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猪有多少年的历史猪在古代叫什么名字(猪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猪的可溯源头

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出土的陶猪

1973年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其造型与现代家猪体态十分相似,除了陶塑猪以外,在河姆渡遗址内破碎的猪骨和牙齿随处可见,有些陶器上也绘有猪纹等——如1977年出土的一件陶钵外壁两侧各刻一个形象逼真的“猪形图像”——均显示出当时人工饲养的猪数量较多,猪已成为人们食物的一个重要来源。

这证明了猪的驯化、饲养,在中华大地上,至少有着8000年的历史。

猪的古称

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猪纹方钵

猪,古代多称“豕”(音史)。豕的小篆字形是一个尾巴翘起的猪的形象。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上说:“竭其尾,故谓之豕。”“竭其尾”就是翘起尾巴。豕翘起尾巴的形象有什么特定的含义呢古人观察到,猪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排便很多,所以篆文是一个翘起尾巴排便的样子。古书中豕、屎、矢读音和意义相同,都可以当“屎”讲。孔广居《说文疑疑》云:“豕负举其尾,常若遗矢(屎)者然,故豕有矢(屎)意也。”

猪也是知道天时变化的牲畜。《大戴礼记·易本命》载:“六九五十四,四主时,时主豕,故豕四月而生。”卢辩注:“豕知时。”这是说猪知道天时的变化。《诗·小雅·渐渐之石》载:“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毛传:“豕,猪。蹢,蹄也。将久雨,则豕进涉水波。毕,噣也。月离阴星则雨。”朱熹注:“毕,星名。豕涉波,月离毕,将雨之验也。”这是说人们白天看到一群猪跑到水塘里,晚间看到月亮靠近毕星,就知道快要下滂沱大雨了。可见,猪乃是知道天时变化的神兽。

猪圈的古称

古代,农家把厕所与猪圈合二为一,“圂”字就是这种社会生活的写照。现在一些农村地区,也还有这样的生活习惯。《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厕中豕群出,坏大官灶。”唐人颜师古注:“厕,养豕圈也。”与圂音、义相同的,还有个“溷”字。《释名·释宫室》:“厕,或曰溷,言溷浊也。”由于古代厕所卫生条件极差,故而溷又是脏乱、混浊的代名词。屈原《涉江》中“世溷浊而莫余知兮”,“溷浊”就是混浊。当然,诗中指的是社会的混浊。

猪的引申

“豚”,是小猪。《广韵》:“豚,豕子。”小猪跑得快,不容易捉到。《孟子·尽心下》里就拿它比喻那些不容易抓到的东西:“今之与扬、墨辩者,如追放豚。”是说现在儒家里那些和杨朱、墨翟争辩的人,就好像是追逐那奔跑的小猪。古人根据小猪的善跑,造出了遯逃的遯字来。《玉篇》:“遯同遁。”《易经》中,“遯卦”又写作“遁卦”。《太玄·瞢》中,有一个豚当遁讲的例子:“豚其埻。”范望注:“豚,遁也。”是说,射猎时失掉了目标。埻(zhǔn),同“准”,就是箭靶、目标。豚,在这里当隐遁、失去讲。

遁是现代汉语里的一个常用字,与它组成的词有遁逃、逃遁、隐遁、夜遁、宵遁、遁形、遁去、遁词、遁辞等,这些词竟然与小猪有着密切的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优秀作者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冰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