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306÷(201×47-9413)(4x²-9y²=31)

翏「僇」033

擯僇(摈僇),◆被斥逐受辱。○[唐][柳宗元]《問答‧答問》:“先生雖讀古人書,自謂知理道,識事機,而其施為若是其悖也。狼狽擯僇,何以自表於今之世乎?”

殘僇(残僇),◆見“殘戮”。

大僇,◆見“大戮”。

灰僇,◆亦作“灰戮”。◆1.古代對燒灰違時有妨農事的人處以刑戮。○《呂氏春秋‧上農》:“然後制四時之禁,山不敢伐材下木,澤人不敢灰僇。”○[高誘]注:“燒灰不以時多僇。”◆2.泛指殺身。○《弘明集‧正誣論》:“故[白起]刎首於[杜郵],[董卓]屠身於宮門,君子知其必亡,舉世哀其灰戮。”

剪僇,◆猶殺戮。○[明][王世貞]《左逸》:“國有大典,女實擅之,以剪僇勳賢而滅其祀,君以為討。”

就僇,◆就戮。○[明][王世貞]《鳴鳳記‧驛里相逢》:“自古朝庭未有元臣就僇,當朝臣子謾無保救之人。”

僇賴(僇赖),◆依賴;依從。○[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吾親識中有諱‘襄’、諱‘友’、諱‘同’、諱‘清’、諱‘和’、諱‘禹’,交疏造次,一座百犯,無僇賴焉。”僇,一本作“憀”。

僇力,◆合力;盡力。○《淮南子‧人間訓》:“請與公僇力一志,悉率徒屬,而必以滅其家。”○《史記‧商君列傳》:“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明][唐順之]《指揮僉事湯雪江墓碑銘》:“公乃移兵入城,與知州僇力繕守。”○[清][陳確]《答惲仲升書》:“所望僇力同心,共闢詖淫,偕之大道。”

僇僇,◆遲緩貌。○[漢][許慎]《說文‧人部》:“僇,癡行僇僇也。”○[徐灝]箋:“行動遲緩,蓋即‘癡行僇僇’之義。”

僇民,◆1.殺戮人民。僇,通“戮”。○《晏子春秋‧問下十七》:“昔者[殷]人誅殺不當,僇民無時,[文王]慈惠[殷]眾,收恤無主,是故天下歸之。”◆2.僇人。○[清][龔自珍]《寒月吟》之三:“八十罹飢寒,雖生猶僇民。”詳“僇人”。◆补证条目■■僇人。○《醒世姻缘传》第十回:“又有僇民,靡所不至。武斷椎埋,奸盜詐僞。挾勢恃財,放僻邪侈。萬惡畢居,諸愆咸備。”■详“僇人”。

僇譴(僇谴),◆僇辱貶謫。○[明][沈德符]《野獲編‧列朝二‧世宗入紹禮》:“諸臣紛紛哭諫伏闕者,徒自取僇譴耳。”

僇人,◆謂當加刑戮的人。後泛指罪人。○《韓非子‧制分》:“故其法不用,而刑罰不加乎僇人。”○[陳奇猷]集釋:“所謂僇人者,乃當加刑戮之人。”○[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清][方苞]《許昌禎妻吳氏墓志銘》:“恐為僇人,其言不足以列幽墟。”

僇辱,◆1.戮辱,刑辱。僇,通“戮”。○《韓非子‧八經》:“僇辱之人近習曰狎賊,其患發忿疑辱之心生。”◆2.侮辱。○《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賓客飲者醉,更溺[雎],故僇辱以懲後,令無妄言者。”○[唐][元稹]《紀懷贈李六戶曹五十韻》:“僇辱徒相困,蒼黃性不能。”○[元][揭傒斯]《與蕭維斗書》:“且言之而中,則吾之歸未可期;言而不中,則僇辱所歸。”○[李大釗]《列寧不死》:“可見,說出真理者之遭世僇辱,自古已然。”

僇尸,◆侮辱屍體。○《晏子春秋‧諫下二一》:“朽而不斂,謂之僇尸。”

僇市,◆誅戮後陳屍於市。僇,通“戮”。○[明][沈德符]《野獲編‧列朝二‧定策拜罷迥异》:“又一年,明倫大典成,[新都]奉‘本當僇市,姑宥為民’之旨。”

僇死,◆受戮而死。僇,通“戮”。○《管子‧君臣上》:“有過者,罰之以廢亡之辱,僇死之刑,而民不疾也。”○《新唐書‧張孝忠傳》:“[孝節]泣曰:‘即歸,且僇死。’”

僇笑,◆辱笑;恥笑。○《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燕國]﹞壤削主困,為天下僇笑。”○[漢][應劭]《風俗通‧皇霸‧五伯》:“[襄公]不度德量力,慕名而不綜實。六鶂五石,先著其異,覆軍殘身,終為僇笑。”○《太平廣記》卷四四八引[唐][元稹]《鶯鶯傳》:“昔[殷]之[辛]、[周]之[幽],據百萬之國,其勢甚厚;然而一女子敗之,潰其眾,屠其身,至今為天下僇笑。”○[梁啟超]《暴動與外國干涉》:“吾甚哀夫以光明俊偉之質,抑塞磊落之才,而誤用其情,以為天下僇笑也。”

奴僇,◆見“奴戮”。

駢首就僇(骈首就僇),◆同“駢首就戮”。◆《明史‧朱亮祖等傳贊》:“[亮祖]以下諸人既昧明哲保身之幾,又違制節謹度之道,駢首就僇,亦其自取焉爾。”

殺僇(杀僇),◆見“殺戮”。

死僇,◆處以戮刑。僇,通“戮”。○《戰國策‧趙策一》:“[襄子]去之,臥三日,使人謂之曰:‘[晉陽]之政,臣下不使者何如?’對曰:‘死僇。’”

死有餘僇(死有余僇),◆猶死有餘辜。○[明][沈德符]《野獲編‧宮闈‧世宗廢后》:“至殺無辜,污宮眷,如文臣[李夢陽]、內臣[何文鼎]輩所奏,真死有餘僇。”

天之僇民,◆見“天之戮民”。

同心僇力,◆見“同心戮力”。

屠僇,◆見“屠戮”。

無僇(无僇),◆見“無廖”。

顯僇(显僇),◆見“顯戮”。

笑僇,◆亦作“笑戮”。◆恥笑。○[唐][柳宗元]《永州鐵爐步志》:“大者,[桀]冒[禹],[紂]冒[湯],[幽][厲]冒[文][武],以傲天下,由不知推其本而姑大其故號,以至於敗,為世笑僇。”○[宋][蘇舜欽]《上范公參政書》:“若蹉跌失時,則齎汩前志,則抱恨萬世,為來者所笑戮,無復自明,亦已痛哉!”

刑僇,◆見“刑戮”。

殃僇,◆殃戮。僇,通“戮”。○[漢][賈誼]《新書‧俗激》:“父子六親,殃僇而失其宜。”僇,一本作“戮”。

淫僇,◆見“淫戮”。

遇僇,◆猶受辱。○[漢][劉向]《說苑‧善說》:“吾少之時,亦嘗以色稱於長者矣,未嘗遇僇如此之卒也。”

誅僇(诛僇),◆誅戮。僇,通“戮”。○《晏子春秋‧外篇上二》:“賦斂如撝奪,誅僇如仇讎。”○[唐][李商隱]《代彭陽公遺表》:“然自前年夏秋以來,貶遣者至多,誅僇者不少。”○[鍾廣生]《辛亥新疆定變紀略》:“然中丞之意,極不願多所誅僇。”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翏「僇」033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