇迹,淮海战役如何险中求胜?

整个战役,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评选出大批战斗英雄和功臣模范。

发动政治攻势,瓦解敌军士气。参战部队在对敌进行强大军事打击的同时,遵照军委关于“应把政治攻势当作军事进攻一样重要”的指示,把开展对敌政治攻势作为重要的战役任务。

战役第二阶段围歼部队在阵前反复播送刘伯承、陈毅司令员署名的《促黄维立即投降书》,在精神上对国民党官兵起了很大的瓦解作用。

尤其在围歼杜聿明集团时,利用敌人正处于饥寒交迫,四面楚歌的困境,各部队连续广播教员起草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并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政治攻势,实施攻心战术,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士气。

整个战役,我军争取国民党军营以上成建制投诚者35000余人。

各方面都不占优势,却创造战争奇迹,淮海战役如何险中求胜?

重视改造俘虏,即俘即补,充实部队。

各级政治机关坚决超彻军委关于“随战随补,随补随战"的方针,认真抓好溶俘工作,做到“即俘、即查、即教、即补、即打”。

中原局下达大力争取改造巩固解放战士的指示,要求各纵队建立俘虏的收容转送训练机构。

华野设立庞大的俘虏管理处,各纵队设立相应的俘管机构。利用战斗间隙,通过谈心、诉苦、开展团结互助等活动,启发俘虏兵的阶级觉悟。许多俘虏兵经过短促教育,补入连队,立即参战。不少解放战士立了战功,有的被提为干部。

各方面都不占优势,却创造战争奇迹,淮海战役如何险中求胜?

《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丁小二剧照

解放军兵员的补充,除主要是动员翻身农民参军和地方武装升级编入野战军外,还把经过教育改造的大量俘虏兵补入连队。

由于补充兵员及时,人民解放军愈打愈壮大。据华野不完全统计,战役开始时总兵力42万人,战役结束前已增至46万余人。

伍| 依靠人民群众,坚实的后勤保障

淮海战役是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农村进行的。战役规模空前,作战时间久,战区广,战况变化快,物资供应量和伤员转送量都很大。因此,组织好后勤保障,成为夺取战役胜利的关键一环。

在军委的领导下,华东局、中原局和华北局紧紧依靠人民,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使我军的后勤保障建立在广大人民全力支援的坚实基础之上。后勒支前工作在总前委的统筹指挥和精心筹划下,组织严密,机构健全,动作协调,反映灵敏,形成强有力的保障系统,对战役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军委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后勤支前工作。战役发起前,军委明确指出:淮海战役比济南战役规模要大,包括后勤了作在内的作战所需的各个方面,一定要充分准备好,才能行动。

军委还委派总后勤部长杨立三参加华野召开的曲阜会议,筹划战役后勤事宜。

各方面都不占优势,却创造战争奇迹,淮海战役如何险中求胜?

中野供给部长刘岱峰、华野后勒部长刘瑞龙分别负责野战军的后勤工作。

当战役规模扩大后,军委指示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用全力保证我军的供给。根据战役形势的变化,又指示总前委:必须会同战区地方党委统筹解决全部军队及民伕三至五个月的粮草、弹药,十万至二十万伤员的医治。

1948年12月26日,总前委在徐州召开了华东、华中、中原、冀鲁豫四方面参加的联合支前会议,对于协调各地区的支前工作,圆满完成支前任务,以及支援部队尔后的南下作战都起了重要作用。

各级党政机关建立强有力的后勤支前领导机构,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军委、总前委关于后勤支前的指示,落实支前任务。中原局由邓子恢、张际春、李达负责中原区的后勒支前工作,成立了中原运输司令部、豫皖苏后勒司令部和豫西军区支前司令部。

华东局建立了以傅秋涛为主任委员的华东支前委员会,以及华中支前司令部和鲁中南、渤海支前委员会。华北局成立了以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致运、政治委员韩哲一、副司令员袁子扬为领导的冀鲁豫战勤总指挥部等支前领导机构。各级支前领导机关制定了工作计划和各项措施,展开了紧张的组织动员工作,积极调动人力、物力、财力,全力以赴支援前线。

周密计划,严密组织,科学调度支前大军。各级支前机构根据物资需要量大,战线移动迅速,运输线长,民工众多等特点,对物资的运送、伤员的转运、民工的组织都作了周密计划安排。在方圆数千公里广阔的区域内,开辟了十余条水陆运输干线和许多条运输支线,设立了百余处粮站、民站、兵站,以及数十处伤员转运站和后方医院,从后方到前方形成了严密的运输网络。并在物资的管理、调拨等各个环节上,做到环环相扣,提高了运输效能。地方支前机构和军队后勤部门紧密配合,保证了繁重的支响任务顺利完成。

各方面都不占优势,却创造战争奇迹,淮海战役如何险中求胜?

广泛深入动员,调动广大群众的支前热情。在“一切为了前线胜利”的号召下,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认真执行了“耕战互助”,“人力合理负担”等正确的方针政策,解放区和临近战区的广大群众以极大的革命热情,不惜“倾家荡产”,历尽艰辛,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援自己的子弟兵。

来自苏、鲁、豫、皖、冀五省的广大民工云集战场,冒着枪林弹雨,忍着风雪饥寒,翻山越岭,破冰渡河,日夜兼程,长途跋涉,支援子弟兵作战。运输线上,人如潮涌,车轮滚滚,车队、人流,日以继夜,川流不息。人们背杠、肩挑、车推、船载、担架抬、毛驴驮、牛车拉,组成一支亘古罕见、气势磅礴的支前大军。后方群众不分男女老幼,积极参加冬耕生产,昼夜突击碾米磨面,加工军粮,赶做军鞋、军衣,筹集粮草,照料伤员。

整个战役,动员了支前民工,包括随军常备民工、二线转运常备民工和后方临时民工共543万人(不包括后方碾米、磨面、做军鞋等广大群众),为参战部队的9倍。动用了担架二十万六千副,大小车辆八十八万余辆,挑子三十五万五千副,船只八千五百余艘,汽车二百五十七辆。向前线共运送了一千四百六十多万斤弹药,九亿六千万斤粮食等大量军需物资,并向后方转送了十一万名伤员,出色地完成了艰巨的运输任务。广大群众一心一意支援前线,不仅在物质上,而且在精神上给子弟兵以极大的支持与鼓舞。

各方面都不占优势,却创造战争奇迹,淮海战役如何险中求胜?

组织广大群众和民兵参军参战,支援主力部队。人民群众热烈响应党和政府“到前线去,到主力去”的号召,掀起了参军热潮。战役前后,仅山东省就动员十六万八千名青壮年入伍,强大的后备兵团源源开赴前线。广大民兵,担负了保卫生产、护送物资、保护交通、清剿土匪、维持治安、捕捉散兵、看押俘虏、打扫战场等繁重的战勤任务,积极配合解放军作战。战役中,有四十万地方武装直接或间接地配合主力作战,成为支援主力部队作战的一支强大力量。

“以战养战”,动员新区的人力物力支援前线。参战部队坚决执行“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的原则和一切缴获要归公的纪律,有计划地使用缴获的物资,注意节约,爱惜民力,减多人民负担。此外还充分利用新解放城市的人力、物力和运输力支援前线。广大工人在“加强建设,支援战争”口号的鼓舞下,加紧恢复民用和军工生产,奋力抢修公路、铁路、桥梁,使津浦、陆海、平汉、胶济铁路设段提前通车。及时修复电话、邮政线路,保证了前后方的运输和通讯联络。

华东、中原、华北解放区党政军民共同谱写的淮海战役胜利的光辉篇章,展现了人民战争波澜壮阔的宏伟场面,生动体现了战争的伟力存在于民众之中,有力证明了人民是革命战争胜利的源泉。

各方面都不占优势,却创造战争奇迹,淮海战役如何险中求胜?

结语

得民心者得天下

解放战争是国共两种路线,两种主义,两种体系的全面对抗,最后的胜利是全方位的胜利,是人心向背、是历史选择。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一座光彩夺目的丰碑。它记载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丰功伟绩;记载着为战役的胜利前仆后继、英勇作战的指战员的英雄史绩;记载着为战役作出巨大的贡献的华东、中原、华北广大地区千百万民众的历史功绩。淮海决战的伟大实践,充分反映了人民革命战争走向胜利的客观规律,它发展了我党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丰富了马列主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宝库。

各方面都不占优势,却创造战争奇迹,淮海战役如何险中求胜?

学习淮海战役决战决胜的宝贵经验,对于重温历史,对于教育后代,以及研究指导未来反侵略战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淮海战役中许多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和革命先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烈士们的光辉业绩载入史册,彪炳千秋,永远鼓舞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保卫祖国和保卫和平的神圣事业中奋斗不懈!永远激励我们在壮丽事业中奋勇前进!

原创作者:庐州左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