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中庸是一种辨证思想(中庸是辩证法吗)

《论语》教育智慧:“中庸”就是按客观规律做事

中庸是一种辨证思想(中庸是辩证法吗)

《论语》教育智慧:“中庸”就是按客观规律做事

《论语》感悟(一二六)

文/王营

原文:6.29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6.29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

感悟:本章是孔子对“中庸”之道的阐述。“中庸”是什么?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道德,并且是一种最高的道德。

何为“中庸”?自孔子提出这一概念以来,众说纷纭,据传孔子的孙子子思曾专门作过一篇《中庸》,简述“中庸”的具体含义,《中庸》云:“喜怒衰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他将中庸解释为“中和”。宋朝的朱熹给出的解释是:“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又引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二位先哲的解释虽然说法不同,但含义基本相同。

中庸是一种辨证思想(中庸是辩证法吗)

《论语》中,孔子并没有给“中庸”下一个完整的定义,但在《先进篇》中却有这样一段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先进第十一),“过”就是过火,“不及”就是火候不到,就像炒豆芽一样,炒过了,豆芽就炒熟了;火候不到,豆芽有生味,必得把握好火候,才会使炒出的豆芽鲜嫩可口。“过犹不及”道出了“中庸”之道的基本含义。

令人遗憾的是,现代人一提到“中庸”,往往会联想到一个词——“和稀泥”,比如甲乙两个人正在打“口水仗”,各执己见,互不相让,这时候突然来了第三个人,听了甲的陈述,说了一句“有道理”;听了乙的陈述,也说了一句“有道理”,然后把两个人的意见综合起来,发表一番自以为高论的观点,让甲乙二人“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以暂时平息这场争执,至于什么是正确的,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或者明明知道不想说,害怕得罪甲乙当中的任何一个人。这个第三者的做法是最典型的“和稀泥”,有人认为这样做就是中庸,其实是对孔子“中庸”的曲解。

结合上文所引材料,笔者对“中庸”的理解是:无论做人,还是做事,能够做到恰如其分、不偏不倚,符合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就是中庸。“和稀泥”不是按客观规律办事,这种做法要么超越规律,要么达不到规律的要求,是一种无原则的调和,因而不是孔子所说的“中庸”。

孔子还认为,“中庸”是一种最高的道德,一般人很难做到。事实的确如此,谁能对规律把握得如此准确,保证自己一辈子不说一句错误的话?不做一件过头的事?除非像孔子那样的圣人。但是,做为一般人,我们也没有必要向孔子看齐,只要我们在做人、做事的时候,尽量做到“三思而后行”,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其实离“中庸”之道就不远矣。

做为教师,我们也应当始终懂得并时时恪守“中庸”之道。首先,教师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要做好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忠于职守,勤奋工作,锐意创新,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有所不为,就是坚决不做有违教师职业道德的事情。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但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且要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到底该不该,不是由利益所决定,而是自身的价值观、荣辱观、道德观在起作用。

中庸是一种辨证思想(中庸是辩证法吗)

其次,要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做事。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注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从当今学校教育的现状看,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和运用,不是“过”而是“不及”,比如启发式教学,真正在教学中像孔子那样运用自如的教师,了了无几。相反,对于一些“洋”理论,反而有过之而不及,并不是说这些理论不好,只是一旦用过了头,就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比如杜威的“生活教育”,有其合理的成份,但如果在学校教育中一味地强调“教育即生活”,忽视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就会邯郸学步,劳而无功。

三是教师要淡泊明志,波澜不惊。教师也是人,也会有自身的利益诉求,也会遇到很多难事、烦心事,此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急躁冒进,否则不但会影响我们的教学和工作,还会影响正常的人际关系。优秀的跳水运动员入水时,溅起的水花越小,得分会越高,因为水花小,说明运动员对身体控制得好。我们遇到事情,要像跳水运动员那样,沉着冷静,多想一想话该不该说,事该不该办,多思考一下有利和不利的因素,不要急于下结论。要在事情发生前避免事情的发生,而不是等待事情发生后再去处理事情。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论语》教育智慧:“中庸”就是按客观规律做事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