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职场

贾宝玉去寺庙(贾宝玉出家的寺庙在哪)

红楼解密:贾宝玉替父出家五台山清凉寺

贾宝玉去寺庙(贾宝玉出家的寺庙在哪)

温庭筠《五台山清凉寺》:

黄花红树谢芳蹊,宫殿参差黛巘西。

诗阁晓窗藏雪岭,画堂秋水接蓝溪。

松飘晚吹摐全铎,竹阴寒苔上石梯。

妙迹奇名竟何在?下方烟暝草萋萋。

这首诗文风秀美,语言生动,意境优雅,是咏山诗中的佳作。五台山,与峨嵋山、普陀山、九华山同为我国的四大佛教圣地,素有“金五台、银峨眉、铜普陀、铁九华”之说,同时五台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五台山最初不叫五台山而叫紫府山,最初也不是佛教圣地而是道教居所。五台山是中国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有宗教活动场所有数十处,其中很多都是皇家敕造的寺院。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金阁寺、万佛阁、碧山寺等。五台山又称清凉山,以风景秀丽与佛寺古朴典雅著称。

清凉寺是五台山最早的寺庙之一,据五台山《古清凉传》记载,清凉寺始建于北魏,为孝文帝所敕建。以清凉命名的五台山清凉寺,自北魏孝文帝始,至唐、宋、元、明、清,备受历代帝王的青睐和扶持。自北魏孝文帝兴建以来 ,受到武则天、唐玄宗、唐代宗、宋仁宗、金帝完颜亮、元世祖忽必烈和明神宗、清圣祖、世宗、高宗等的扶持 ,出现了灵辩、德感、和希、成觉、善慧、信明、澄芳、老藏丹贝、源修、灵众、了常等著名高僧 ,使其寺佛教经历了一个元魏兴起、隋唐鼎盛、宋元中兴的过程。

其实,这里还有大家不知道的一个重要秘密,贾宝玉曾经在这里替父出家。那日也应该是花树夹道、落英缤纷的时节,贾宝玉踩踏在芳蹊幽径上,一路清凉古寺,从此他在很长的时间里,从寺阁的窗口欣赏欣赏那白雪皑皑的五台奇峰,以及那淙淙而下的溪流,耳听着松声和寺檐上的铃铛声,想起林妹妹的样子,不知道是一番什么心情。

宝玉其实不是忽然想要出家的,作为末世的晚明隐皇子,改朝换代的大变局是一定要来的,在寄居贾府的当下就做好了出家的心理准备,末世是一定要到来的。在贾府中接触过佛家对空幻的苍凉感受,继续带给了宝玉出家的心理准备。

贾宝玉出家当和尚的事情有过若干次伏笔,红楼梦第三十六回,贾宝玉和袭人闲聊言语间提到了“死亡”,贾宝玉有一段驳斥“文死谏武死战”的言论:

宝玉谈至浓快时,便笑道:“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拼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拼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

在贾宝玉看来,那些主张“文死谏,武死战”的官员,是不符合儒家最初“治国、平天下”的初衷的,其实根本目的是为了自己万古流芳的美名,却给国家和社会留下一堆烂摊子。各个朝代的文官武将将“文死谏,武死战”当做自己的精神目的,貌似符合儒家价值观,其实则是个天大的谬误。四《论语》泰伯篇十三: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贾宝玉看来是同意孔子的观点的,君子不居留在发生动乱的国家,贾宝玉在模式里选择了寄居贾府,天下清平就出仕做官,可是偏偏遇到了末世,那就只有四处寻找避难所,大观园是第一个避难所,后面的最终归宿还是僧庙。

第一次伏笔薛宝钗过生日,贾母为她张罗,点戏的时候,薛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在为宝玉解读《寄生草》的内容时间,牢牢记住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第二次伏笔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因打平安醮发生了矛盾,林黛玉告诉他不要在意自己,权当自己去了,宝玉问她去哪里时,林黛玉开玩笑说自己死了,宝玉脱口而出:“你死了,我做和尚。”

第三次伏笔是端午节当天,晴雯让,宝玉生气,袭人前来劝解时,晴雯怒骂两人做了丑事。林黛玉出面解围,接道说会哭死。宝玉接着笑到:“你死了,我作和尚去。”

文本里的清凉寺的清凉也出现多次,红楼梦草蛇灰线,只不过一般人注意不到罢了。最早那个因被火之后,无处安身,欲投别庙去修行,又耐不得清凉景况,因想这件生意倒还轻省热闹,甲戌侧批:新鲜字眼。

众人后来游览大观园,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

蒙回前总批:此回接上文,恰似黄钟大吕,后转出羽调商声,别有清凉滋味。

几次暗示和文本里的伏笔,这些预言和谶语都指向了五台山的清凉寺,暗示着林黛玉死后,贾宝玉替父出家当了和尚。贾宝玉的父亲是什么人?是贾政吗?不是,贾宝玉的真正父亲是那个假写的在都中皇宫里的皇帝。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红楼解密:贾宝玉替父出家五台山清凉寺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