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房产

杜甫《堂成》翻译(堂成杜甫带拼音的)

读唐诗《堂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杜甫《堂成》翻译(堂成杜甫带拼音的)

公元759年年底,杜甫携家带口来到成都,在郊外营造房舍,经过两三个月的时间,760年春,房舍建成,这就是成都草堂。他欣喜地写下这首《堂成》。

草堂建在山坡之上、竹林深处,有竹林遮挡,所以阳光不能直射,是一个清幽的所在。“桤林碍日吟风叶”意思是竹林遮蔽烈日、清风吹过竹林,“吟风叶”是“风吟叶”的意思,这里是倒文写法。同样,下一句的“滴露梢”也是“露滴梢”的意思,就是说由于有竹林遮蔽,草堂好像笼罩在淡淡的清烟里,非常的幽静。

我有了这座草堂,燕子常常来筑巢,燕子与我们一样,都经历了长期的战乱,现在终于有了一个暂时栖身的所在。

至于朋友们将我与汉代著名词赋家杨雄相比,称我居住在这,有像杨雄一样守门著书的风范和作派。并非如此,我只是避乱于此,迫不得已,哪里有什么心思作《解嘲》啊?(《解嘲》是杨雄守门著书时,旁人嘲笑他,他专门写来答复的词赋。)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属河南)。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开始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居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读唐诗《堂成》-杜甫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