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鲁迅先生的佛家因缘

提起鲁迅我们大家都是耳熟能详颇感亲切的,他笔下的文章已经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地步,这完全可以称得上是80后90后尘封的记忆,如果说我们是读着“鲁迅”长大的也毫不为,时至今天我们依然对鲁迅的作品耳目一新,忘不掉祥林嫂在雪中的“祝福”,忘不掉骆驼和祥子,忘不掉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孔乙己”,这些人好像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他们在我们的眼前,在另一个空间和时间叙述他们的故事。

时光荏苒,转眼间周树人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似乎已经忘记他的原名,只想亲切地说一声鲁老爷子,亦或是迅哥。

鲁迅先生的佛家因缘

1986是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逝世五十周年。专程前来上海参加纪念活动的客人中有日本中山寺的住持、八十二岁高龄的杉本勇乘法师。当他下机受到鲁迅先生的儿子周海婴的热诚欢迎时,激动不已。杉本法师是在一九三三年于内山书店与鲁迅相识的,几年的交往中,对鲁迅的学识和为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先生不仅学识渊博,文章犀利,而且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有一次,他送给海婴一支玩具手枪(《鲁迅日记》中有记载),鲁迅先生哈哈大笑道:“怎么,和尚也舞刀弄枪吗?”杉本法师当时还只是上海一座日本寺庙里的小和尚,鲁迅先生却常常勉励他到人民大众中去宣讲做人的道理,并说自己也在努力用文章影响和改变国民的精神,为大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鲁迅先生的佛家因缘

 通过和杉本法师的交际,鲁迅先生对佛学开始萌生兴趣,一颗参禅悟道的心在他的心中逐渐发芽。  一九一四年,鲁迅先生开始研究佛学《鲁迅日记·民三》载,他曾看了《瑜伽师地论》、《翻译名义集》、《肇论略注》、《大唐西域记》、《玄奘法师传》、《高僧传》等佛家书籍。他在看了《瑜伽师地论》、《翻译名义集》、《阅藏知津》等书后对好友许寿裳说:“释迦牟尼真是大哲,他把我们平常对于人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早给我们启示了,真是大哲。”(见许寿裳著《亡友鲁迅印象记》)

鲁迅先生的佛家因缘

  国学大师章太炎晚年主持“章氏国学讲习会”,讲国学外,兼谈佛学,影响很大。当时鲁迅常常去听讲,他对佛经研究的兴趣,就是受章太炎启发的。章逝世后,鲁迅写过《章太炎先生二三事》、《再记章太炎先生》等文稿叙述其事。

虽然鲁迅后来并未成为佛家子弟,但他虚心好学,不存成见的精神,仍值得我们学习与怀念,遥想当年鲁迅先生正在临窗读经,杉本法师带着年幼的周海婴在旁嬉戏,午后的阳光落在他沧桑的脸上,安静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