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地理

俗语“女儿莫要去上坟,小心断了娘家门”,女儿为啥不能上坟

随着清明的临近,人们对先人的思念不由自主的侵入脑海,以前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清明节的意义就在于此,后人也趁着这个节日,来到先人坟墓前祭扫,即是表明缅怀先人,同时也告诉外人,家族人丁兴旺,但是在民间,清明祭扫有许多规矩,若是坏了这个规矩,祭扫就是失去了意义,比如有的地区女婿是不允许祭扫,所谓“女婿不上坟,不然辱先人”,有的地区不允许出嫁的女儿祭扫,比如俗语“女儿莫要去上坟,小心断了娘家门”,女儿为啥不能上坟?

俗语“女儿莫要去上坟,小心断了娘家门”,女儿为啥不能上坟

从古至今,每个家庭都希望人丁兴旺,家族团结,而男丁是延续家族香火的唯一选择,尤其在古代,重年轻女现象非常严重,这也是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在那个男权的社会,女人的地位低到了极点,甚至出嫁后以前的名字也不允许称呼了,尤其女孩子出生就会认为是替他人养的,所以出嫁后,就被视为外人了,俗语“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俗语“女儿莫要去上坟,小心断了娘家门”,女儿为啥不能上坟

清明祭扫是后辈祭祀先人的活动,讲究的是同一血脉关系的人,换句话说基本是先人的亲子女以及亲儿孙辈,因为俗语“扫墓不过三代”,意思就是扫墓的人是三代之内的人,外人是不允许祭扫的,女儿出嫁后就是外人,已经脱离了家族的三代之内,所以不允许祭扫,如果这个家族还依靠女儿来祭扫,说明家族无男丁或健壮之人,只能依靠女儿祭扫,这样无疑表明娘家人已经后继无人了。

俗语“女儿莫要去上坟,小心断了娘家门”,女儿为啥不能上坟

古代对于家族的风水是比较看重的,所以无论为世人建造阳宅还是为先人建造阴宅,都是遵守一定的约定俗成,如果坏了某个规矩,就是破坏了所谓的风水,比如现在还有不少地区出嫁后的女儿无女婿归来,是不可以同床而眠的,不然就会被认为给娘家带来晦气,有的地区大年三十不允许出嫁后的女儿回来过年,认为那样会抢走娘家人的福气,所以出嫁后的女儿,更不能回来祭扫,不然就是对先人的大不敬。

俗语“女儿莫要去上坟,小心断了娘家门”,女儿为啥不能上坟

当然了,这是古代人的规矩,至于现在的人,已经没有这个规定了,尤其现在男女平等,清明祭扫或者年三十祭祖,女儿与女婿都可以回来,自然也是允许一起祭拜,但是出嫁后的女儿回来祭扫,一定要注意穿着打扮,不可以浓妆艳抹,服装怪异,要符合祭扫的氛围,同时若有有孕在身,还是不要一起陪同祭扫为宜,这也是为了自己身体健康着想,若恰巧生病,也不要拖着病体强行祭扫,那样对身体都是不利的,而且还有可能莫名的不舒服。

俗语“女儿莫要去上坟,小心断了娘家门”,女儿为啥不能上坟

综上,清明将至,民间即将开展祭扫活动,后代祭扫缅怀先人是孝道的传递,也是家风的继承,俗语“女儿莫要去上坟,小心断了娘家门”,是古人重男轻女的一种说法,放在现在已经不适应了,而且若是女儿回来祭扫,一定程度上说明女儿在婆家吃得开,能做主,所以俗语尤其局限性,不能全部听之任之,而是与时俱进,入乡随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