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怎样在写景状物中抒情作文(怎样在写景状物中抒情句子)

怎样在写景状物中抒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李白对朋友的万般谢意;“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是贺铸对心上人的一腔思念;“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是李煜以泪洗面的亡国之痛;“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是曹雪芹感时伤怀的怜惜之情;“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是苏东坡抒写的人生感慨……这些句子之所以流传千古,就是因为其中饱含着浓得化不开的情感!作文也只有情感充沛才能打动人心,可是,在写景状物的时候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却一直是很多同学感到困惑的事情。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大作家们是怎样表达对大自然的丰富感受、对人生的深刻思考的吧。

一、在写景状物时直接表明自己对景物的态度、看法。如: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陆蠡《囚绿记》)

作者反复叙说的对绿色的这些态度和看法就非常充分地表明了自己对绿色的渴望、对绿色的赞美以及对绿色的喜爱和深情。而《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先生也反复直接说出了自己对景物的看法,“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二、在写景状物的过程中描述景物留给自己的独特印象。如: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在这样凝滑的平面上,没有一条梭鱼或银鱼在捕捉一个虫子时,不会破坏全湖的均势”,作者感慨:“真是神奇,这简简单单的一件事,却可以这么精巧地显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而“再没有什么像这一个躺卧在大地表面的湖沼这样美,这样纯洁,同时又这样大。秋水长天,它不需要一个篱笆。……”“这是和恒河之水一样的圣洁的水”“也许只有瓦尔登湖坚持得最久,最久地保持了它的纯洁”“它永远年轻”……瓦尔登湖留给作者的这些独特的印象充分表明了瓦尔登湖在作者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瓦尔登湖乃至整个大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之情。而朱自清先生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是多么独特的印象啊!

三、在写景状物的同时描写自己的动作、心态或心愿。如: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作者不仅以视觉形象、听觉形象非常细腻准确地写了眼前所见之景,还写了观景、赏景的动作和心态,如“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细数”“静对着”等,这就透露出与众不同的悠闲、惬意的独特感受,表达出对故都之秋与众不同的热爱情怀。而且,在因为“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而“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并主观地认为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之后,作者接着就情不自禁地结合自己此时此刻的心境把自己理想中“最好”的境界——愿景——大胆展示在读者眼前:如果“牵牛花底”再“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来陪衬自己无比喜欢的“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那可真是“最好”不过了!——你看,现实里残破不堪的院落、冷色调的花朵,想象中“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瘦骨嶙峋的秋草,寂静抑或是寂寥的环境,幽寂抑或是悠闲的生活……这一切是多么和谐地表达了作者彼时彼刻的心情啊!

四、在写景状物时选择和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1.比拟具有思想的跳跃性,能使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捕捉它的意境,体味它的深意。正确地运用比拟,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运用比拟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备感亲切;运用比拟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增强人们对他的厌恶感。如:

“一条鱼跳跃起来,一个虫子掉落到湖上,都这样用圆涡,用美丽的线条来表达,仿佛那是泉源中的经常的喷涌。它的生命的轻柔的搏动,它的胸膛的呼吸起伏,那是欢乐的震抖,还是痛苦的颤栗,都无法分辨。”(梭罗《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并没有灵魂、意志或感觉,而这里像描写人的生命一样描写湖,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瓦尔登湖虚拟的生命力。这样的想象是作者自身生命力的冲动的外化表现!这是作者于晴天坐在树桩上静观所感觉到的情景,虽是动景却极显静谧;景物描写生动细致,又映现作者心境,物我互“观”,表达了对生命的丰富体验、对瓦尔登湖的无比热爱之情。

2.选用不同的事物打比方往往表现出作者不同一般的思想感情。如:

“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鲁迅《药》)

鲁迅先生把那些层层叠叠的“坟”比作“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可见作者对“阔人家里祝寿”以至“阔人”是多么的厌恶。

“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梭罗《瓦尔登湖》)

这既是写实,又是以脸面作比,通过设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湖的表情,用“眼睛”比喻“湖”,“睫毛”比喻“森林”,“眉毛”比喻“群山和山崖”,生动形象,画面鲜明生动,表达出了梭罗独特的体验和感悟,饱含了对瓦尔登湖浓烈的喜悦之情。

3.对比和衬托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既可分别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对比可以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更加鲜明突出,自然也就使得作者的情感爱憎分明;衬托则专门用于凸现正面或反面,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如:

《故都的秋》一文开头和结尾都拿南国之秋作对比,在对比中通过扬此抑彼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热爱之情。而且作者还多处以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作对照又作陪衬,以突出北国之秋“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的特点,以抒发自己对故都之秋的特别钟爱之情。这一点只要看一看作者在行文中使用的一些标志性的语句即可理解,如“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在北平曾经有过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生活及环境,这么长的时间仍然不能忘怀就很好地突出了北国之秋留给作者的印象之深刻难忘以及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怀念之情;槐树的“落蕊”、衰弱的“秋蝉”等也只有在南方之秋的衬托之下用“也是”“更是”等词语修饰才说得通,才具有了更浓的秋味,“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就连“这念错的歧韵”、普通的“枣子树”都是难得的佳境!——而如果没有南国之秋的陪衬又怎么能显示出这样的情感来呢?

当然,可用于表达感情的修辞手段不止这些,何况,“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景物本来就是带着个人好恶、独特体验的主观色彩极浓的“主观”景物,或者说,作者在选取素材的时候就已经包含了自己的情感倾向在里边。愁苦郁闷、走投无路的朱自清选取淡雅朦胧的月下荷塘为笔下之景,而处在大革命时期的朱自清却更愿意倾力描摹生机勃勃的醉人的绿;苦闷沉沦的郁达夫喜欢清、静、悲凉的故都景物,新时代的杨朔则赞美首都特有的火一样红的《香山红叶》,这正是人们常说的境由心生!

来源:语文报高二版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怎样在写景状物中抒情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