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农村安厝习俗:夫妻去世一人先停柩待葬,等另一个也去世再合葬

农村葬俗是非常繁杂且多的,虽然之前和大家分享了很多,但依然还有一些有趣的习俗忍不住来和大家分享。

比如今天要说的安厝之俗,相信很多人都没听过,却大多遇到过。

按这个习俗也和农村一些地方的盖房习俗有关,话不多说,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习俗吧~~

农村安厝习俗:夫妻去世一人先停柩待葬,等另一个也去世再合葬

所谓安厝,就是人去世后把灵柩停放起来,或将遗体浅埋,等到另一个需要与之合葬的人也去世了,才真正下葬,深埋地下,永世长眠。

农村非常重视身后事的安排,主张厚葬。

所以人一旦去世后,就有很多事情要做。

比如人去世第四天,逝者的大儿子需要找先生为逝者看墓地,这个过程称为“掌草”。

看墓地非常有讲究,需要找专门的师傅来看,要遵循一些墓葬风水,以及实际的地理环境。

农村安厝习俗:夫妻去世一人先停柩待葬,等另一个也去世再合葬

选定好墓地后,工人们开始挖墓地,逝者的女儿需要带上食物去看望帮忙挖墓穴的人,以前大多是村里人无偿帮忙,主人家提供食物和茶水就好。

现在有的村子则是选择花钱找人来挖,因为农村现在的相处模式,越来越利益化,无偿帮忙的已经很少了。

当然,也有很多农村依然遵循传统的风土人情,直接找村里人帮忙挖,主人家管吃管喝招待好就行,有的还会给一条烟什么的作为酬劳。

农村安厝习俗:夫妻去世一人先停柩待葬,等另一个也去世再合葬

墓穴挖好后,以前是第七天下葬,现在则是第三天,所以现在很多人还活着,但就已经在准备墓地和棺材了。

反正挖好墓穴后,在出殡下葬的前一天,逝者的儿子需要提前过去打扫墓穴,避免墓穴里有污秽物什么的,这个过程叫“暖坨”或“暖房”。

准备好这些,才能真正出殡下葬。

农村安厝习俗:夫妻去世一人先停柩待葬,等另一个也去世再合葬

但如果是埋在祖坟,且希望和合葬的话,就需要注意。

如果两个老人都去世了,则直接合墓安葬即可。

但如果有一个先去世了,另一个还活着,以后要合葬的话,则可以采用上面说到的安厝仪式,就是停柩待葬。

不过稳妥起见,大多是要么先浅埋,方便以后开墓改葬。

农村安厝习俗:夫妻去世一人先停柩待葬,等另一个也去世再合葬

不然按照正常下葬的话,会比较深,操作起来比较麻烦,故而采取浅埋的方式。

还有的则是先保存遗体,先不葬,比如赌王就是去世一年后,才正式安葬,不过赌王是因为时间对不上才先停柩待葬的。

不过为了合葬停柩待葬也是很常见的!

我爷爷去世得早,当时就是选择浅葬,十多年后,奶奶去世,又重新开墓合葬,很多地方都有合葬习俗,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农村安厝习俗:夫妻去世一人先停柩待葬,等另一个也去世再合葬

如果是火葬,则可以先将逝者遗体火化后,骨灰盒先不葬下,等到另一个去世后,再把两个老人骨灰葬在一起,也是一种合葬。

这些都是安厝的意思,目的都是达到合葬目的,让逝者在那边也能在一起,蕴意为“生能同衾,死亦同穴”,生生世世在一起。

农村安厝习俗:夫妻去世一人先停柩待葬,等另一个也去世再合葬

不过按照农村的习俗,只有原配才能合葬,其他情况则不能。

农村安厝习俗:夫妻去世一人先停柩待葬,等另一个也去世再合葬

“厝”这个字的意思,放在丧葬礼仪里,指的是墓地,而在一起地方,却是指人居住的房子的意思。

比如一些地方把宅基地叫“厝地”,建房子叫“起厝”,要买房子,则称为“买厝”。

我老家有“厝顶”的说法,其实就是盖顶,盖房顶的意思。

隔壁邻居,则叫“厝边”,左邻右舍,当地则称“厝边头尾”,房子着火发生火灾,则叫“火烧厝”等等。

有的地方就直接用通俗的说法,有的地方则依然沿用老以前的叫法。

农村安厝习俗:夫妻去世一人先停柩待葬,等另一个也去世再合葬

比如潮汕人盖房子依旧叫“起厝”,而且当地的房子非常有特色,墙体不是我们看到的一块一块砌上去的,或直接用水泥浇筑,而是用混合土一次性筑就。

农村安厝习俗:夫妻去世一人先停柩待葬,等另一个也去世再合葬

每一面墙壁都是一个整体,这些混合土主要是红土、沙子、贝壳等组成。

我们知道农村老以前的房子大多和红色的黏土砖有关,只是有的地方用红黏土做成砖块来建房子,有的地方则直接用红黏土和一些沙子之类的浇筑,有些区别,但墙壁建筑的实质差不多。

农村安厝习俗:夫妻去世一人先停柩待葬,等另一个也去世再合葬

但随着农村经济发展,以及一些科学研究发现,红黏土的烧制对环境影响极大,也影响当地水土平衡,于是很多地方不再允许用红砖盖房。

农村安厝习俗:夫妻去世一人先停柩待葬,等另一个也去世再合葬

而潮汕一带的红土房也逐渐被更加方便的钢筋混凝土取代,毕竟传统的垒墙,需要靠人工锤击打夯建成,不仅慢,也非常费力。

农村安厝习俗:夫妻去世一人先停柩待葬,等另一个也去世再合葬

农村安厝习俗:夫妻去世一人先停柩待葬,等另一个也去世再合葬

话说回来,“厝”这个字的确挺有意思,可以指代逝者墓穴,也可以指生者居住的房屋。

其实的确是一回事,都是居住的地方,只是居住者不同而已。

农村传统观念就觉得,亲人离世是去另一个世界生活,他们也需要一个避雨蔽日的屋子,便有了棺材和墓穴。

只要不被亲人遗忘,有的人虽然去世了,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住在一样的屋子里。

那么此外大家还知道哪些类似习俗呢?欢迎留言交流吧~~

农村安厝习俗:夫妻去世一人先停柩待葬,等另一个也去世再合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