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账房先生是做什么的(账房先生图片)

账房先生(故事)

账房先生是做什么的(账房先生图片)

今天要叙述的这个账房先生,可不是杂货铺里的账房先生。而是农村白事的账房先生。

农村白事的账房先生,也是个不一般的人。不仅仅是会打算盘就行,而且还要会写一手好毛笔字。白事文书讲究很多,如果弄不明白,就会闹出大笑话。

我从二十多岁就帮帐,不管是红事还是白事,都会有人请的。一年到头不下二三十次。

农村家里有个红白喜事,都要立个帐房。管事的总理就要安排三两个人组成临时经济小组。一个先生,两个帮帐的。先生负责记帐,写文书之类。帮帐的两个人负责现金收入。

俗话说,一人为私,两人为公。红白喜事收入,开支都不少,所以要几个人配合。这样才不会出现差错。做到账目清楚,一分不差,主家才会满意,口碑才会好。大家伙才会信任。

口碑是个大问题,如果在哪家出现了差错,要不了几天全村就都知道了。那样就会被唾沫淹死,再怎么能行别人也不会用了。

爱占小便宜的人不少,我曾经历过这样的人。大家在一起管帐,到最后兑不上来,我心里清楚是怎么回事,我就想看看他最后怎么处理。几十年前就是三五块钱的小数。我知道那个人爱打牌,晚饭过后,我们把一天的开支整理完毕,准备回家。他却顺手从放钱的匣子里拿走了一把零钱。就和其他人打牌去了。我年轻不敢说什么。心想,他这样随便拿钱,到最后怎么办呢?

果然到最后一天,他把收入与开支用算盘算清楚。就是差他拿的哪点零钱,而兑不上帐。还有一个帮帐的问先生,老李,差这几块钱怎么办?这个李先生说,撕吧撕吧看下回吧。我不知道什么叫撕吧撕吧看下回,正纳闷的时候,只看李先生又是撕开支单子,又是改写开支。我这才明白他的办法。因为他以前也是这么做的。到最后撕吧撕吧看下回完事。大伙儿给他起了个外号,就是撕吧撕吧看下回。

为什么叫撕吧撕吧看下回呢?因为他是主帐的,只要到最后兑不上来,他就把账单一撕,从新做一个新账单。这样只要我们三个不说,谁也不知道。他会把支出物品后边写个等字,这个等字就能把账面抹平。

后来不知道谁把这事给传出去了,再也没人请他当账房先生了。到现在还有人遇到麻烦事,还会说,撕吧撕吧看下回的笑话。

农村白事不断的改革,据说是从民国就简单多了,批殃榜就不用看风水了。

旧社会死了人要请风水师,然后才给批殃榜的,过去讲究很多,一是批殃榜的人,懂得一些阴阳八卦,避开对自己不利的,择时方面有讲究。二是弄明白问清楚死人的情况,避免担责任。三是,就是为了多糊弄点钱。越搞得神乎其神,别人越拿先生当回事。

过去的白事文书很繁琐。繁琐到了迷信程度。这也要避讳,那也要避讳。不然就会怎么怎么样。办事的主家如果慢待了账房先生,那么账房先生就会给你玩文字游戏,或者出一些馊主意,让主家倒霉。所以谁家有事也不敢慢待了账房先生。

白事文书都不外传,这是先生吃饭的本事。破四旧后,更是很少人会这方面的事。

有了白事,第一时间是把总理请来。然后总理问明情况后,再请红白理事会的人员。

第一个肯请的人是批殃榜的先生。放好桌子,铺上裁好的白纸。孝子跪在桌前,报上死者的生辰八字,先生就开始批殃榜。批完殃榜,先生念一遍,孝子听完,磕头谢过就算完事了。然后总理安排人,按照男左女右,把殃榜钉在大门的一边。

账房先生是做什么的(账房先生图片)

民国后,殃榜就去除了殃,而只留下榜文。一张长二尺,宽一尺半的白纸,竖着写三行字。概括了死者的一切信息,就像是现在的身份证。

现在早就没有了土地庙,也就不用写殃文了,更谈不上去报庙了。

三天出殡时,榜文随着棺木一起下葬。

随着会写毛笔字的人越来越少。我就被动的当了账房先生。一回生二回熟,一干就是二十来年。老账房先生不会教你更多的白事文书。只能靠自己平时学。那时候也没有白事大全,关键是买不到。更没有互联网,也不可能搜到。

你就是有不懂的地方问老先生,他也不会好好的教给你。只能从侧面一点一点的了解。这就是传统文化为什么越来越少,懂的人也越来越少的原因。都是怕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他留一手,你留一手。几十年下来就所剩无几了。很多地区早就不再批殃榜了。年轻人也不会拿封建迷信当回事。

账房先生是做什么的(账房先生图片)

过去写白事文书,忌讳的事太多了。比如写挽联,千古,孺人,等都不能写,因为旧社会的等级制度限制了平民与官吏的区别。还有就是多大岁数死亡的,都有特定的称谓,也是不能乱写的。

现在人人平等了,没有了等级制度,只要不闹出笑话来,基本没有挑理的人了。

白事也属于一种重要的民俗,虽然各地的风俗不同,但是基本的习俗还是差不多的。

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一概而论。好的我们继承,不好的我们摈弃。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账房先生(故事)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