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游戏

王阳明工夫论原文(阳明心学功夫)

阳明学工夫论其后学之比(五)

  王龙溪(名畿,号龙溪,1498—1583)与罗念庵(名洪先,号念庵,1504—1564)是两位交往密切而又学术风格对立的王门后学的重要代表。以日本学者冈田武彦的学术特征划分法,龙溪属现成派,念庵与聂双江(名豹,号双江,1487—1563)同属于归寂派或归寂主静派。龙溪与念庵关于现成良知说的往复争论长达几十年 ,构成了中晚明思想史上的重要论题 ,也开出了阳明之后良知学开展的不同面向。对于王、罗二人的比较,本文跳出仅从思想义理层面进行概念分析的通常做法,从二人对致良知教的不同“体知”背景人手,厘清双方由此而来的不同的问题意识、工夫路径、理论建构等,以此对阳明之后致良知教的开展有一深入的把握。

王阳明工夫论原文(阳明心学功夫)

 不同的工夫取径与言说的主张,由不同的体悟境界和问题意识,龙溪、念庵之致知实践采取了不同的工夫取径。 龙溪早年即证悟心体,发挥其顿悟之长,基于吾人日常的当下一念善端与良知全体具有本体上的同一性,以此为依据,由“真信得及”良知的强大信念而带动起沛然莫之能御的道德主宰力,于日用常行的当下彻底扫荡经验层面欲根的习心、知解意识 的束缚,把持于心体将动之初的“几微”,当下安立于良知心体并 “时时保守此一念”,以此开显良知心体之大用,此即“以良知致良知”的“见在工夫”,也是见在良知说的践履要求。在念庵,尚未能证悟心体,故当下一念是经验层之 “随出随泯,特一时之发见”、随时可能被欲根习心所遮蔽的一念善端,因而 “一时之发见,未可尽指为本体。则自然之明觉固当反求其根源”。故须“从见在寻源头”,将感性经验层的知是知非之良知向上翻转为超越层之不睹不 闻的形上心体,取主静、致虚、归寂、专内之工夫路数,以涵养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心体,取先内后外、立体而后达用的致知取径,以此保证良知不受欲根遮蔽,保证道德实践的纯粹性。

  

王阳明工夫论原文(阳明心学功夫)

  

  之后,念庵在实践中“久而复疑之”,作《甲寅夏游记》为标志,完成了为学宗旨的第三变。他认识到归寂说“执寂有处”“指感有时”导致良知由超越层坠落为经验层之 “实有可指”的时空规定中,于义理不合,而其“专内”的理论规定本身又使得 “内”必然具有价值上的优先性,如此则不自觉地划向“重于为我,疏于应物”,与儒家的“明明德于天下之本”旨不类。于是念庵超出了归寂说,提揭收摄保聚说 ,主良知为寂感动静合一之本体,以收摄保聚之功保任此寂感合一的良知本体为工夫。

  

王阳明工夫论原文(阳明心学功夫)

  明明德之出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礼记·大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面的“明明德”三个字,是整篇《大学》的灵魂。那么“明明德”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简言之就是指就是要达到慧明其德、智明其德,内明其德、外明其德的境界。就是性和命的性命双修。

  第一个“明”是动词,是彰明、弘扬的意思;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意谓“光明的”;连起来是说,人要弘扬内心的善良光明的德性。

明明德是儒学三纲之一。 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行者必须明白一件事情,这个维度和纲要是后世人所阐述的,并非孔夫子既定的。

  由此看来,念庵先生仿佛渐渐找到了以王阳明先生《心学》的特点之一了。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阳明学工夫论其后学之比(五)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