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房产

发乎情而止于礼 全文(发乎情而止乎礼啥意思?)

善读「论语」3.20:发乎情爱而不伤,止乎礼乐而不迷

善读「论语」3.18-19:君使臣以礼行义,臣仕君以忠守仁「八佾篇第三」20

【原文】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为情所迷,爱慕而不为情所伤。”

【注释】

《关睢》是《诗经》中的著名诗篇。“睢”音“居”,是指一种名为“雎鸠”的水鸟。因其头顶冠羽,使其看起来颇具王者气度与风范,故古人亦称其为“王雎”。

“乐”,愉快、喜悦。

“淫”,有过度、沉溺、沉迷、放纵等意。这里解作“沉溺、沉迷”更合适。

“哀”通“爱”,类似用法如《淮南子·说山》中的“各哀其所生”,以及《吕氏春秋·报更》中的“人主胡可以不务哀”。通常是将“哀”解作哀伤,道理上虽也通畅,不过译文就颇为别扭。

“伤”,伤害。

【评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关雎》是《诗经》之首篇,此诗是写君子对淑女深深爱慕,日夜思念。虽求之不得,但仍以礼表达深切的爱意,“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礼记·礼运》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男女之欲,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生物本能。面对“人之大欲”,孔子认为可以“乐”,也可以“哀”,但是却应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应当“发乎情,止乎礼”,应当不失智慧理性。世人若陷溺于“人之大欲”而丧失智慧理性,则必害人害己。尤其为政者若陷溺于此,更加会误国误民。当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而引清兵入关,就使得华夏文明被蛮夷凌虐,以致中国迅速沦为“东亚病夫”。近年来贪官污吏为满足私欲而甘为“硕鼠”、大肆盗国,也使得世风糜烂、民怨鼎沸。其皆为乐而迷、爱而伤者。

面对“人之大欲”,应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发乎情,止乎礼”,不失智慧理性。为政者于此,尤当戒慎。

发乎情而止于礼 全文(发乎情而止乎礼啥意思?)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善读「论语」3.20:发乎情爱而不伤,止乎礼乐而不迷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