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陋室铭文言文对比阅读及答案(陋室铭的比较阅读)

【中考文言文专练】《陋室铭》课内外对比阅读4篇

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勿慕贵与富,勿忧贱与贫。自问道何如,贵贱安足云。闻毁勿戚戚,闻誉勿欣欣。自顾行何如,毁誉安足论。无以意傲物,以远辱于人。无以色求事,以自重其身。游与邪分歧①,居与正为邻。於中有取舍,此外无疏亲。修外以及内,静养和与真。养内不遗外,动率②义与仁。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选自白居易《续座右铭并序》)

[注]①分歧:分离。②率:遵循。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惟吾德     馨:

(2)谈笑有鸿儒 鸿儒:

(3)勿贵与富 慕:

(4)无以求事 色: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无以意傲物,以远辱于人。

3.【甲】文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旨(用原文语句回答);【乙】文开头两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禹锡的“德”与白居易认为的“道”是否相同?请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1)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2)博学的人 (3)羡慕 (4)脸色

2.(1)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2)不要一意孤行,傲气凌人,这样才能远离被别人侮辱。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人应当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

4.相同。白居易认为在道德面前,富贵和贫贱都是不值一提的。这与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言论内涵是一致的,都体现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不慕荣华、追求高尚道德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乙】不要羡慕富贵,不要忧虑贫贱。(应该)问问自己道德怎么样,贵贱哪里值得说。听到诽谤不要忧伤,听到赞誉不要高兴。(应该)考虑自己做得怎样,诽谤和赞誉哪里值得谈论。不要一意孤行,傲气凌人,这样才能远离被别人侮辱。不要用(谄媚的)脸色乞求侍奉别人,自己要尊重自己。出游要与邪恶分离,居家要与正直为邻。从中有取舍,此外没有亲疏。修养外部以及内部,静静地保养和顺与纯真。修养内部也不要遗漏外部,行动要遵循义和仁。千里之行从脚下开始,高山之高从微尘(积累)而起。我们的道德也是这样,实行它贵在每天都自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吾斋之中,不尚虚礼。凡入此斋,均为知己。随分①款留,忘形笑语。不言是非,不侈②荣利,闲谈古今,静玩山水。清茶好酒,以适幽趣。臭味之交,如斯而已。(节选自陈继儒《小窗幽记》)

[注]①随分:随意。②侈:显扬,夸耀。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惟吾德 馨: 

(2)谈笑有鸿儒 鸿儒     

(3)不虚礼 尚:  

(4)味之交 臭: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清茶好酒,以适幽趣。

3.【甲】文中,作者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4.“陋室”主人与“吾斋”主人有哪些相似之处?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

1.(1)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2)博学的人  (3)崇尚  (4)气味 

2.(1)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2)(喝)清茶好酒,来切合(内心)幽雅的情趣。

3.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指没有俗音扰耳、俗务缠身。

4.①不慕名利(或:甘于淡泊)的品质;②有高雅的生活情趣;③与志趣相投的朋友交往。(3点 )

【参考译文】【乙】在我的书斋之中,不崇尚虚礼。只要进入这间书斋的(人),都是知心的朋友。随意招待去留,没有拘束地谈笑。不谈论是非,不夸耀荣华富贵,闲话古今天下大事,静赏山水美景。(喝)清茶好酒,来切合(内心)幽雅的情趣。志趣相投的交情,像这样罢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节选自《世说新语》)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惟吾德 馨:

(2)无案牍之劳 形:  

(3)王子猷暂寄人空宅住 尝:  

(4)问 或: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何可一日无此君!

3.【甲】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说说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

4.刘禹锡居陋室不觉其陋,王子猷寄居不可无竹。请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参考答案】

1.(1)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2)形体、躯体  (3)曾经  (4)有人 

2.(1)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2)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

3.不陋。陋室环境清幽典雅,陋室主人交往的人物博学儒雅,陋室主人生活的情趣高雅。所以,“陋室”不陋。

4.示例:我们应重视品德修养。(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乙】王子猷曾经暂时寄居在别人的空屋子里,(他一搬去)就让人种竹子。有人问(他):“(只是)暂时居住,何必麻烦做这种事?”王子猷歌咏了很长时间,才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

四、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昼居池上亭独吟 刘禹锡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①,闲想鹤仪形。

法酒②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③已息,几杖复何铭④?

[注]①蜂教诲:我国古代有“圣人师蜂”的说法(学习蜂的勤奋勇敢)。②法酒:按照官府法定规格酿造的酒。③机:心机,指争权夺利的心思。④几杖复何铭:为几、杖作铭文,往往有自警或劝诫之意。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谈笑有鸿儒  鸿:  

(2)可以素琴 调:  

(3)无丝竹之耳 乱: 

(4)浩然机已 息: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3.“陋室”与“池上亭”共同的环境特征是

4.刘禹锡在这两部作品中都写到了“琴”,请简要概括他借“琴”所表达的情怀。

【参考答案】

1.(1)大  (2)调弄  (3)扰乱  (4)平息 

2.(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静静观看蜜蜂忙碌感到很受教益,联想到仙鹤们美好的仪态。

3.恬静幽雅

4.表达了自己志趣高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参考译文】夏季的午后,绿树成荫,独自一人来到池中的一个亭子上吟诗。静静观看蜜蜂忙碌感到很受教益,联想到仙鹤们美好的仪态。文明的饮酒之风可以使人调适精神,清正高雅的琴曲可以陶冶人们的性灵。心胸开阔坦荡,争权夺利的心思已经平息,为几、杖作铭文,又有什么意义呢?

五、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为,少耆①欲,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②之储,晏如也。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节选自《汉书·扬雄传》,有删改)

[注]①耆:同“嗜”,嗜好。②儋石:两石与一石,指数量少。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有仙则   名: 

(2)谈笑有鸿儒 鸿儒: 

(3)清静为 亡:  

(4)虽富贵不也 事: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

3.结合【乙】文分析【甲】文所举的“西蜀子云亭”的例子是否恰当。

4.如果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人际交往之道用于当今的现实生活,你是否认同?请简要阐述观点。

【参考答案】

1.(1)出名,有名 (2)博学的人 (3)没有 (4)从事,做 

2.(1)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2)扬雄小时候喜欢学习,博览群书,没有什么不知道的。

3.恰当。从【乙】文“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等,可以看出扬雄安贫乐道,刘禹锡举“西蜀子云亭”的例子表明自己也有扬雄的志趣和抱负。

4.示例一:认同。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作者这类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言,只有与那些同样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才能不断精益自己的知识、学问。

示例二:不认同。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未免显得太过自命清高了,这样一来会让我们缺失许多向他人学习的机会,这不利于我们对知识、信息的全面了解。

【参考译文】【乙】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扬雄小时候喜欢学习,博览群书,没有什么不知道的。(他)性情沉默并且喜欢深入思考,清虚宁静,无欲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家产不超过十金,贫困得没有什么储粮,(却)很安然。自身胸怀博大,不是圣贤哲人的书不喜欢(读);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事,即使能(获得)富贵也不去做。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中考文言文专练】《陋室铭》课内外对比阅读4篇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