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秦腔板胡的构造是什么(秦腔板胡的构造有哪些)

秦腔板胡的构造

秦腔板胡的构造是什么(秦腔板胡的构造有哪些)

板胡

秦腔板胡由:壳子、杆子、弦轴、腰码、面板码子、琴弦、弓子、底托几部分组成。

1.壳子:它是用硬质的椰子外壳制作钜成的,凿上下两孔使板胡杆子穿过,然后在大口面粘盖上桐木板,椰子壳直径与盖板面积吻合,即成秦腔板胡壳子,壳子大口面积一般直径为12厘米左右,小口面直径为8厘米左右,桐木板子的选用可根据生长年限纹理或木质松硬而定。因为壳子大小和盖板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音色音量的优劣,壳子大发音就低沉,反之就高亮。秦腔板胡有自己的音域,重视秦腔板胡壳子的选择,不是没有道理的。

2.杆子:它选料常用乌木、檀木、老红木等,实践证明以紫檀木为最佳。这些木料相比较坚硬,不易弯曲和变形,更不会轻易折断,板胡杆子总体长度约为75厘米左右(亦可根据需要或长或短。板胡杆子顶端一般呈四方形,中腰码上下为圆柱形,且愈下愈细,区别甚微,下端呈四方形亦可。

3.弦轴:弦轴有上下两个,嵌在上端为“内弦轴”,下端为“外弦轴”。木质同杆子选料一样,或用其它木料也行,如黄杨木、黄檀木皆可。现在使用的弦轴以金属螺旋体较多,木质弦轴直接拴弦的已不常见,因为前者使用比后者方便、省力、轻便自如,弦不容易滑跑。

4.腰码:也称千金、用木质、骨质,也有用有机玻璃制作成的。形式上可分为固定腰码和活动腰码两种,初学者可固定腰码,这样便于掌握把位和演奏时的音准。活动腰码可上下移动,使用便当,椐需要而定位置。

5.面板码子:也叫小码子、底码,一般用竹子制成。面板码子对板胡音量大小、音色纯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调试而定,一般放在板胡盖板上端距沿边3厘米左右。也可在选定把位、中腰码位置的前提下按自己手的大小,测量手指的两指半为宜,它的大小高低因人而异。

6.琴弦:有金属弦和丝弦之分。金属弦的优越性是丝弦无法比拟的,金属弦发音明亮、纯净,特别是换把后音质纯正、杂音小、泛音更是嘹亮、清晰,而不容易跑弦。现在,丝弦已不再被秦腔板胡使用。秦腔板胡可选用28、29、30号钢弦中的一种作外弦,而29号扬琴钢弦尤被演奏者青睐。内弦可用大提琴A弦,琵琶3弦。

7.弓子:弓杆竹质,以不超过两节的实心竹最为上乘,其总长度约为85厘米左右。弓杆力争要富有弹性,弓杆粗细略同小指,中间直两头弯曲,弓子两端凿有小孔为系结弓毛之用,弓毛为白色马尾或黑色马尾,也有白尼纶丝制作的。弓毛梆系在弓杆两端,经过改革后也有通过螺旋控制弓毛松紧程度的。

8.底托:秦腔板胡早先是没有底托的,后来加上底托为避免演奏者板胡壳子直接贴衣服影响共鸣,还可以稳定重量平衡,易于换把,现已被广泛采用。底托为金属制品或坚硬较重的木质均可。

另外,秦腔板胡加上扩音板后,确实在音色、音量上都有所美化。这种变化恰恰是演奏者、演唱者及观众能欣然接受的,因而被广泛采纳使用。与不用扩音板的秦腔板胡相比较,主要特色是赋予乐器本身音量大增,音色更加甜美。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秦腔板胡的构造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