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一箪食,一瓢饮是什么意思(一箪食一瓢饮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

一箪食,一瓢饮,不仅仅是温饱,还是一种筋骨

《论语·雍也》里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话:“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句话里的“回就是颜回。

颜子,名回,字子渊,春秋末鲁国人,以德行著称,位列孔门七十二贤之首,一生追随孔子,安贫乐道,深得孔子赞赏。

历代帝王不断为其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

“颜子自不必说,作为孔门第一高足,颜回深得孔子赞赏,在孔门弟子中具有崇高的威望和他人难以取代的地位。

智如子贡,自叹不如颜子,甚至认为自己与颜回的才智相比是闻一知二与闻一知十的差别。孟献子视颜子为“国宝”,鲁定公、鲁哀公也十分重视他,可见,颜子的社会声誉和学术威望之高。后世对颜子更是尊崇有加。

在曲阜明故城北门内东侧,还有颜庙(又称“复圣庙”),是历史上专门用于祭祀颜子的庙宇。

史载,颜姓发源于邹鲁之地,而颜子是春秋末期鲁国人。

颜炳罡说,在鲁国时,颜子之后二十多代都是单传,虽不绝如缕,但人丁并不兴旺,到曹魏时期,颜子二十三世孙颜盛由鲁迁居于琅琊(今临沂)并定居下来,颜盛还曾担任青州刺史、徐州刺史,家族逐渐兴旺起来,成就了后世冠冕不绝的琅邢颜氏家族。因此颜氏后人一直把琅琊当做家族郡望。

西晋末年,社会动荡,颜盛四世孙颜含率家族南迁,世居江宁,令家族跻身高门大族之列,至今南京还有颜家巷。

颜含对于南迁之后的颜氏家族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对后世家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颜子家族的家风,到颜子三十五世孙、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时,有了总结性的硕果——《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有“古今家训之祖”的称号,颜之推开宗明义地指出,作此书的目的在于“整齐门内,提撕子孙”,让“素为严整”的“吾家风教”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颜氏家风可谓渊源有自,颜含曾告诫后世子孙“汝家书生门户,世无富贵,自今仕宦不可过二千石,婚姻勿贪势家”,这是颜氏最早的家训,也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的源头。

根据颜炳罡的研究,曾经留下“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这一“旷世名句”的东晋权臣桓温,就曾想和颜含结亲家,但被颜含拒绝。

《颜氏家训》从教子、兄弟、治家、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名实、止足、养生、归心等等入手,全面阐述了颜氏家族的治家理念。

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将“教子”放在家训首要位置,主张应对子女“早教”,甚至主张“胎教”,认为“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在处理父子关系上,他明确主张“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音同‘霞’);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这是说处理父子关系要掌握好分寸,既不可过度亲昵,也不能简单粗暴。

中国历代家训,可谓多矣,然而就论述问题之全面、理论之深厚、教诲之恳切,至今尚无出其右者。

颜之推之后,颜氏子孙受惠于《颜氏家训》者,举不胜举。

颜师古、颜勤礼、颜元孙、颜真卿、颜杲(音同“稿”)卿等等,皆为颜之推的后世子孙,都足以彪炳史册。

这其中,颜之推之孙颜师古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论为官还是赋闲,颜师古都能遵循家训坚持读书,研习学问。

史载,唐太宗尝“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讹谬”,诏令颜师古于秘书省考订《五经》。

颜师古多所厘正,书成,太宗诏诸儒重加详议,诸儒各守门户,同声非难师古,师古则依据晋、宋以来古今传本,对话问一一答复,解答中援引证据简咳透彻,才情溢于言表,令诸儒无不折服。

于是命颜师古兼任通直郎、散骑常侍,皇上还下令颁其所订之书于天下,供学者学习。

贞观年间,颜师古还参与了《五礼》的修撰,贞观十一年(637年)《五礼》撰成,颜师古晋封为子爵。后又奉太子承乾之命,为《汉书》作注。颜师古在广泛汲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多有创新,解释翔实明晰,深受时人称许。

贞观十九年(645年),颜师古随太宗东巡,途中病逝,葬于山东省兰陵县芦桁村。颜师古的一支后人定居芦柞村世代守陵。颜炳罡这一支颜氏后人,由此而来。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一箪食,一瓢饮,不仅仅是温饱,还是一种筋骨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