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论语吾与回言终日全文(论语子曰吾与回言终日感悟)

《论语·为政》“吾与回言终日”章解析

[原文]

子曰:“吾与回①言终日,不违②,如愚。退而省其私③,亦足以发④。回也,不愚!”

[原文通释]

孔子说:“我给颜回讲一整天,他不提意见,好像很愚笨。课后来考察他私下的言行,还充分发挥了。颜回啊,不愚笨!”

[注释]

①回:颜回。姓颜,名回,字子渊。又称颜渊,《史记》说他比孔子小三十岁,鲁国人。孔子最忠实的弟子之一。有资料说,颜回二十九岁发尽白,三十一岁早死。但按《史记》说他比孔子小三十岁计算,颜回应该死于四十一岁。《史记》和《孔子家语》关于颜回的年纪与死亡的时间也存在矛盾。

②不违:不提疑问。

③退而省其私:课后来考察他私下的言行。退,回去。而,相当于“来”。省,音xǐng,反省。引申为“观察”,“考察”。其私,他私下的言行。

④亦足以发:还充分发挥了。亦,还。足以,足够,充分。发,发展,发挥,拓展。

[解读与点评]

颜回(?~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因此也被称为颜渊。他是孔子最得意弟子。《论语》中六处记录了孔子赞扬颜渊的话,这在孔门和《论语》中也只有颜回一人了。颜回不幸早死,所以事迹不多。颜回死时,孔子悲恸欲绝。颜回为人仁爱,“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第7章),又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雍也》第3章),他安贫乐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第11章)他异常尊敬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孔子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颜回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雍也》第11章)。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祭孔时有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为他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Yǎn)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 

本章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孔子本来是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问题和相反意见的弟子,希望弟子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所以,他说颜回“如愚”。但孔子又最欣赏颜回了,主要是颜回“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颜回大概就属于平时不愿意多说,只是脚踏实地去做的一类人吧,用“大智若愚”来概括大概不为过。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论语·为政》“吾与回言终日”章解析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