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曾经将说文解字读过70多遍)

章太炎《说文解字)笔记摘(九)

169、寤生(五月五日生,弃之)。寤生,逆生子,倒出子也。

169、(幺幺)(一切隐曰(幺幺))、幽(在山隐曰幽),其实一字。

170、黑色之玄当从玆。今天青色,故云天玄而地黄。

170、骗人之物曰幻,予人以物曰予。

172、人殙昧当作殙,昏乃黄昏。殙昧、殙迷、热殙、殙瞀。

172、殁,正当作歾。《汉书》“物故”即“歾故”。吴人称物尚作歾音,可见古音同。

172、寻常杀曰殊,法律杀人曰诛。汉令所谓“蛮夷长”犹今属国土司,故有罪当殊。诛乃讨耳,伏服诛乃杀,殊亦然,殛亦然。

173、“殛鲧于羽山”,即今之充军。殛与诛同,不必杀,仅讨之而已。

173、殪,急死,如枪毙是也。

173、殡,古人待死者如宾,故从宾。

173、殠,臭乃嗅字,香臭当作殠。

173、殠,从犬者,以犬喜臭故。

174、残,贼也。残忍、残余=(歹肉)。

174、殲,微尽也。微尽者,言一些儿都不剩也。

174、㱠即辜。凌迟处死曰冎,与㱠音近。

174、蒿里者,葬地,死人居住之地。里,乃居处死里,魂魄归里之里。古人以人死往泰山旁高里。《日知录》引《水经注》“泰山旁有㴎水,有㴎河桥”。今附会死后往㴎河桥。

176、麻木不仁、半身不遂,当作髍。

176、委屈=骫曲。

177、人曰肧,泥曰坏,今作胚。

177、前曰颈、曰亢;后曰项、曰脰。

177、《诗》“其叶肺肺”即假为巿,盛也。古称亲戚曰“肺腑”。肺乃杮之假借。杮,木皮也;杮腑,杮附也。犹葭莩之亲,是非心腹之比。

178、毛传:“膺(病字头),当也”,犹今拍胸担保意。

178、古只有背字。故背债今作负债。向背乃北之假借。

178、肋,凡从力声之字皆有有条理意:如朸(木有条理),泐(水有条理)。肋(脅骨)、力(人筋)。

180、膻,外衣开襟见里衣曰但,光着身子曰膻(肉膻也)。

180、䑋,大胖儿子也。

181、隋,剩下之肉曰隋。

181、喉、胡一声之转。古无鬍字,因胡处生鬚,即名曰胡。

181、胡,胡在喉下,故引申为胡髭,

181、膴,有骨曰腊,无骨曰膴。引申为肥美。

182、(月肃),干鱼,与修声意近。修,干肉也。

182、胜,腥当作胜。“腥,星见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

182、䐑,薄切肉。

182、后人谓鱼干曰䱒,与腌声意近。“腌,渍肉也”。

182、脃,小耎易断也。今谓硬而松者曰脆。

183、肰,即(然)。古人食犬肉特多,故特造犬肉字。

183、膠,古人说大话曰膠,乃嘐之假字。

183、䏣,粪䏣。

184、肙,翻跟斗虫也。

184、朘,小儿生殖器。

184、刀,今刁字亦即刀字,今刁之意乃凋之借。

184、削,刀鞘=削(鞘乃俗字)。刀亦称削(刀可刮削),故曰“笔则笔,削则削”。

184、剡,古无尖字,或作剡。

185、刚,引申人性刚柔之刚作(单人旁,上二下口)(今作侃字)可也。

185、刽,唐人称刽子手曰脍,所谓“魁脍”是。

185、切,《汉书》“一切”,暂时整齐曰“一切”,今所谓“从前之事不管,一刀斩断”是也。今“一切”之义乃用“概括”之义用,误。

186、湖北称杀鸡曰“伏鸡”,古无轻唇音,故读副,《汉书》“三伏”即“三副”,副犬以祭也。副祭,于初伏日行之,古人以伏日多疠疫,以犬可以除邪,故破犬肚以祭也。

186、刊,削去也。“西伯既戡黎”,戡恐即刊字之假。

187、㓼,伤也。刹乃俗字,当作㓼。佛经“刹”乃㓼之误体。

188、刓,磨得角都没有了。

189、耦,伍耦。从偶者乃木偶。偶然之偶乃遇字之假借。两人为耦,故奇耦不作偶。

189、凡从畏者皆有曲意。水曲处曰隈,角曲处曰(角畏)。

190、䚗,抬杠。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章太炎《说文解字)笔记摘(九)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