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职场

「佛教科普」西方三圣除了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另一尊是谁?

大势至菩萨与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并称“弥陀三尊”或“西方三圣”,是大乘佛教净土信仰体系中的一位重要菩萨。但在历史传统中,我们对大势至菩萨多少还是有点陌生的。这位菩萨因何而得名?究竟长什么样子?其修行道路对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启示?今天与大家一同了解。

大势至菩萨的名号由来

菩萨得名都不是随便命名,一般来说都是与其修行或功德息息相关的。因此了解一位菩萨,可以先从他的得名因缘开始。大势至菩萨的得名,是因为后一种原因,因功德殊胜而得名。《观无量寿经》说:“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佛教科普」西方三圣除了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另一尊是谁?

《悲华经》中记载,大势至菩萨在因地中因为自己三业清净,发愿不生浊秽之土,而希望到西方极乐世界中,待观音菩萨成佛而法化灭尽后示现成佛。

当时的世尊名为宝藏如来,他听了大势至菩萨的愿力后为他受记,并说:“以汝善男子取大处故,字汝名大势至。”

「佛教科普」西方三圣除了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另一尊是谁?

由于大势至菩萨这样的愿力,他也被称为得大势菩萨、无边光菩萨或大精进菩萨。因此,大势至菩萨的名号,代表了佛法智慧的力量在断除烦恼,令众生远离三恶道的功用上势不可挡,也代表了他成佛的愿望是在殊胜的国土中完成,能得到极大威势。

菩萨长啥样?

在寺庙中,大势至菩萨通常不会独立供奉,而常与阿弥陀佛、观音菩萨一同供奉。而大势至菩萨的形象,与观音菩萨往往极为相似。

鉴别大势至菩萨塑像的方法一般是看这尊菩萨手中所持物品与他头上的装饰。而在佛教雕塑绘画艺术中,不同的细节,也有不同的象征意味。

「佛教科普」西方三圣除了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另一尊是谁?

大势至菩萨与观音菩萨的身量大小一般无二,而在细节处有不同:“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诸余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根据这些特点,大势至菩萨的塑像与观音菩萨其实是极为相似的,只是观音菩萨头上肉髻中有一尊佛像,而大势至菩萨头上则戴着一个宝瓶。

在手中所持法物方面,观音菩萨持净瓶,大势至菩萨持莲花。在净土信仰中,极乐世界中的人是莲花中化生,而大势至菩萨所托莲花,便是为了迎接化生的人们。

菩萨的修行启示

在佛世的时候,有不少其他宗教的修行人,认为修行就是要修根,就是要不看不听不闻,堵塞感官知觉。佛陀呵斥他们说,假如这样的方式算是修行,那么天生的盲人聋哑人等生下来就是成就者。

「佛教科普」西方三圣除了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另一尊是谁?

而当这些修行人问佛陀在佛教中怎么看待摄持六根时,佛陀描述了三种不同层次的摄持方法。最上等的,对于眼见色耳闻声等感官知觉发生时,能察觉自己对感官知觉产生或迷恋、或厌恶、或麻木等反应,心中正念不忘失,能从这些反应中自在出离;

「佛教科普」西方三圣除了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另一尊是谁?

次一等的,当感官知觉发生,觉察到上述迷恋、厌恶、麻木等反应时,能够通过观察缘起,了知这些反应是因缘而生,从而使内心不追逐这样的反应;

最次一等的,当这些反应产生后,虽然不能自在出离,但是也不放逸,而能生起惭愧。这三个层次渐次修学,要点正是在面对感官时保持正念而不放逸,这是佛陀详细开示的摄持六根的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