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说话满嘴跑火车是什么意思(说话满嘴跑火车什么意思)

说话不靠谱,为什么形容是满嘴跑马车

中国的成语,大多出自春秋战国,那是马车最威风的时代,战场上用马车(车战在战国前期仍然可以见到),生活里用马车,所以成语中自然少不了马车。

螳臂挡车,意思是像螳螂举起小细胳膊挡车一样不自量力。在这里螳螂挡的是什么车?是汽车吗?是三轮车吗?当然是马车。

说话满嘴跑火车是什么意思(说话满嘴跑火车什么意思)

螳螂拒辙,这个成语跟螳臂挡车的意思差不多。辙,马车轮子碾出的深沟,螳螂蹲在这条沟里发威,试图挡住马车,这叫作死。

涸辙之鱼,意思是马车轮子碾出两道沟,一下雨,沟里就有水了,鱼能在里面苟延残喘,天晴了,沟干了,鱼就死了。

改弦易辙,这个成语前半部分跟弓箭有关,后半部分跟马车有关。改弦,改变弓弦的制造标准;易辙,改变车轮的制造标准,车轮变了,车辙自然也跟着变。

南辕北辙,辕是马车前面的一根棍儿(有时候是两根),这根棍儿一头连着车厢,一头连着马屁股后面那根横棍儿,负责把马的动力传递给马车,相当于汽车的传动轴。南辕北辙,意思是想让马车往南跑,结果却赶着马往北走,目的跟结果相反。

说话满嘴跑火车是什么意思(说话满嘴跑火车什么意思)

千乘之国,乘是打仗用的马车。按春秋政治家管仲的标准,一辆作战马车的标准配备是一辆车,四匹马,车上站三个士兵,其中一个负责驾驶,一个负责射箭,一个负责拿长枪大戟乱捅乱扎,车后面再跟着七十二个步兵。也就是说,一乘包括四匹马和七十五个兵,千乘就是四千匹马和七万五千个兵,能养活这支庞大队伍的诸侯国肯定不会是小国。

万乘之国,释义同上,是用更多的马车来指代更大的诸侯国。

倾盖如故,也跟马车有关。盖,马车车厢上面竖着的那把遮阳伞,类似敞篷汽车的软顶,一直延展到车厢边缘。两个驾着马车的古人在路上碰面,遮阳伞跟遮阳伞靠在一起,随便聊几句,咦,聊投机了,就跟认识了很多年的老朋友一样。

车水马龙,该成语本来就是指街上的马车很多,车厢像水一样川流不息,驾车的马匹像龙一样游走不停。

下车伊始,这个成语不是出自春秋战国,但也跟马车有关。下车,下的是马车,新官上任,坐着马车到衙门,一下车,他得开展工作,此之谓下车伊始。

说话满嘴跑火车是什么意思(说话满嘴跑火车什么意思)

辕门斩子,这个成语也不出自春秋战国。辕门的辕就是马车的辕,上古君王出巡,就地扎营,搭好了帐篷,得留门。怎么留门?找两辆马车就行了,把它们分列两旁,车厢在内,车辕在外,危险来了,随时可以跳上马车往外逃。鉴于营地的门口高高杵着两根车辕,所以叫辕门,所以后世也跟着把军营的大门叫辕门。辕门斩子,意思是主帅的儿子犯了军令,大义灭亲,推到军营大门口砍头。

类似跟马车有关的成语还有很多,咱能说明问题就行,恕不赘述。

说完了成语再说那些常用词。

马路,原指马车走的路,现在马车没了,马路上全是汽车。

舆论,本义是坐在马车车厢里说的话。古代有四轮马车,车厢很大,能坐十几个人,这十几个人坐在车厢里作长途旅行,肯定要闲聊,聊时事,聊政治,指点江山,品评人物,此之谓舆论。

还有很多常用词,咱们现代人天天讲,天天说,也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却未必知道它是怎么来的。

比方说,威胁,都知道意思,就是用强力恐吓别人,可为什么把“胁”跟“迫”搁一块儿就有这个含义呢?

再比方说,羁绊,意思是让什么事情给束缚住,绊是绊腿,走不动,那“羁”是什么意思?

还有成语“分道扬镳”,人人会说,可哪位朋友能告诉我这分道扬镳的“镳”是什么东西?

其实这几个常用词的根都扎在先秦,而且都跟马车有关。

羁绊的羁,字典上说是马的笼头,错。正确解释是马的络头。络头跟笼头不一样,笼头是兜马嘴的,不让马乱吃东西;络头是缠马头的,不让马乱扭脑袋。马络头,或者说“羁”,跟缰绳连着,一提缰绳,“羁”就紧了,让马往东,它不敢往西,管得服服帖帖。把“羁”这个字跟“绊”搁一块儿,意思马上生动起来:管住你,绊住你,不让你乱动,好好给我拉车。

威胁的胁,是马肚子上的零件,用金属制成,一面光滑,一面带刺,光滑的那面贴在马肚子上,带刺的那面用来吓唬别的马:别靠近啊,不然扎你!换句话说,一匹马身上有了胁,别的马就不能靠近,既然不能靠近,那“胁”就有了威胁的意思。

分道扬镳的镳,是马头上配的零件,也是金属制成,它实际上是接头,通过它,可以把马衔和马络头连起来。先秦没有笼头,想不让马乱吃东西,得往它嘴里横着塞一根短棍,也就是马衔,马衔的两端各接一个“镳”,两个“镳”再分别连着马头上拴的“羁”。赶马车时,一拉缰绳,“羁”变紧了;“羁”一紧,两个本来耷拉着的“镳”开始“扬”了起来,所谓分道扬镳,本义就是两个赶马车的人在路上寒暄过后,拉起缰绳,使镳上扬,各走各的路。

最有意思的常用词是“节约”,咱们都知道它的意思是节制、不浪费,其实它也是马身上的零件。拴马络头,要用几根绳子,几根绳子交叉的时候,得有一个结头把它们节制起来,不然绳子会走偏,这个结头就叫“节约”。“节约”有节制的功能,时间长了也就有了节制和不浪费的含义。

秦汉以降,人们似乎觉得在马头上用一大堆零件太麻烦,拴马络头直接打结,不再用“节约”节制,但是“节约”这个词却留了下来。我读过西晋人的墓志铭,那时候夸一个人勤俭持家,用的就是节约一词。我估计用这个词的晋人跟我们一样,也是只知道它的意思,不知道它的来历。

(作者:李开周)

(余娟摘自《小品文选刊·笑品》)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说话不靠谱,为什么形容是满嘴跑马车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