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职场

东汉时期的碑刻有哪些(东汉名碑)

东汉最“调皮”的一块碑,被老先生临得风情万种

东汉流传下来的诸多碑刻,形成了“汉隶”经典。

汉隶的风格,论外形有扁有长,论起笔有圆有方;论姿态神韵,有雄浑瘦硬,有委婉优雅……然而有块汉碑迥异于经典汉隶,放在汉碑当中,可谓“调皮”——

东汉时期的碑刻有哪些(东汉名碑)

这块碑就是《祀三公山碑》,全称《汉常山相冯君祀三公山碑》,俗名《大三公山碑》。东汉元初四年(公元117年),立在今河北省元氏县西北三十里封龙山上。

东汉时期的碑刻有哪些(东汉名碑)

东汉时期的碑刻有哪些(东汉名碑)

《祀三公山碑》是极有学术价值的碑刻,它在书法上最大的特点,是篆隶相兼,结体介于篆、隶之间。它把大部分篆的弧形掰直,而又没有明显的蚕头燕尾。而这,正是篆刻的常用方法。

龚望先生在1968年曾通临此碑,并在落款中说明临写的要点,很有意义。下面就来看看龚老先生的《祀三公山碑》临本——

东汉时期的碑刻有哪些(东汉名碑)

东汉时期的碑刻有哪些(东汉名碑)

东汉时期的碑刻有哪些(东汉名碑)

东汉时期的碑刻有哪些(东汉名碑)

东汉时期的碑刻有哪些(东汉名碑)

东汉时期的碑刻有哪些(东汉名碑)

东汉时期的碑刻有哪些(东汉名碑)

东汉时期的碑刻有哪些(东汉名碑)

东汉时期的碑刻有哪些(东汉名碑)

东汉时期的碑刻有哪些(东汉名碑)

东汉时期的碑刻有哪些(东汉名碑)

龚望先生在落款中说,杨淮表、石门颂、大三公、裴岑、 戚伯著等,皆隶之最精者,然必熟于两京印篆,然后作此,气息方浓,否则必枯燥无味。

这是龚望先生自己的领会,算是一家之言,但有个道理是大家通用的:学书必须广开眼界,若就某碑写某碑,就某家写某家,一定会越写越淡,丰富不起来。

东汉时期的碑刻有哪些(东汉名碑)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东汉最“调皮”的一块碑,被老先生临得风情万种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