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高平之战发生在哪(高平之战伤亡惨重)

安史之乱后两百年,高平之战,河东地区终于低下高傲的头颅

高平之战发生在哪(高平之战伤亡惨重)

十镇节度使

唐玄宗年间设十镇节度使,分别是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范阳、平卢、剑南、岭南节度使。其中河东节度使,治所太原府,兵力盛、地盘大,主要任务为防御突厥,地位极其重要。安史之乱的发起者安禄山,就是身兼河东、平卢、范阳三镇节度使,拥兵二十万,搅得大唐天翻地覆。

高平之战发生在哪(高平之战伤亡惨重)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八年之后终于平息,可河东地区却像一块顽固的石头,其后两百年,再也难以管辖,成了一块难啃的骨头。尤其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李克用、李存勖,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连续三朝开国皇帝均出自河东节度使,可以说拥有河东便拥有了进取天下的资本。

在这两百年间,河东几乎成了独立和不服的代名词。我河东就不服,你能拿我怎么样?

高平之战发生在哪(高平之战伤亡惨重)

后周与北汉

待到郭威黄袍加身建立后周,河东一如既往还是不服。河东节度使刘崇称帝建立北汉,国虽不大,但就是不服后周,整个郭威一朝,也是拿北汉没有办法。

真正的转机在郭威死后,后周世宗柴荣接班。柴荣专治各种不服,决心不再惯着北汉,准备平定盘踞河东的北汉,顺便还要教训一下北汉的后台契丹。

高平之战发生在哪(高平之战伤亡惨重)

周世宗柴荣

郭威去世后尚未安葬之时,北汉认为后周新主刚立,人心不稳,正是趁火打劫的好时候,于是就伙同契丹大举来犯。在山西长治,后周节度使李筠不敌北汉契丹联军,北汉进一步逼近后周腹地。

形势危急,如果不能战胜北汉,后周危矣,历史岂不要出现第二个石敬瑭?周世宗柴荣与众大臣商议对策,提出要御驾亲征。五代以来,朝代换得频繁,所以朝中墙头草多,血性男儿少。

一听到皇帝要御驾亲征,一帮大臣纷纷出来反对,这当中自然少不了政坛不倒翁、五代当了四代元老的宰相冯道老先生。冯道以江山社稷出发,以关心皇帝安危出发,极力反对周世宗御驾亲征,而满朝之中唯有大臣王溥赞成周世宗亲征。

有一个支持就够了,周世宗决心已定,谁也阻挡不了。既然元老冯道反对,周世宗就给他另外安排了重要的差事,命他负责去安葬周太祖郭威。

高平之战发生在哪(高平之战伤亡惨重)

高平之战

安排好这些,周世宗火速出发,星夜兼程赶赴前线。到达山西晋城后,大军扎下营寨。彼时,北汉军已经抵达高平,两军近在咫尺,形成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后周与北汉的大战终于开始,后周却开局不利,负责右翼的将军樊爱能、何徽怯战,从战场逃跑,后周右军开始溃散。情况万分紧急,周世宗柴荣顾不了那么多,带上亲兵卫队,直接冲上一线督战。

高平之战发生在哪(高平之战伤亡惨重)

赵匡胤在高平之战

赵匡胤在这次大战中大显身手,他身先士卒,振臂一呼:“主上都不顾危险冲在前,我们怎能不拼死作战”,率军直冲北汉前锋。在他的带领下,后周军个个以一当十,勇不可当,奋力杀敌。

狭路相逢勇者胜,北汉兵想不到后周军竟如此骁勇,开始败退。恰好当日南风正盛,风助兵威,更显后周军气势,北汉主望风而逃,大败而归,仅率百余骑逃回晋阳。

高平之战成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后两百年间,河东一直在与中原王朝的较量中不落下风,这也是河东敢于分庭抗礼、嚣张跋扈的重要原因。

高平之战,中原王朝在不利的情形下,反败为胜,气势上完全压倒北汉,彻底扭转了河东骨头难啃,难以取胜的积念。周世宗柴荣过人的胆识和气魄是奠定这场胜利的关键,高平之战后,周世宗更是连北汉后面的大后台契丹一起收拾,连克契丹三关三州。

高平之战发生在哪(高平之战伤亡惨重)

黄袍加身

高平之战,赵匡胤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周世宗的高度赞扬,晋升为殿前都虞候,开始掌控禁军。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后,接连用兵,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开始被终结,至宋太宗赵光义时,扫灭盘踞河东的北汉,实现统一。

公元954年的高平之战,恰在安史之乱后两百年,两百年难以征服的河东地区,终于在高平之战后低下了高傲的头颅。当然,此战也成就了两位雄才大略之主——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安史之乱后两百年,高平之战,河东地区终于低下高傲的头颅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