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地理

“上一辈人一走,下一辈人就成陌路”,为何农村断亲越来越普遍?

近些年在网络上有一个新兴词语——断亲,它的意思是说亲戚之间断了往来。

笔者之前对这个词语也不以为然,但今年在农村老家过年,发现确实农村的“断亲”现象是比较普遍的。

“上一辈人一走,下一辈人就成陌路”,为何农村断亲越来越普遍?

引用村里老人的话来说,那就是上一辈人一走,下一辈人就成陌路了。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去世,这也是农村断亲现象越来越普遍的原因所在。

那以前广大农村地区对亲情如此的重视,为何在今天说断就断了呢?农村的亲戚也真这么不堪吗?

儿时中农村的亲戚

笔者是80后,小时候常跟着父母去走亲戚,即便是几十年过去了也对当时走亲戚的场景印象深刻。

每当家里不忙,或者是亲戚家里有喜事了,就会去亲戚家里串门。先是要梳洗打扮,穿上平时舍不得穿的衣服,然后还要带上家里的一些特产,或者是买点礼物去。

“上一辈人一走,下一辈人就成陌路”,为何农村断亲越来越普遍?

当时走亲戚可是大事,遇到谁家里来客人了立马会放下手中的活,然后及时上集市去买点鱼,或者是肉来好吃好喝的招待对方。

如果不是太忙,甚至还会在亲戚家里留住几天。而亲戚之间在一起,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那份热情,真挚是来自内心深处的。

特别是家里如果有什么事情要人帮忙了,都会首先想到亲戚,当时也没有像现在这样说的工钱,都是只要管一顿饭就行了。所以在当时如果亲戚比较多,干活的人也就多。大家都是你帮我,我帮你。

而且亲戚之间走动频繁,相互团结的话,也很少会有人欺负你。原因是在当时,如果谁遭到了欺负,那是真的只有亲戚才会敢义无反顾往前冲的。至于平时帮忙干点活,或者是借钱这样的小事情,那更是不在话下。

“上一辈人一走,下一辈人就成陌路”,为何农村断亲越来越普遍?

正因为当时亲戚发挥了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走亲戚从来不含糊,亲戚之间来往也频繁。逢年过节时,大家你来我往的来回走动一下,联络一下感情,谁家有事了,大家相互帮忙,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

因为任何一个人都知道,这世界上谁都有可能遇到过不去的坎,有困难了还是得先靠亲戚之间能互相帮助,然后才是朋友以及别人。

农村现新怪相:上一辈人一走,下一辈人就成陌路

在过去断亲也是有的,一般都是几代以后就不怎么走动了,这也是俗话所说的“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不来了”,这个其实是正常的断亲。

“上一辈人一走,下一辈人就成陌路”,为何农村断亲越来越普遍?

随着时间的推移,等过了几代以后,亲戚之间的感情也就变淡了,尤其是维持这一代亲情的纽带断了后,老一辈的亲戚循环就到了头,同时新一辈的年轻人也有他们的亲戚了,因而这样的断亲,是亲戚循环之中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

但如今在农村却有不少亲戚,往往是上一辈人才走,而下一辈就不怎么往来了,然后就由亲人成为了陌路。笔者认为主要在于下面几个原因:

第一个是年轻人的对亲情观念淡薄了。毕竟时代不同了,好多的年轻人都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他们平时就很少去亲戚家里走动,亲情观念淡薄得多。

同时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常年都是在外面打工,一年也就在过年的时候和亲戚之间联络一下,这样就导致亲戚之间没有什么感情。甚至还给一些人产生一种感觉,那就是亲戚之间就是 有点血缘关系而已,平时真的没啥用。

“上一辈人一走,下一辈人就成陌路”,为何农村断亲越来越普遍?

毕竟现在不像以前那样是需要找亲戚来帮忙干活等了,一般有事了好些人也是找最亲的人,比如父母、兄弟姐妹等,甚至是同学、朋友和战友等等。

所以有些人不愿意走了,尤其是在上一辈人都已经不再了,也就更不愿意继续维持这份亲情了。

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亲戚之间产生矛盾而断亲了。笔者相信在农村地区,如果谁家的亲戚断绝来往了,一般都是因为发生了很大的矛盾了。

笔者就看到有身边有不少人,因为一些利益冲突,或者是发生了一些大的矛盾,然后亲戚之间就不再往来了,甚至有些亲兄弟之间都会成为陌路人。

“上一辈人一走,下一辈人就成陌路”,为何农村断亲越来越普遍?

虽然亲戚之间是有血脉传承的,但如果真的发生了一些纠纷、利益冲突了,真的是要比和陌生人之间更为激烈,有多少亲兄弟也是老死不相往来的。

写在后面

其实笔者想说的是,感情是相互的,血缘亲也不一定亲。因为亲戚之间如果不常走动,真的就会变成陌生人。

而且这也不只是在今天才有,古人对亲戚也早就看透了,比如“姑死了,舅去了,表兄表弟不来了”,就是说姑妈去世了,舅舅走了,那么一般表兄表弟就很少来往了。另外还有“两姨亲不叫亲,死了姨娘断了根;姑舅亲才叫亲,打断骨头连着筋”等等。

同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古人把人性也是看得很透的,亲戚亲不亲,还是和经济实力有一定关系的。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