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泉州市舶司遗址地址(泉州市舶司遗址 概况)

世界文化遗产——泉州市舶司旧址

泉州市舶司旧址附近门匾典故

泉州市舶司遗址地址(泉州市舶司遗址 概况)

闽南一带,特别是泉州,漳州等地还保留着许多古代传统,比如每家每户的大门一般都会嵌有一块牌匾,写着“xx传芳”“xx衍派”的,那就是堂号或灯号。一般一个姓都有自己的一个或多个堂号或灯号。堂号或灯号一般是根据该姓族人的起源地,长住地或祖上美德命名的。熟记一些堂号灯号可以给我们许多帮助,能够了解一些有趣的典故,乃至对于认路也有帮助。比如我家门匾上书“汾阳衍派”,意思是汾阳王郭子仪之后的意思。当然,这其中还有一段典故,结论就是俺家其实不是郭子仪之后,其实是来泉经商的阿拉伯穆斯林为躲避元代“反色目“风波所追认的……

前些天游街的时候逛到市舶司的旧址(水仙宫),发现这附近的门匾很多,以前就经常关注这些门匾传承,今天就简单分享一下。

四知堂

泉州市舶司遗址地址(泉州市舶司遗址 概况)

四知堂为杨姓堂号,出自东汉名士杨震

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杨震为官清廉,后人为纪念这暮夜却金的典故以四知堂为其堂号。

泉州的杨氏门匾则有“弘农衍派“”四知传芳”,弘农在今河南省灵宝县北。

泉州市舶司遗址地址(泉州市舶司遗址 概况)

映雪堂

泉州市舶司遗址地址(泉州市舶司遗址 概况)

映雪堂为孙姓堂号,出自三国时期魏国将领孙康

据《初学记》引《宋齐语》记载,“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淡交游不杂。”

后世常将此典故与车胤的囊萤相并,也是成语囊萤映雪的由来

泉州的孙氏门匾有“乐安衍派“,乐安在今山东惠民县。

东山堂

泉州市舶司遗址地址(泉州市舶司遗址 概况)

东山堂为谢姓堂号,出自东晋名士谢安,

据《晋书·谢安传》记载,“有司奏安被召,历年不至,禁锢终身,遂栖迟东土。”又有:“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送,中丞高崧戏之曰: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

后来,前秦苻坚率兵80万南下进攻东晋,号称“投鞭断流“。谢安临危受命,于淝水以八万晋军击败前秦八十万众,使得晋朝转危为安。后人为纪念这东山再起的壮举,以东山堂为堂号。

泉州的赵姓门匾则有:“金紫衍派”“金鱼衍派”“奚西衍派”“金奚衍派”“银同衍派”“金角衍派”“衡阳衍派”“宝树传芳” 多与东晋谢氏有关。

半部堂

泉州市舶司遗址地址(泉州市舶司遗址 概况)

半部堂为赵姓堂号,出自北宋宰相赵普,

赵普的典故现今人尽皆知,可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却多被学界质疑。首先,据《宋史》的记载,“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可见赵普其实早年长于吏事,并不读书。根据宋定国教授的考证,这个说法真正发端是朱熹逝世后的二三十年。据《古今源流至论·儒吏》记载,“赵普,一代勋臣也,东征西讨,无不如意,求其所学,自《论语》之外无余业。”此段话下还有一个小注写到“赵普曰:《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同时期还有罗大经所著《鹤林玉露》所载:“杜少陵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贾。’盖以《论语》为儿童之书也。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但这种说法并未广为流传,真正流传开来是在元代,由戏曲家高文秀所著的《好酒遇上皇》中记载:“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但这是戏曲家之言,难以佐证。笔者只能将此段典故理解为赵氏后代的附会之说。

泉州常见的赵姓门匾则是“夹马异香“,这取自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麾下”夹马营“。

百忍堂

泉州市舶司遗址地址(泉州市舶司遗址 概况)

百忍堂为张姓堂号,出自唐代张公艺,

据《旧唐书 卷一百八十八列传第一百三十八》记载:“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北齐时,东安王高永乐诣宅慰抚旌表焉。隋开皇中,大使、邵阳公梁子恭亦亲慰抚,重表其门。贞观中,唐太宗特敕吏加旌表。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高宗为之流涕,赐以缣帛。”后各地张姓多以“百忍”为其堂号,列为祖训。

泉州地区的张姓门匾有:“清河衍派”“区江衍派”“百忍传芳”“鉴湖衍派”

三迁堂

泉州市舶司遗址地址(泉州市舶司遗址 概况)

三千堂为孟姓堂号,出自战国时期孟轲,

据《列女传》记载,“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居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居子矣。”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这个典故大家都人尽皆知了,多的不说了……

泉州地区的孟姓门匾有:啊这个真没找到 = =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世界文化遗产——泉州市舶司旧址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